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翎雁,王 雄,韓 垚,馮賢賢
(四川旅游學院,四川 成都 610100)
整體轉型發展背景下的地方本科院校師資隊伍現狀研究
——以四川旅游學院為例
張翎雁,王 雄*,韓 垚,馮賢賢
(四川旅游學院,四川 成都 610100)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推動高校轉型發展,使我國高等教育進一步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服務創新驅動發展的大局。本文就是在這一背景下,以四川旅游學院為例,從學院師資隊伍的基本情況入手,研究學校師資隊伍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尋求解決問題的對策,為同類地方本科院校在轉型發展過程中解決師資發展問題提供借鑒和參考。
整體轉型發展;地方本科院校;師資隊伍建設
創新高校人才培養機制,促進高校辦出特色爭創一流,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對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提出的最直接、最明確的要求,關系到高等教育內涵發展和質量提高,關系高等教育強國夢和中國夢實現。這其中的關鍵,就在于高校師資隊伍建設。鄧小平同志指出:“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培養合格人才,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因此,建設一支具有良好政治業務素質、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的教師隊伍,是高校改革和發展的根本大計。同時,為了徹底解決我國高等教育結構性矛盾突出,同質化傾向嚴重的問題,特別是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在辦學定位和辦學思路上脫離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造成的人才培養模式同國家相關產業發展實際、生產和創新實踐脫節的現象,國家實施了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決策部署,實行高等教育分類改革,解決部分地方高校的辦學定位問題,引導這些高校走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技術進步融合發展之路,推動高等學校科學定位、特色發展和質量提升,全面增強地方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本文就是在這一背景下,以四川旅游學院為例,從學院師資隊伍的基本情況入手,研究學校師資隊伍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進行分析,尋求解決問題的對策,為同類地方本科院校在轉型發展過程中解決師資發展問題提供借鑒和參考。
四川旅游學院作為新建本科院校,特別是作為全國第一所獨立設置的旅游本科院校,目前正處于升本后“轉型期”和“成長期”兩期疊加的重要階段,肩負著向應用技術型的轉型發展,并為社會培養更多高素質的應用技術型旅游優秀人才的重任。學校十分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將“人才強校”作為學校發展的重要戰略,不斷加大對師資隊伍建設的投入力度,堅持引進和培養相結合、數量增加和質量提高并重的原則,不斷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師資隊伍的數量、素質和水平明顯提高,結構明顯優化。
學校升本以來,經過一段時期的建設,師資隊伍數量、總體結構已呈現良好態勢,但還不能完全適應學校發展的需要,師資隊伍建設主要存在以下不足:師資隊伍在各學科專業間分布不夠平衡,尤其新建專業教師隊伍結構不合理,優秀的學科(專業)帶頭人嚴重不足;國內有影響力的專家、學者、高技能人才數量偏少,教師職稱結構有待優化;博士學位教師數量較少,不能完全滿足教學科研工作需要,教師綜合素養有待提高;應用型、國際化師資隊伍建設不足;人才隊伍建設的競爭機制、激勵機制、考核評價機制還不夠完善,二級院系師資隊伍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亟待增強。同時,由于歷史發展的原因,學校師資隊伍除了以上共性問題不足外,還存在至少以下幾個問題:
1、兩校合并后的師資融合和優化
2013年4月,學校由原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和原四川省農業干部管理學院的基礎上合并成立。盡管高校合并要遵循教育發展規律的原則,在推動兩校教育管理一體化、師資配備合理化的基礎上,以一個學校的優質教育資源帶動另外一個學校的教育快速發展。但是應該注意到,四川省農業干部管理學院是屬于成人,主要承擔成人專科學歷教育、公務員培訓和繼續教育任務,形成以學歷教育為基礎、崗位培訓為重點的辦學格局,師資隊伍的學科專業主要分布在農業經濟管理、作物生產技術、園林技術等大農業方向。因此,在兩校合并過程中,省農干院的師資80%以上向行政和教輔崗位。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兩校合并后的師資發展。
2、學校辦學經費緊張帶來的師資建設滯后
