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育軍 衛巍 張巍
(1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北京,100076;
2航天標準化研究所,北京,100071)
型號研制標準化
航天型號標準數據信息化工程應用模式初探
孫育軍1衛巍2張巍1
(1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北京,100076;
2航天標準化研究所,北京,100071)
文摘:針對航天型號設計工作對標準實施的需求,研究探索將標準數據庫資源與型號科研生產相關的設計應用、物資管理、文件管理和知識管理等相結合的標準應用方法,對標準應用流程和示例作了說明。
標準信息化;數據管理;標準化信息。
“標準化信息”是指為了保證產品質量、遵守市場經濟秩序所執行的企業(或內部)標準、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國際標準等方面的相關信息。通過網絡及信息技術手段,提供“標準化信息”的服務,稱為“標準化信息服務”網絡平臺,是基于“標準化信息”用戶服務及內部標準信息管理相結合的綜合服務平臺。
標準是保證航天產品高可靠性、高質量、高效率的基本條件。國際航天領域向來都十分關注如何用好標準,標準化資源信息系統也都受到高度重視。各航天企業都相繼建立了標準化資源的信息服務系統,盡管不同系統各有特色,但是核心任務都是快捷和便利地應用與實施標準,提高標準的實施效果。
在國外,很多標準化機構早已實現了標準的電子化及網絡化。在我國,提出了強化“標準化信息服務”的網絡建設的目標。目前,國內絕大多數標準化信息服務部門都在采用傳統服務模式的同時,探索新的服務方式。有的地方實現了標準掃描文檔通過電子郵件傳遞及下載,但在保障知識產權方面沒有有效的辦法,在實現與用戶的動態溝通方面缺少靈活性。
本文在傳統標準數據資源庫的基礎上,結合不斷深化的信息技術應用和信息系統建設,通過研究航天型號研制單位在標準應用過程中存在的需求,從設計崗位、型號研制、知識管理等不同角度,對型號標準資源與設計人員工作相結合的模式進行了探索性研究,為未來標準資源的信息化應用,也為標準化工程應用和科學管理提供一種可借鑒的手段。
在航天科研生產過程中,崗位和專業始終貫穿于研制工作全流程,各單位也按照崗位與專業形成了各類標準目錄,為設計人員提供指導。但是,現階段的各類標準目錄大多是紙質文件,還沒有實現與標準信息化相結合,不便于標準的查詢和使用。另一方面,現階段在標準應用實施過程中,存在設計人員雖然知道本專業有很多標準,但是不清楚到底在什么地方使用標準,或哪些工作有標準可依,哪些工作有相關文件,難免造成標準與實際工作脫節或使用標準時不能有的放矢,耗費了大量時間。
我們結合不同標準目錄與標準數據間的關系,通過建立標準數據關聯映射,實現了標準數據資源與設計工作的對應,能夠提升標準應用的準確度和便捷性。根據需求和使用的便捷性,初步設計了多維度檢索和流程化檢索推送兩種應用模式。
1.1 多維度檢索模式
在信息資源庫的基礎上,通過增加映射關系將標準檢索功能最大化,通過將標準信息資源與設計師崗位、專業、設計手冊等目錄資源相結合,形成一個多維度的標準化資源檢索與推送系統。一方面,設計師可以通過不同的查詢模式精確地定位標準;另一方面,通過與設計工作相結合,在設計階段向設計師主動推送有關標準,提高標準使用效率。圖1演示了三種不同映射關系下的標準檢索模式。

圖1 多維度標準檢索示意圖
1.2 設計流程標準推送模式
在設計流程的基礎上,將不同設計崗位通過流程中的設計任務與標準資源庫相結合,依據崗位目錄和專業目錄等,自動檢索在某設計階段/設計任務中需要使用的標準,將標準推送到設計師桌面。從被動查詢模式轉變為主動推送應用模式,實現標準精準、明確的推送,能夠提高設計師實施標準的主動性。如圖2所示。

圖2 設計流程的標準推送示意圖
在當前的設計工作中,設計人員(特別是年輕的設計人員)中還存在只是知道有標準,但是不會用標準的情況。盡管各單位都開展了大量的標準化培訓工作,但由于培訓工作缺少與實際設計工作的結合,效果并不理想。
目前航天系統各單位都廣泛應用了知識管理系統,可將標準數據及相關的知識、資料等內容納入知識庫,整合標準培訓與知識管理。將標準實施指南、標準宣貫材料、標準應用教材、課件、講義、示例等內容與標準正文相結合,在設計人員使用標準的同時,同步給出相關資料的鏈接,為設計師用標準提供更進一步指導,將培訓中的內容與實際工作相結合。具體過程如圖3所示。

