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在我國的發展,對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監管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作為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監管的最后一道防線,對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退出監管尤為重要。但是對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退出監管仍然存在很多問題。缺乏完善的法律體系,中介機構介入標準參差不齊,退出監管制度單一等問題阻礙著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在我國的發展。建立健全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退出機制相關法律制度,嚴格把控中介機構的介入標準,形成多方位、多角度的退出監管機制。
關鍵詞: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健全與完善;退出監管
中圖分類號:F832.51;D922.28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35-0269-01
作者簡介:姚興麗(1991-),女,漢族,河南安陽人,河北大學政法學院,民商法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在讀。
一、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退出機制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退出機制是指通過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進行融資的企業在發展成熟后,將其持有的權益資本在市場上轉讓出售以收回投資資金并實現投資的收益。
二、我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退出機制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退出在我國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一)我國資本市場的監管法律制度單一
多層次資本市場是發展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基礎。①我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市場隨著證券市場的發展,也呈現出多層次的發展趨勢,然而,我國的資本市場監管法律制度還停留在單一的法律制度階段,與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出現錯位。
(二)缺乏完善的法律體系
面對多層次資本市場,我國有關基金的法律制度還是過于籠統,沒有針對各種基金的專門規定,致使在適用法律時,找不到十分配套合適的法律規定,這給約束管理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帶來很多障礙。我國關于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法律法規還是寥寥無幾,到目前為止,只有《證券投資基金法》,在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退出監管方面仍然處于幾乎空白的階段。
(三)缺乏有效的中介組織
參與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退出機制的中介機構主要有兩大類:專門中介機構和一般中介機構。在我國,專門中介機構大部分還沒有發展起來,例如標準認證機構,專業性融資擔保機構等。一般中介機構在我國應用廣泛,對于一般機構參與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退出并沒有明確的門檻限制,例如律師事務所、投資銀行、會計師事務所等。一方面,專門機構的匱乏導致在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退出過程中缺乏專業機構檢驗,造成資金流失、程序錯亂等現象;另一方面,一般機構在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退出中,門檻太低,缺乏相應的懲戒制度,導致中介機構在運作上沒有標準可循,亟需整頓。
三、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退出監管的健全與完善
(一)構造較為完善的資本市場體系
美國作為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發源地,之所以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發展迅猛,依賴于其多層次的投資市場的成熟與完善。美國經過長期發展,形成了集中與分散協調并行、場內市場與場外市場交易互補協調的證券市場體系②,這種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給大小不同、需求不同的企業進行股權融資的機會。
(二)健全相關法律制度
制定和完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相關法律法規,使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退出有法可依。③由于我國目前關于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法律法規只有《證券投資基金法》,亟需制定專門的有關退出監管的法律法規,要求細致,具體,針對性強,適用靈活。另外,完善的資本市場法律體系是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健康發展的保障,所以,還應該不斷健全完善銀行體系等資本市場的法律法規,為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退出監管提供堅實的基礎。
(三)完善中介機構類型,加強中介機構監管
中介機構在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退出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中介機構的監管就是對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退出機制的監管。一方面,盡快建立起專門機構,對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退出從各個方面進行專業的、針對性的、專門的監管,例如知識產權評估機構、風險企業評級機構、信息咨詢服務機構。
(四)加強宏觀調控,加大政府力量介入
我國的金融體系是以銀行為導向型的間接融資模式,應將市場調控與政府調控相結合,政府的適當介入有利于多層次市場的形成,更有利于與穩定資本市場,為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退出提供良好的金融環境。另外,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監管,更需要政府力量的介入,從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準入,運行到退出,都對其實施嚴格的監管,才能維護市場秩序,維護金融秩序。
[ 注 釋 ]
①陳向聰.中國私募基金立法問題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②郭靂.美國證券私募發行法律問題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③武圣濤.中國私募股權基金法律規制發展研究[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6).
[ 參 考 文 獻 ]
[1]陳向聰.中國私募基金立法問題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郭靂.美國證券私募發行法律問題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3]武圣濤.中國私募股權基金法律規制發展研究[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