朱艷榮/廊坊職業技術學院
職業院校會計教學適應企業需求探討
朱艷榮/廊坊職業技術學院
職業院校會計學教學,應該以培養出大量技術型的,經得起實戰的人才為目標。會計學所能體現的作用都表現在實踐中,將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起來是培養出創新型人才的正確教學方法。但是我們的教學模式一直都存在著將理論與實踐分開進行,且不重視實踐等弊端。本文將結合目前職業院校會計教學的現狀來探討職業院校的會計教學如何更好地適應企業需求。
職業院校; 會計; 教學;適應企業
職業院校所培育出的人才將來都會為很多企業所用,所以其會計專業教學必須適應企業需求,以企業的用人標準去培養學生,這是職業院校與時代接軌的必要選擇。職業院校會計學在教學的實踐中要學會根據社會對人才的各種需求去摸索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育才能力,高度適應社會市場用人需求。
(一)對實踐課程不夠重視,缺乏會計實踐教學體系
現在我國許多職業院校都缺乏對會計專業的實踐性教學的重視,仍然局限于我國傳統的教學理念,學生所有的知識都來源于課本,并沒有具體的實踐活動讓他們去深度理解所學的知識,理論遠遠大于實踐,這種現象會導致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所下降,實踐教學的優點也無法凸顯出來,進行深度發展。
(二)實踐教學教師實踐經驗不足
教師的教學方式是否先進決定著會計學的實踐教學是否可以真正被用于教學,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會計學的教師都是由學生直接成為老師的,他們并未在社會上進行過實踐,實踐經驗十分匱乏,從而導致學生難以真正理解所學知識的精髓,使教學效果難以達到預期目標。
(三)教學內容知識面窄,教學設備落后
會計專業的教學內容往往只是局限于專業知識,很少涉及其他專業知識,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學設備跟不上時代的步伐,無法用模擬的場景帶給學生對理論知識的體驗,導致課堂效率太低。
(四)校外實踐基地少,學生實訓機會有限
現在許多企業用人單位都會由于會計工作的高標準,嚴要求,而不愿意招收還未畢業,缺乏實踐經驗的學生群體,恰恰會計學專業的學生在校外實踐的基地很多都必須是公司,企業等這類獨立的基地,這就導致學生沒有機會去實訓,校外實踐根本無法完成。
(一)構建會計專業校內實踐的教學體系
為了讓學生提高自身在專業方面的實踐能力,職業高校應以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為目標建立起合理系統的實踐教學體系。在此教學體系中高校應該適當增加對學生所學理論知識的實踐教學,并進行一定的訓練,建立系統的實訓體系,包括校內實訓和校外實訓,讓學生熟練操作,以便于在進入工作崗位時盡快上手。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對理論和實踐教學顧此失彼,應當齊頭并進,雙管齊下,才能對學生的學業提升起到積極作用。
(二)提高教師實踐教學水平,聘請有實踐經驗的專家進行指導
職業院校會計學的教師必須持有教師資格證,且理論知識和實踐水平都有相當高的水準才可為社會培養出技能型人才。目前職業院校會計學教師在企業中有過實戰經驗的人很少,學校如果想要培育出會計專業的精英,就必須注重提高教師的教學素質,首先讓教師成為精英教師。教師對學生的學習具有引導作用,其教學水平直接決定著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因此,學校的管理部門可以多學習一下國外職業高校的教學成功經驗,對教師進行專門的實踐培訓,比如定期到企業或公司中參與其策劃等實踐活動,將理論應用到實踐中。教師自身也應自覺去考取如會計師注冊會計師等一些資格證書,以加強自身的專業修養,提高自身實踐能力。此外,學校還可以從企業中聘請一些有高學歷,且積攢了大量實踐經驗的專業人員來參與到教師對學生的實踐教學中,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三)創新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在信息網絡技術被廣泛應用的今天,學校也應該適應時代發展潮流,利用多媒體等高科技,將信息技術充分應用到教學過程中,在原有的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進行創新。通過提高會計專業教學的教學條件,提升教學設備的水準,充分利用計算機的操作,對企業的會計專業崗位環境進行模擬,讓學生在學校過程中猶如身臨其境,切實感受到實際工作環境,從而保證順利的完成課堂教學目標。
教師也可以將課本中一些十分抽象的理論通過多媒體進行情景式的教學,理論緊密聯系實際,提高課堂效率。教師還能夠通過網絡建立一個交流群,以便于及時的解答學生的困惑,互相交流,彼此都可增加經驗。使得教師不再只是扮演給學生傳授知識的角色,學生也不再只是扮演被動接受知識的角色,彼此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四)建立穩定的校外實踐、實訓基地
職業院校必須積極建立起一個穩定完整的校外實踐實訓基地,并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完善教學基地的基礎體系,以保障學生可以有充足的校外實踐活動。校外實踐基地的建立即將學校與企業緊密聯系到一起,互相影響,共同發展。學校應該將學生定期或者不定期地送到一些大型的公司、企業中去上崗實習,并與這些企業建立起一定的合作關系,以這種形式讓學生從最基本的部分開始熟悉不同企業對會計專業性的不同要求,不同業務流程和需要遵守基本規章制度,避免學生在從學校走向企業的道路中走太多不必要的彎路,浪費時間和精力。
(五)以企業需求為培養目標,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
由于現代社會的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在家長的溺愛下比較嬌縱,總是以自我為中心,不顧他人的感受,對學習缺乏耐心,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所以,學校在注重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不應忘記培養學生的自我修養,學生只有具備良好的道德修養,富有強烈的責任感,才是對其專業和國家有用的真正的人才。現代企業的管理人員在招聘員工時往往更注重其道德修養和敬業精神。所以,作為一個專業的會計學學生,必須具備良好的道德素質,這才是對自己和企業真正負責任的表現。
高等職業院校會計教學方式的提高需要一個過程,如果學校對學生實踐技能的教學是以滿足企業的用人需求為目標,一定可以培育出大量高質量的,可以完全適應社會經濟發展規律的會計專業人才。職業院校會計學在對學生進行實踐教學的過程中,除了加強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還要讓學生學會嚴格遵守會計行業的規章制度,有職業操守,端正專業態度。另外學校還要注意為學生創建一個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通過日常的潛移默化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在社會實踐中具備良好的職業操守;教師作為學生的學習榜樣,也要注意自身行為舉止,以身作則,從自我做起,教書育人。在整體教學中完美融入道德修養的教育,為社會培育出優秀合格的人才。
[1]劉琳. 高職會計專業課程教學質量評價與改進研究[D].中國科學院大學(工程管理與信息技術學院),2015.
[2]張冬瑜. 職業院校會計專業實踐性教學方式探究[J]. 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1:78-81.
[3]張冬艷. 我國高職會計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2.
[4]廖紅. 職業院校會計專業加強實習教學的對策[J]. 教育與職業,2010,02:145-146.
[5]楊海濤. 基于職業與就業導向的高職《管理會計》教學改革探討[J]. 商業會計,2012,14: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