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長興縣和平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313103)蔣亞美 邱小平
打造經濟新常態下的農民“CEO”
浙江省長興縣和平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313103)蔣亞美 邱小平

時代在發展,經濟在前行。新時代的農村成人教育應該做些什么?又面臨著怎樣的挑戰?打造經濟新常態下的農民“CEO”,是必然的選擇。
CEO即首席執行官,是在一個企業中負責日常事務的最高行政官員,又稱作行政總裁、總經理或最高執行長。本文所指的農民“CEO”是指經過成人文化技術學校的學習或者培訓,使其成為具有一定技能,并利用土地、作坊等載體成為“農民老板”,且通過進一步的學習培訓,能夠提升生活品質,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主力軍。
成校對農民朋友實施了多類型和多渠道的培訓,簡單概括為三種類型:土地型、作坊型、和諧型。
(1)土地型通過土地流轉和高效利用,讓一部分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這是對農民培訓和農民教育的根本所在。如白茶系列培訓,通過茶園施肥與修剪、茶葉采摘工藝、茶葉炒制工藝、茶樹越冬防凍技術等培訓,讓和平鎮本土的茶農成為土專家。他們既是種茶世家,又是鄰里。他們一起培訓、一起勞動時互相切磋,抱團發展,專注做好茶,使當地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致富能手。
又如,有機蔬菜和特色水果的種植培訓以及以神塘甲魚為代表的特色水產養殖培訓。這幾年,成校和鎮農辦一起為和平鎮橫山村神塘甲魚基地聘請了浙江大學水產養殖專家為技術顧問,每年按需送教到村,為養殖戶提供了產前、產中、產后的服務。并與浙大簽訂技術合作協議,使神塘甲魚合作社成為浙大科研生產的實踐基地,從而為神塘甲魚依靠科技、提高品質、做大做強產業奠定基礎。基地領軍人物莊建坤,從2007年開始帶頭示范養殖甲魚15畝發展到現今的600多畝,畝均收入1.5萬元,僅2014年,合作社共生產生態甲魚40噸,創產值1200萬元。莊建坤正是通過土地高效使用、增加附加值而成為名副其實的土地型農民“CEO”。
(2)作坊型通過農民培訓,讓農民練就某種技能,憑借技能謀生或創業,成為作坊主或以個人創業為主的小微企業主,稱為作坊型農民“CEO”。
餐飲培訓。通過引進優秀教師,開展烹飪、面點、烘焙、餐廳服務、家政服務等系列培訓,打造健康科學的餐飲文化,走出了一批小吃小炒、特色健康早餐等美食的農民老板、小微企業主,讓農家樂更加規范、衛生,并具有文化韻味;讓和平老百姓的飲食更加豐富;食材、用料更加科學、健康。涌現出一批成功的農民餐飲老板,這樣的老板、小微企業主既接地氣,又充滿了原汁原味的農家氣息,成為實現農民增收、大眾創業的重要方式。
電商培訓。電商是互聯網時代的新興產物。成校抓住契機,與和平鎮的企業、農民合作社、實體店、行政村合作招募農村淘寶合伙人。2015年共培訓6期,期期滿員。其中有一位名叫胡國銘的學員在短短一年時間,就從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民發展成一個電商企業主,不僅享受到成校全免費的專業培訓,而且得到來自政府的專屬硬件、宣傳、物流等幫助,還能賺取額外的傭金,成為和平本土一位有激情、有夢想、有責任心、有創業思維的農村淘寶合伙人,是互聯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典型實例。
特種作業。特種行業專業人才在經濟發展中比較緊缺。例如,礦山企業中的炮工,電桿行業、機械行業中的電焊工,裝修大軍中的水電工等。成校通過分批培訓,讓他們練就各自所需的本領,成為企業安全生產中的香餑餑。通過特種作業、特種許可行業的培訓,讓農民練就一個獨特的謀生本領,成為“我的地盤我做主”的水電工“CEO”、焊工“CEO”,成就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熱鬧氛圍。
(3)和諧型通過培訓掌握各種生活常識、技能和方法,提高農民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指數,讓農民也逐漸成為精神上的貴族,整體提升農民朋友的素質。
如針對農民的插花藝術培訓。成校不但努力讓農民掌握鮮花制作的工藝流程,而且讓學員的產品裝點了工作、生活的空間。針對農民的排舞,成校不僅讓農村的廣大婦女會跳舞,而且讓跳舞成為一種健身、健美的理念,提高農民的生活品質。又如美容健身培訓,不但讓農民朋友掌握美容的原理、技術和手法,也讓他們相互為鄰居、朋友做美容與保健,讓生活變得更加鮮亮起來……
(1)打造學員網絡共同體一是建立學員微信群、QQ群。成校要求學員都要建立一個以班為單位的群,并在此基礎上加入學校的群。這樣把學員用網絡的方式聯系在一起,成為一個大的共同體。二是讓學員把自己最新獲得的信息、創業的感悟、工作中的困難、成功的經驗等在群內分享,群內學員給建議或者點贊,讓分享成為習慣,讓傳遞成為常態。通過這樣的方式,使一個貌似松散的學員共同體變得緊密、溫暖起來。特別是外來務工人員群體,通過這種方式互幫互助的案例不勝枚舉。三是進行權威發布。學校通過這個群,發布招工、招商相關信息,新長興人的子女就讀中小學相關政策法規,以及重大活動與節慶的相關信息,同時,發布惡劣天氣與安全工作的相關溫馨提示等。這些權威發布,發揮了這個共同體的作用,拉近了學員與教師、學校的距離,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四是適時舉行各種學員沙龍,把同期培訓的學員聚在一起,以某一話題為內容,進行探討和互動。五是利用共同體進行學員的一對一互幫互助交流。譬如電焊工班學員,在處理電焊疤問題時就是在網絡上求助,通過網絡共同體的幫助完成的技術公關。
(2)傳遞學員對社會的關愛在成人培訓上,單就組班、辦班而言,它解決的是授課問題。如:面點師、烘焙師的培訓課堂上,老師認真教會學員怎樣做面點,怎樣讓面點或者烘焙的用料科學且色香味俱全,等等。當掌握了這些技術后,如何讓學員把這份免費學得的本領,把這份欣喜和感恩換成公益的力量,成校與學員一起花一個上午的時間購買新鮮食材,制作成各式美食,打包運送到菜場。學員自發從家里帶來活動所缺的各種工具,如三輪車、大餐盤、不夠用的蒸籠等。當學員們把熱氣騰騰的各式點心、包子分發到賣菜的菜農、買菜的老百姓以及環衛工人手里時,大家都覺得送出去的是面點,傳出去的是關愛,收獲的是愛心和點贊。比如插花藝術培訓,當學員們的雙手之間誕生一束又一束栩栩如生、嬌艷無比的花束時,不僅僅用它來謀生或裝點自己的家園,而且可以用來裝點需要幫助群體的生活空間,敬老院、社區居委會、貧困家庭等,從而讓一朵朵鮮花發揮出人性的光芒。
(本欄編輯:盧慧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