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楊楊/華北理工大學
生態翻譯學對網絡翻譯的影響
褚楊楊/華北理工大學
網絡翻譯和生態翻譯學是新時代翻譯中的重要產物,通過對生態翻譯學內涵進行研究,將其應用到網絡翻譯過程中,能夠對網絡翻譯的興起和可持續發展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使得網絡翻譯更加完善、和諧、多樣。
網絡翻譯;生態翻譯學
國際文化的迅猛化傳播對我國產生巨大的影響,翻譯事業得到蓬勃發展,相關翻譯理論層出不窮,翻譯手段日新月異。網絡翻譯是時下熱門的翻譯方式,通俗地說,網絡翻譯傳播是以網絡為平臺,以翻譯為手段,以外文材料為來源文本,以譯文為目的文本,以網絡發表為形式的新興跨文化傳播現象[1]。網絡翻譯的出現顛覆了以往的翻譯模式,由傳統的單項信息傳輸轉變為多項的信息交流,改變了譯者為主體的形式。從而產生譯文受到多元化群體的參與,不同譯者由于其生活背景和受教育背景不同,對于同一文本的翻譯和解讀也有所不同。這樣可以充分利用網絡群體當中不同譯者的知識背景,完成更加全面的翻譯。
基于此,生態翻譯學可以對網絡翻譯的益處進行解釋,并且在生態翻譯學的指導下,可以使得網絡翻譯過程更加準確有效。
當生態的理念逐漸成為解決不同領域問題的重要方法,在翻譯中也引起了足夠的重視,生態翻譯學(Eco-translatology)主要由胡庚申等學者提出,從而在翻譯領域引發思考和應用。生態翻譯學就是將翻譯放在虛擬的生態環境當中去,用生態的理念去解釋翻譯過程和內容。那么生態環境中包含的要素和特征就需要就需要在翻譯中應用。生態環境中包含各要素的和諧統一性、關聯緊密性、多元化、整體化等特征,那么在翻譯過程中就要受到這些特征的影響。
網絡翻譯的出現使得不同層面的譯者、讀者、批評者、平臺管理者等多主體融合在一起,這就符合生態環境中群體多樣性,不同主體之間如何實現網絡翻譯,如何使得網絡翻譯取得優異的結果,涉及到生態性的引導。生態理念中提出的多元、統一、整體化等特征恰好契合網絡翻譯中不同文化領域的譯者共同完成翻譯任務。因此,生態翻譯學的理論完全可以適用于解釋和指導網絡翻譯過程中的存在的問題。
(一)和諧統一
網絡翻譯過程中的讀者具有不同的知識層次,對于一部公開發布的網絡作品,需要在翻譯過程中達到較高的質量。這就強調生態翻譯學視角下,生態理性“關注翻譯生態環境對譯者行為的影響與制約”,強調譯者、生態環境及文本的和諧統一[2]。在翻譯的生態環境中,不同譯者的地位應當是民主的、平等的,相互之間是互助共生的。不同譯者對自身擅長的內容以環境所需求的文體表述出來,將自身的個性融入到團隊的共性當中,不僅個性中的內容能夠有效的表達,也要符合團隊共性的需求,這樣才能翻譯出和諧統一的譯文。
而讀者與譯者之間的互動也要恰當的思考和采用,作品發布的受眾是讀者,讀者的需求是譯者需要滿足的,一味的按照自身的想法來,必然造成譯者與讀者之間的沖突,難以實現譯文的推廣和讀者滿足閱讀需求。以生態翻譯學的觀點來指導,要實現和諧統一,就需要譯者融洽與讀者之間的關系,通過網絡平臺、貼吧、微博、公眾號等新型的媒體平臺來實現相互思想的理解和溝通,使得翻譯結果更加符合社會和讀者需求。
(二)關聯緊密性
一部作品的翻譯過程中涉及到不同的主體,在生態環境中應當不斷的轉變,尤其是網絡翻譯中。網絡翻譯環境變化迅速,很多網絡熱詞和語句更新很快,這就需要適應環境,在翻譯過程中加強不同譯者之間的銜接和協作,加強譯者與讀者反饋之間的溝通,加強依據市場需求的翻譯動態調整。生態環境中各部分要素之間有機結合,相互作用和轉化,實現能量的不斷循環。在翻譯過程中的任何一個要素之間要關聯緊密,環環相扣,作品翻譯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可以相互依存和轉化,相互制約和促進。
(三)多元化
網絡翻譯的內容非常廣泛,就是同一方面的內容也在不斷衍化出新的內容,網絡翻譯的翻譯形式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類似于眾包翻譯等形式層出不窮。在生態翻譯學中這就屬于多元化,多元化所帶來的影響就需要譯者不斷的擴充自己,提升自己。
譯者應當依據時代的發展,多關心不同方面的新聞,對翻譯過程中涉及到的宗教信仰、歷史背景、社會熱點等知識做到有效的認知。譯者應當學習和接受新型的網絡翻譯技術,例如相關電子翻譯軟件、記憶翻譯系統等,接受多元化的存在,跟隨環境的變化而不斷與時俱進。網絡翻譯組成的團隊中,不同譯者代表不同的翻譯系統生態子系統,相互之間增強交流和學習,促進多元化團隊的形成。
生態翻譯學將翻譯作為生態環境系統進行研究,網絡翻譯作為一個復雜的系統,可以在生態翻譯學的影響下對其每一個子系統,每一個要素進行研究,通過研究其相互關系來獲得網絡翻譯系統的平衡。生態翻譯學在網絡翻譯中的應用,將會從一個新的層面對翻譯過程進行解釋,促進網絡翻譯更加科學規范的發展,取得新的成果。
[1]公文. 論網絡翻譯傳播模式[J]. 中國科技翻譯, 2012(02): 22-25.
[2]舒曉楊. 生態翻譯學視角下翻譯教學模式實證研究[J]. 上海翻譯, 2014(02):75-7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