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高新區(濱江)農業和農村工作辦公室(310051)張祖興 何珊珊
濱江區村級集體經濟現狀和發展對策
浙江省杭州市高新區(濱江)農業和農村工作辦公室(310051)張祖興 何珊珊

按照浙江省杭州市高新區(濱江)加快推進“智慧e谷”建設要求,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融入全區城市化進程、促進村級集體經濟和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可持續增長的現實需要。目前,全區有21個撤村建居社區村經濟合作社完成股份制改革,占全區行政村總數的72%,共量化集體資產103312萬元,界定股東76455人,14家股份經濟合作社依法辦理了工商登記,注冊資金達97835萬元,占已股改數的78%。
(1)明確目標,全面推進村級股份制改革全區村級股改工作已經積累了成功的經驗和群眾基礎,但目前還有8個撤村建居社區村經濟合作社尚未完成改制任務。一是加強指導督促,會同三個街道加強與尚未完成股改的村經濟合作社的對接與溝通,增強村(社區)領導班子對股改的信心和決心,并做好政策宣傳、業務指導督查工作。二是主動服務,推進股份經濟合作社依法規范運行,做到“改制和工商登記同步”。鼓勵和引導股份經濟合作社完成工商和稅務注冊登記,做好同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著力理順股份經濟合作社和社區居委會的經濟關系。

(2)強化監管,規范村級集體“三資”管理一是以村級集體“三資”網絡監管系統為平臺,加大監管力度。通過“三資”監管系統對村級集體資金、資產、資源、合同實行實時監督管理和經常性指導服務,實現村級集體“三資”陽光運行,主動接受股東的實時監督。二是以年度財務審計工作為抓手,強化指導監督。按照《浙江省農村集體經濟審計辦法》和《杭州市2015年全市農經管理工作要點》精神,全面開展村級財務收支和“三資”管理情況審計工作,嚴格加強村級財務審計,著力抓好財務審計問題的整改落實,切實提高審計工作成效。
(3)全力支持,加快村級留用地項目開發目前濱江區已有15個撤村建居社區啟動留用地項目32個,其中已建成有收益的村級留用地開發項目如星民村經濟合作社與杭州興耀建設集團公司合作開發的星耀城和江一股份經濟合作社與浙江中贏控股集團合作的中贏國際廣場等9個,年可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10702萬元;在建和即將建成的有浦聯村經濟合作社自行開發的谷豐大廈和山二村經濟合作社自行開發的多層標準廠房等7個,正在報批項目17個。
(1)股改工作推進難一是歷史遺留問題處理難。村經濟合作社實施股份制改革必須要清產核資,勢必要理清或核銷一些陳年老帳。而這些長期積累的遺留問題處置起來往往難度較大,需要獲得大多數社員和社員代表的理解、支持,提交社員代表大會通過后才能核銷,搞得不好可能會引發社會不穩定。因此,一些社區干部認為與其現在把矛盾攤開還不如不去碰它繼續放放再說,導致股改難以有效推進。二是征遷工作任務重。根據區委區政府“三次創業”工作要求和“三改一拆”三年行動計劃的工作目標,全區要在2016年底前基本完成征遷工作,許多社區正在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地開展整村拆遷、聯片拆遷。社區主要領導既要做大量的征遷工作,又要推進村級股份制改革,時間和精力都難以保證,兩項工作難以做到同步推進。
(2)村級集體經濟均衡發展難有的村集體經濟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開發留用地和經營物業經濟的能力較強,加上通過股份制改革明晰產權和理順了分配關系,村級集體經濟呈現了良性滾動發展,廣大股東(社員)已充分享受到了改革發展的成果。而有些村集體經濟底子薄,區位優勢不明顯,發展三產經濟的時機還不十分成熟,社區主要領導缺乏迎難而上、敢于擔當的激情,集體經濟收入只能勉強維持日常支出,甚至要靠社區運行保障經費支撐,差距較大。同時在“新經濟”“新常態”下,村級留用地項目開發明顯放緩,項目招商、合作商參與開發的節奏減慢,村級三產租賃效益也有所影響。
(1)統一思想,確保按時完成股份制改革的目標任務按照股改目標任務要求,統籌結合股改、征遷、村級留用地開發三項工作,切實抓好村級股改落實工作。對征遷任務相對較輕,遺留問題相對較少的星民、共聯、張家村、山二4個社區的村經濟合作社在2015年完成。對征遷工作任務較重且遺留問題較多的協同、山一、浦聯、冠一村經濟合作社在通過股改決議的基礎上,先要完成人口與資產的調查摸底核實工作,到2016年4月份全面完成股改任務。
(2)依法規范,強化常態監督村級集體“三資”新時期新常態下,村級集體“三資”管理工作的職責和范圍在不斷擴大,政策性、業務性更強,因此,更要做到依法、公開、透明。嚴格按照《2015年度杭州市濱江區村級集體經濟管理工作考核辦法》,將村級“三資”規范化管理進行量化考核,并將考核結果與區政府對街道的年度目標管理考核掛鉤。同時,將充分發揮區、街道、股社三級聯網的村級集體“三資”網絡監管平臺的作用,指導股社的財務人員及時入賬和網上更新,確保村級“三資”管理正常運行,更好地主動接受股東(社員)的實時監督。
(3)加快三產發展,探索村級集體經濟可持續發展之路按照《關于加快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留用地開發實施村級集體經濟“五年倍增計劃”的意見》精神,以征遷、股份制改革為契機,以全區城市規劃、市場需求為導向,和相關部門及街道一同做好指導協調撤村建居社區留用地項目的開發建設。同時,要依法加強對村級留用地開發建設的監督考核,全面落實加快村級留用地開發建設的各項保障措施,有效促進村級集體經濟改革和可持續發展,確保到2016年底實現村級經營性收入“五年倍增計劃”目標。
(本欄編輯:張竹 葉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