圖3 標準知識管理模式示意圖
標準的應用與實施應當融入型號研制的整個過程,如何將標準與研制流程、研制文件以及研制工作相結合,是推動標準實施和科學管理的關鍵要素之一。設計人員在標準使用過程中,由于存在標準信息不能與型號設計流程等實現交互、缺乏有效的標準應用指導、不清楚如何選用標準等問題,大大降低了標準在型號設計過程中的實施程度,對標準的實施和推廣帶來了不利影響,甚至標準的錯誤實施影響了型號研制的質量和進度。
因此,應將標準化信息系統與型號研制流程中涉及的工作相對應,如物資資源庫、技術文件要求、型號選用范圍等,通過構建映射關系,簡化標準檢索與應用手段,提升標準實施的自主化水平,將標準實施由被動檢索向主動應用的模式轉變。具體設計了以下3種標準與研制工作相結合的應用模式。
3.1 與物資管理相結合的模式
結合物資管理系統中標準件、原材料、元器件等數據資源庫,基于物資管理目錄、資源庫等內容形成標準列表,同時與標準數據庫進行對應,建立關聯,使標準實施與物資管理實現交互,提升標準的實際實施程度。以設計過程中的標準件選用為例,設計人員在標準件庫中選擇標準件后,輸出標準件模型和相關標準信息,模型直接用于設計工作,同時系統自動檢索標準庫,推送相關標準信息,使設計人員在標準件選擇時,能夠同步了解標準信息,如圖4所示。
3.2 與型號研制文件相結合的模式
型號研制中涉及大量的技術文件、報告等,在文件編制過程中,需要有相應的模板和指導性文件,保證型號技術文件規范、準確。通過將相關文件的編寫標準進行數據化,形成對應的數據模板,同時結合型號研制流程中各階段對文件的不同要求,并在對應階段為設計人員提供相應的文檔支持,能夠大大簡化設計人員文件編制工作的難度,提高文件的規范性和正確率。具體流程為:在型號某階段,按照型號文件的要求,提出文件列表,在進行文件編輯的同時,系統提供相應的支撐文件,如在任務書編制過程中,調用相關的技術文件模板;在報告編寫過程中,調用編寫要求;在設計工具使用過程中,給出相關的工具手冊等,實現標準自動化支持工作,具體過程如圖5所示。
3.3 與產品研制流程相結合的模式
按照產品的研制程序,將產品研制按照階段將工作任務進行分解,將每階段的具體工作與相關標準和文件資源進行關聯。在產品設計進行到某一階段時,提示設計人員該階段某項工作的基本要求,包括模板、標準和指南等,并及時推送資源信息列表,供設計人員進行選擇與應用,提高設計人員使用標準的效率。例如,當A產品進行到試驗階段時,提示設計人員在這一階段有某試驗要求(如GJB 1027)和某試驗方法(如GJB 150)等標準需要實施,并提供相關數據鏈接,如圖6所示。

圖4 標準數據與標準件庫相結合的應用模式示意圖

圖5 標準數據與型號研制文件相結合的應用模式示意圖

圖6 標準數據與型號研制流程相結合的應用模式示意圖
綜上所述,隨著航天行業信息化水平的不斷進步,不僅僅是科研生產信息化水平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知識的信息化也有著突飛猛進的發展。信息技術為傳統的知識管理體系帶來了巨大的變革,使原本以傳統介質為主體的知識資源離散化、數據化和網絡化,也使得知識的應用空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各類知識的關聯、重組實現了知識的增值,不但提升了知識本身的作用和思維,也成為了技術發展的助力器。
標準作為知識傳承的重要手段和載體,作為航天工程管理的重要工具,也必須順應知識信息化的潮流,在傳統的標準化應用實施模式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和變革,不斷提升標準的價值和作用。本文正是以標準數據信息化為基礎,結合航天行業科研生產的技術特點和標準在科研工作中的應用需求,初步探索了標準數據與實際工作具體結合的工作模式。雖然工作模式距離實際工程實踐應用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還需要開展相關的研究工作,不斷地與實際工作進行對接,保證實際應用工作的順利開展。但是,這些研究是對標準應用模式的一種嘗試,是未來信息化環境下的標準應用模式的創新與發展,對標準應用實施、科學管理具有一定的參考和應用價值。
孫育軍(1970年—),男,研究員,研究方向:標準化和產品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