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蓉
說話對于每個人來說,它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作家用筆說話;音樂家用歌聲說話;舞蹈家用肢體說話。說話的方式多種多樣的,正如我們的思維方式。說話伴隨著我們的一生。在生活中、學習上無處不需要我們用語言的方式,你父母、親人交流;與學校的同學、朋友交流;在工作上與同事、領導交流。說話教學,在整個教學中,尤其是語文教學中就十分重要。
說話與說話對象的選擇
與熟人的說話
常聽朋友說自己的小孩很愛說話。尤其是與你玩熟了,更愛說話。與熟人說話,很多小朋友沒有問題。在表達上能做到有條理,口齒清楚,表達有忠心。與熟人交流,心理上能感到輕松無壓力。然而在與不熟的人說話就顯得拘束,甚至膽怯。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些孩子能克服這方面的思維壓力,并且能順利地與別人交流。這也說明小孩的思維發展與說話有密切關系。這一類學生在整個教學中顯得循規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在課堂上也不太活躍,思維單純,主動思考的機會較少,主要是按別人的意志辦事。在班集體中表現平庸。容易被忽視。
與陌生人說話
曾經在電視上播放過一部電視連續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就會想起很多小朋友的父母都會這樣告訴自己。當然,這本身也是出于對未成年人的保護。但這也帶來了不好的一面,使學生心理畏懼陌生人。這種學生是媽媽的好寶寶。在思維上也習慣了別人說什么自己就做什么,不會有自己的思維,尤其是創意思維。反之,有很多的孩子,他不太喜歡聽父母的教訓。能主動與外人交談。這種學生能克服心理上對陌生人的懼怕感,在思維上也有較強的獨立性。能夠做到主動與陌生人交流的學生。在以后的成長過程中,能夠主動地向別人展示自己。從而會有更多的成功機會。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對新生事物表現出極大的熱情,也較容易接受新的東西,思維活躍。但成績起伏較大,極為不穩定。很難堅持做好某一件事情,尤其是重復的事情,會出現厭煩和躁動感。
與同學說話
能夠在孩子說教學說話過程中加以重視,小孩子在進入小學學習階段,說話的水平就會出現一個飛躍。由于交流對象的并轉變和自己年齡的長大。他不再由自己的父母、親人組成的保護團,而成了事事都要爭個輸贏的競爭對手。說話對孩子的思維發展影響更大。能夠有良好的說話習慣,不害怕在陌生人面前發言的學生。在講話時語速適中,說話鏗鏘有力,說話時充滿了信心,語言更具有說服力。在集體生活中,能更能起到表率。語言已經不是他思維發展的阻礙,而變成了有力的補充。而有的同學不太注意說話的練習,在這里就有些捉襟見肘了。能夠有前者表現的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就會,如魚得水,樂此不疲,而當然也就是當中的佼佼者了。
說話與學生思維發展
十月懷胎后,瓜熟蒂落,小孩“呱呱”墜地。這“呱呱”二字,就說明了說話的重要性。雖然那時孩子還不會說話,但“呱呱”既是他的語言,接下來便是咿咿呀呀的能夠說一些單音節的字,到二至三個字組成的一句話,最后是一句通順的話。你證明的學生思維發展過程中,由簡單到復雜,從無意識到有意識的模式。由于本身詞匯量的擴大,說話時幫學生能夠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意思時。他們是為發展已經具有一定的規模,但不完整。接下來學生的思維發展就會傾向于多方面和思維的深度發展。在這一階段,學生說話在多種表達方式中進行選擇,以求最佳的方式表達。也有很多家長在孩子說話方面不太重視,導致很多學生都只是茶壺里煮餃子——心里有數,失去說話的機會。從而對表達越來越不感興趣,在某些方面有阻礙學生的思維發展。因為是“無形”的,只有通過語言這種“有形”的方式表達出來,我們才能夠判斷正誤。思維用語言的形式表達出來,無疑是對所了解的問題的再現。更能深刻學生的印象,強化記憶能力,老師也可借此機會斧正其知識的漏洞。由一點一滴的積累,構建知識的大廈。
說話與聽話
在多年的教學中發現會說話的孩子就會聽話。會聽話的學生成績,與同學的關系等方面都比較優秀。這里的“聽話”并不是大人心目中的聽話。他并不是大人心目中說什么就聽什么,完全依照大人的意思去辦事。而實際上能夠真正做到聽話的學生,他在聽別人說話時就十分專注,有耐心地聽完別人要講的話,并會在此同時做出相應的分析總結篩選。并保留有利的信息,為自己做準備。這種學生的思維發展是健康全面的。在處理事情時,會顯得有條理有主見。會聽話的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集中,能把握住教學中的重點。良好的聽話習慣使他們在課堂上處于優勢。順利完成各項學習任務,成績各方面都顯得十分優異。
說話和學校教育
在學校教育中不難看出,越來越重視學生的說話教育。記得在以前自己讀書時,在課文中不會出現讓學生以說話為主題的訓練。但是在現在的新教材中,對學生越來越重視。從低年級的簡單說話到中年級的要求說通順,講明白,有中心。更加注重了學生在說與聽的能力的訓練。在低年級教學中的說話,注重對學生表達欲望的培養。在說話時除了要求有一定中心而外,基本上沒有別的要求。其目的就是為了不讓更多的要求束縛學生的思維,從而提高學生的表達興趣。在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年級越高,在說話方面的要求也大不相同。不再是簡單地表達自己的中心,而是從語言詞匯,表達方式方法,增加了更多的要求。重視學生的說話教學,讓說話教學不再是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模式,把它確實放在互動過程中,創設情境,給孩子更多的說話機會。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外在表現,從學生的交流情況來判斷學生的思維發展,及時作出補充。有良好的說話習慣,學生整個學習過程中就會輕松自在,有的方矢,完成每一個學習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