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偉飛,吳素敏,陳麗明
(國網浙江云和縣供電公司,浙江 麗水 323600)
輸配電價改革下如何加強固定資產管理
方偉飛,吳素敏,陳麗明
(國網浙江云和縣供電公司,浙江 麗水 323600)
輸配電價格改革后,有效資產將是公司的“生命線”,在此背景下,加強固定資產管理尤為重要,本文試從用戶資產接收、資產清查、資產全壽命、設備聯動等方面來分析,輸配電價改革下如何加強固定資產管理。
輸配電價改革;固定資產;用戶資產;資產全壽命;聯動
2017年將全面推開輸配電價改革,改革后盈利模式將發生根本性轉變,由傳統的購銷差價模式轉變為按有效資產來核定“準許成本+準許收益”的模式,公司經營業績也將由主要依賴電量增長轉變為依賴資產管理水平的提升,有效資產將是公司的“生命線”。本文以某供電公司為例,分析了在輸配電價改革背景下,如何通過積極開展用戶資產接收,進行資產清查,加強資產全壽命管理、加強設備聯動、完善系統流程等方面多項舉措加強資產管理,來實現創建“一強三優”企業、適應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的目標。
在輸配電價改革后,盡管用戶資產不計提準許收益與折舊費,但用戶資產給予4.5%的運行維護費用。這就要求我們積極做好用戶資產接收工作,做大做強公司資產。通過用戶資產接收可以做到以下幾點:
1、明確小區供電設施資產歸屬。明確產權歸屬是做好建設與管理的前提。目前麗水市各地住宅小區的資產歸屬不一,給后期的運行管理和檢修造成了巨大的困難和影響。公司通過對小區用戶資產的接收,明確了小區供電設施資產歸屬,理順了后續的運維管理流程。
2、明確小區供電設施管理維護責任。明確電力部門是居民住宅小區供電設施管理維護的主體,小區供配電設施資產移交后,其產權劃歸供電公司管理,其運行維護、更新改造、供電安全和質量責任全部由供電企業負責。
3、提高小區用戶的安全可靠供電。目前麗水地區大部分的小區供電設施建設水平較低,特別是2005年之前建成的小區,已成為居民用電的瓶頸,對居民正常的用電需求造成一定的影響。小區用戶資產接收后,電力部門加大對這部分用戶的改造,加強常年的維護保養,以提高小區用戶的安全可靠供電。供電公司開展用戶資產接管工作,是解決一些物業小區在用電設備管理維護不到位、故障搶修不及時、用電安全無保障現象的客觀需要,也是破解小區用戶承擔用電設備改造費用的有效舉措,是一項惠及廣大電力客戶的民心工程。這些小區供電設施移交到公司管理后,將對其實施專業化管理,并進行必要的設備更新改造,大大提高小區供電可靠性,縮短小區供電故障搶修時間,為廣大用戶提供高效、快捷、優質的供電服務。
4、加強和規范公司資產管理。理順公司電網資產管理關系,加強和規范公司資產管理,明晰公司資產與用戶資產的界面,明確權責,規范經營,降低風險。
5、積極應對電力體制改革的有效措施。輸配電價改革以后,做大做實有效資產,將是關系公司持續發展的基礎和關鍵;公司經營業績將由主要依賴電量增長轉變為依賴資產管理水平的提升;有效資產將是公司的“生命線”。積極開展小區供電設施用戶資產接收,是統籌謀劃并加快落地輸配電價改革的有效應對措施,為輸配電價改革試點,為公司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某供電公司領導高度重視用戶資產接收工作,將接收用戶資產工作納入2016年度重點工作,成立用戶資產接收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制定了《國網某縣供電公司用戶資產接收工作方案》,建立用戶資產接收工作周報制度,對每周工作開展情況,下周工作安排,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需要注意事項等進行通報,細化用戶資產接收的節點任務,落實了層級責任和專業責任??茖W分類,全面排查,接收了大批優質資產,截止2016年9月底,共接收用戶資產5415萬元,共接收小區28個,線路3條。小區用戶的接收率達到了全縣93%。通過用戶資產接收提高了用戶對供電服務的滿意率,并且在電改之前增加投資,做大做強了公司資產,同時占領了售電市場,減少了公司潛在的競爭,為輸配電價改革做充分準備。
固定資產清查核對工作是實現資產全壽命管理的有效途徑,是核實公司資產質量,摸清“家底”的需要,更是輸配電價改革背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項重要工作。
資產清查主要采用實物資產現場盤點、 資產卡片與設備臺賬核對的方式開展, 資產實物管理部門和使用保管部門負責實物資產現場盤點, 確保實物與設備臺賬(PMS、IMS、 TMS)、 設備卡片(PM)相符。 財務部門與實物管理部門核對資產卡片(AM)、 設備卡片(PM) 和設備臺賬(PMS、IMS、 TMS) 對應關系,保證賬、卡、 物一致。 同時, 財務部門會同相關部門對實物設備開展抽查,復核實物與設備臺帳對應情況。 嚴格按照上級公司時間節點要求,與中介機構密切配合,從資料整理到實物盤點,再到問題整改,有序進行,圓滿完成此次清查任務。通過近兩個月的資產清查整改工作,共完成核對整改AM卡片2062條,PM卡片3220條。通過資產清查,夯實了資產管理基礎,確定了公司符合規定的可計提折舊的輸配電固定資產即有效資產原值,為核定公司輸配電定價成本提供準確的基礎數據;查清了公司賬卡物不符的資產及形成原因、 提出處理方案并規范處置,提高資產賬卡物對應率;通過維護、修改、完善固定資產卡片、設備臺賬信息,提升了資產信息的準確度和可信度。
