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梅
摘 要: 聯想在小學生解題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決定著對數學題的識別速度和準確程度。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應有目的地通過知識教學培養學生的聯想能力。 如何培養學生的聯想能力,我認為利用綜合題型,激發學生聯想思維;運用直觀手段展示知識的內涵,引起學生聯想思維;采用比較方式,啟發學生聯想思維。
關鍵詞:聯想;能力;思維;提高;內涵
聯想在小學生解題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決定著對數學題的識別速度和準確程度。當大腦感知一道新的數學題后,這道題應歸到哪一類數學題型來解,聯想起著橋梁作用。聯想能力不強的學生,不僅解題速度慢,而且常常容易出現解題錯誤。因此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應有目的地通過知識教學培養學生的聯想能力。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就如何培養學生的聯想能力談談幾點看法。
一、利用綜合題型,激發學生聯想思維
例如:一個長方體棱長之和為336厘米,且長:寬:高=9:7:5,求長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當學生看到這個題目后,必然聯想到長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公式,還聯想到和長方體棱長之和公式以及按比例分配問題的解答方法,把這些知識融為一體,然后進行分析、綜合,便會很快的得出解答此題的方法。
這種利用綜合性題型教學的方法,不僅能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復習和運用較多的基礎知識,促進技能技巧的形成,而且能較好的激發學生的聯想思維,提高聯想能力。
二、運用直觀手段展示知識的內涵,引起學生聯想思維
根據小學生從具體到抽象,有感性到理性的認知特征,利用兒童已有的知識和熟悉的事物進行操作演示,或運用電教、多媒體等手段展示知識的內涵,激發學生的聯想思維。
例如:學生學習整數、分數和比以后,要求學生根據下圖的意思編題,先說出條件,后提出問題并解答。
學生看圖后,聯想能力強的能聯想許多知識,說出如下條件:
1.甲、乙兩數的和是162,其中甲數占5份,乙數占4份(或甲、乙兩數的比是5:4),平均分成9份。
2.甲乙兩數的和是162,甲數占乙數的5/4(或乙數占甲數的4/5)。
3.甲乙兩數的和是162,甲數占總數的5/9(或乙數占總數的4/9)。
4.甲乙兩數的和是162,甲數比乙數多1/4(或乙數比甲數少1/5)。
5.甲乙兩數的和是162,是甲數的9/5(或是乙數的9/4)等等、這種運用直觀手段展示知識的內涵,引起學生聯想思維的教法不僅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邏輯型和靈活性,而且讓學生復習了有關的知識。
三、采用比較方式,啟發學生聯想思維
1.利用外部特征進行比較。例如:在學生學習圓的周長計算公式后,要求學生講解計算如下圖形的周長的方法。
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圖1是長方形,而圖2近似長方形又不是長方形,它的兩端分別是兩個半圓。所以對于圖1只要量出它的長和寬,就可用(長+寬)×2的公式計算了。對于圖2也只要量出圖形中間部分的長和寬,但學生聯想到圖形特征,卻要用長×2 + 寬×∏的式子計算。
2.剖析內涵進行比較。例如:在學生學習簡單統計和求平均數后,可要求學生完成如下兩個統計表。
表(一)是要求計算兩個班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學生根據表中數據很容易找到解決的方法。但表(二)要求計算六(2)班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根據表中數據如果用方程來解,五年級學生還不會解這樣的方程,那么學生通過分析比較這兩個表中已知數據和未知數據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并聯想到解決表(一)中問題的方法,便能較快的得出解決表(二)中問題的方法。
利用比較觀察的方法啟發學生聯想思維不僅能使學生識別事物的異同點,找出事物的本質屬性,掌握其發展變化的規律,而且培養了學生運用知識遷移和完善知識結構的思維方法來獲取知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