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星報》12月27日文章,原題:傳統中藥不再是廉價選擇全球經濟和世界各地高需求造成藥材價格猛漲,中藥不再像以往那樣便宜。馬來西亞華人醫藥總會會長陳凱希說,由于林吉特(馬來西亞貨幣)走弱,現在從中國進口中藥材的成本變高。去年4月實行消費稅后,有些中藥的價格攀升多達50%,去年以來成本不斷上升。
傳統中藥除藥用外,也是華人的飲食如湯的重要組成部分。“商販感受到了壓力,他們抱怨說生意減少了約40%-60%。”陳表示,由于全球經濟和林吉特走弱,中藥價格毫無趨穩跡象,消費者和業者應做好價格持續攀升的準備。情況在中國新年后可能變得更嚴峻。他還說:“價格攀升的不僅是中草藥,還有用于推拿的藥酒和藥膏,價格上漲高達150%。”他表示,這對中醫發展造成了負面影響,患者因為成本考慮可能不愿去中醫診所。
目前,像太子參等中藥價格比年初翻了2倍多,而常見的中藥材如當歸和黨參,也上漲了約10%。南方大學學院中醫藥管委會主席林文賢(音)說,除了對傳統中藥需求高之外,另一個因素是近年來中國經濟發展和生活方式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中國藥農不再種植藥材,這對全球中醫藥行業造成了打擊。▲
(作者易項運[音],向陽譯)
環球時報2016-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