輸配電價改革后,對資產全壽命,投資核算準確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針對投資計劃核算與成本監管不對應,工程轉資不及時、資產信息不準確、報廢拆除設備管理不規范等這些突出問題,某供電公司通過以下幾方面加強資產全壽命管理:
1、開展投資能力測試,加強項目投資效益導向。隨著電力行業改革的深入,投資決策正逐漸向效益導向轉變,在進行投資的時候越來越多的考慮如何確定合理的投資規模,提高投資效益。投資能力預測模型能量化預測未來投資規模,進而對資本性投資預算的制定提供參考,支持高效益的投資決策。投資能力是指在目標利潤、資產負債率限值及假定的售電量增長率約束下,公司財務所能夠支撐的投資規模上限,即假設在保證資金安全備付的前提下,對未來電力需求預測、電網投資規模預測、電網投資時間序列預測和電網投資結構預測,通過以上預測結果為決策提供支撐,滿足電網產業投資決策方面的理論訴求,電力投資方式由“外延式擴張”逐漸向效益導向的“內涵式提升”的轉變,將經營、籌資活動現金凈流入全部用于投資所形成的投資能力。經測算2016年公司投資能力為6200萬元,削減投資計算3000萬元,降低企業經營成本。
2、項目投資實施過程涉及流程多、期限長,給項目投資管理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為確保項目投資計劃的順利完成,加強項目實施的過程管控尤為重要。某公司通過不斷提高工程物資、項目管理、運營設備、資產信息等聯動性,提高工程的自動轉資,提升公司工程轉資的準確性。通過過程的管控,最后形成固定資產卡片清單與固定資產現場實物情況一致,這樣做既符合資產的精細化管理要求,同時也符合資產設備安全運行要求。
3、某公司建立了從工程設計、審批流程、技術改造、設備運行管理和廢舊物資管理一體化系統,避免造成廢舊物資流失,該流程形成閉環管理,由公司監察、審計部門監督。同時加強工程管理的后評價制度,對基建工程、技改工程、大修工程等實行相應的工程管理后評價。最終將資產的效益與工程的實施工程掛鉤,為今后設備服務采購以及電網投資方向提供一定的數據支持。
輸配電價改革后,新的電網盈利模式要求評估有效資產,這就要求強化資產基礎管理,不斷提升資產設備的聯動效率。
ERP系統是一種先進的管理信息系統,系統的操作也較之原有的信息系統復雜。各部門項目、物資、設備以及財務等各類管理人員中,身兼數職的人員占很大比例,由于缺乏復合型系統型人才,因此需要加強培訓,培訓的內容不僅是ERP系統模塊的培訓,同時還應該對各模塊之間怎樣的關聯關系,怎樣銜接,怎樣傳遞的都要進行培訓,使操作者弄清楚整個系統的來龍去脈。通過提高操作人員的素質來不斷提升資產設備聯動效率,同時,某供電公司通過加強以下方面來加強資產聯動管理
1、加強資產的信息化建設,通過統一資產信息標準,不斷完善資產卡片數據信息,可以準確的反映資產設備情況及實物信息。通過資產清查以后,統一了資產卡片的管理要求,對每一張卡片的名稱、來源、地點、型號、生產廠家都要求明確標識,這樣實現ERP里PM與PM字段的聯動。
2、在資產管理方面加強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的聯系。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對每一張卡片的建成做到及時有效的溝通,在覆蓋工程財務管理全過程的前提下,保證各部門崗位間的相互配合與牽制,著力提高工作效率。
3、某公司建立了資產設備數據異常報警系統。固定資產管理是一項復雜、系統的組織工作,該項工作涉及公司多個部門,公司的固定資產卡片管理及價值數據的創建、傳輸、更改等操作基本依賴于人工操作,受資產管理操作人員素質等主觀因素影響較大。某公司根據日常管理要求,在系統中建立了資產設備數據異常報警系統,比如單項資產卡片當月計提新增折舊出現異常情況便會提醒。
輸配電價體制改革對供電公司來說既是挑戰又是機遇,在此背景下,供電公司應緊跟國家政策,全面提升固定資產的管理水平,扎實開展好固定資產管理的各項工作,為實現“一強三優”的目標而打下堅實的基礎。
[1] 周遠鳳.信息化環境下解決固定資產管理存在問題的對策.科技與管理,2016(6).
[2] 曹芳.輸配電價改革下電網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研究.安徽電氣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6).
[3] 呂文波.電力工程項目審計信息化管理的意義及策略.財務審計,2016(6).
(責任編輯:李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