學校在創建升本過程中,新建了龍泉校區,加上清江校區土地處置遲遲不能完成,國家財政資金基本撥款沒有大幅度新增,導致學校目前的資金缺口較大,每年都通過提取銀行流動貸款維持學校運行。因此,學校在師資建設方面嚴重滯后,特別是在新建專業教師隊伍的培養,博士學位教師,優秀的學科(專業)帶頭人和國內有影響力的專家、學者、高技能人才的引進力度嚴重不足。
3、學校向應用型本科轉型發展中師資結構調整
學校在關于推進整體轉型發展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提出要不斷優化教師隊伍結構,建立一支熟悉行業企業最新需要,兼具教師、工程師資格或素質,兼備教學能力、生產實踐能力的“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通過教學評價、績效考核、職務(職稱)評聘、薪酬激勵、校企交流等制度改革,增強教師提高實踐能力的主動性、積極性。但是應該看到,學校在創建升本過程中,院系數次調整,在籌建升本時先后新建了鄉村建設與規劃系,社會科學系,升本后又進行了院系調整,形成了目前五院五系一部的院系格局。在這過程中一些專業和學科的師資結構調整特別是梯隊建設問題突出,有的院系師資的職稱結構、學歷結構跟不上專業建設,嚴重阻礙了學科、專業建設和發展。
師資隊伍的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它需要科學地引進人才,精心地培養人才,合理地使用人才,真正地留住人才。要做好四川旅游學院師資隊伍建設工作,最為關鍵的一點是要明確目標,根據四川旅游學院師資,學校的師資隊伍建設目標就是:要圍繞“建設特色鮮明、國內一流的應用型旅游本科高校”的發展定位,適應招生規模和學科專業發需要,建設一支擁有高水平領軍人才和大量“雙師雙能型”教師,適應新時期人才培養需要,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富有活力、特色鮮明、專兼結合的高水平、應用型、國際化師資隊伍。
1、加大學校投入,優化人才環境,引進高層次人才,培育學科拔尖梯隊
以師資隊伍建設為根本點和出發點,不斷優化人才環境,完善引進機制,創新用人觀念,堅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則,靈活運用項目聘用、特別聘用等多種用人形式,聘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行業高技能人才來校承擔教學、科研工作,有效推動學科、專業發展,引領高水平團隊建設;以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2011協同創新中心”等重點研究基地為依托,選擇有發展潛力、有創新能力的優秀中青年教師進行重點培養,著力培養一批有較高影響力、在本學科領域造詣較深的學科專業帶頭人和學術骨干。
2、實施教師發展工程,全面提升師資隊伍素質
中共四川旅游學院第一次代表大會上的工作報告明確指出,要把師資隊伍建設作為一項重點工作抓緊抓好。通過制定《四川旅游學院人才隊伍建設總體規劃》,堅持“引進和培養”相結合的方針,加大現有人才培養力度,建立人才培養長效機制。因此,要根據學校各學科和專業建設發展實際情況,結合學校十三五事業發展規劃,實施教師發展工程,全部提升師資隊伍素質。實行人才引進“312”工程:力爭未來五年內,引進省級學術技術帶頭人及后備人選3名;重點學科、專業帶頭人10名;博士研究生20名。
3、完善競爭激勵機制,激發教師工作積極性
不斷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建立健全公平競爭的激勵機制,做到“感情留人、事業留人、環境留人、待遇留人”。根據“按需設崗、公開招聘、平等競爭、擇優聘任、嚴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則,推行崗位聘任合同管理,實施崗位津貼,形成人員能進能出,職務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主體穩定、有序流動,公平競爭,優秀人才能夠脫穎而出、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用人機制。
[1] 陳小燕.基于校企合作的“雙師型” 師資隊伍建設新思路[J].中國大學教學,2010, 1:72-74.
[2] 陳鋒.引導部分本科高校轉型發展---關于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轉型發展的若干問題思考[J].中國高等教育,2014 (12):16-20.
[3] 朱士中.論應用型本科高校師資隊伍的轉型發展[J].當代教育科學,2010(9): 47-49.
[4] 闕海寶,羅昆.獨立學院師資隊伍建設的分析與對策[J].教育與職業,2008(18): 118-120.
[5] 張建祥.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 扎實推進師資隊伍建設[J].中國高等教育,2007 (23): 14-17.
[6] 四川旅游學院“十三五”事業發展規劃,2016.
[7] 四川旅游學院“十三五”師資隊伍建設規劃,2016.
[8] 黃維兵.搶抓新機遇 推動新跨越 為建設特色鮮明的旅游本科院校而奮斗——在中共四川旅游學院第一次代表大會上的工作報告,2015.
(責任編輯:梁蒙蒙)
四川旅游學院校級科研基金,四川旅游學院師資隊伍現狀與目標性發展對策研究,項目編號:2016STUS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