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賀貴成
管好“微權力” 懲治“微腐敗”
——四川省加大力度查處基層腐敗問題
·本刊記者 賀貴成

圖/東方IC
丹棱縣楊場鎮黃廟村殷仲安在任黃廟村黨支部書記期間,利用職務便利,侵吞、騙取國家補助款和惠民資金6.11萬元;收受企業老板2.49萬元賄賂,并為其謀取利益;挪用公款2萬元;私存公款8萬元。2015年8月,丹棱縣紀委給予殷仲安開除黨籍處分,其涉嫌犯罪問題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處理,收繳其全部違紀所得。
綿陽市新華勞教所原黨委書記賈明萬在任新華勞教所黨委書記、綿陽市新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董事長期間,利用職權和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請托人所送現金共計80萬元。同時查明,還存在挪用公款、失職瀆職致使國有資產損失等其他問題。2015年12月,綿陽市紀委給予賈明萬開除黨籍處分,其涉嫌犯罪問題已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
這組數據既說明基層正風反腐的成效顯著,同時也折射出“微權力”腐敗問題的嚴重性。2016年正風反腐工作繼續向基層延伸。據統計,僅僅在2015年全國查處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共80516起,處理91550人。
整治和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關系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能否在基層有效落實,我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高度重視,以強有力的措施抓好落實。“蠅貪”之害損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只有嚴肅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管住管好“微權力”,懲治“微腐敗”,切實維護群眾利益,才能讓群眾切身感受到反腐倡廉的實際成果。
一年來,四川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聚焦主業主責,省、市、縣、鄉四級聯動,以解決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為重點,推動基層黨風政風好轉,進而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省紀委組織11個專題督導組,分別由省紀委書記、副書記、常委及相關負責同志帶隊,分赴21個市(州)開展督導調研,了解各地采取的措施、取得的階段性成效、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以及下一步工作打算,督導各地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在此基礎上,四川省全面構建解決群眾身邊“四風”和腐敗問題工作督查督辦機制。由紀委領導牽頭包片、包案督導,推動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領導班子成員實行包片和包案負責制,緊盯重點問題,督促及時解決。省紀委明確,各市(州)紀檢監察機關要堅持每季度開展1次督查,對發現的問題實行臺賬管理,逐一登記造冊、逐一督促整改、逐一檢查銷號。同時,通過調閱案卷資料、發函督辦、約談交辦等方式,對性質比較嚴重、影響比較惡劣或群眾反映強烈的典型問題進行重點督辦。
為方便群眾舉報,省紀委還于去年6月開展了信訪舉報宣傳月活動,鼓勵群眾實名舉報。省紀委信訪室相關負責人介紹,實名舉報人個人信息均由信訪室確定專人管理,“單線聯系”,嚴格保密;辦信、接訪,都有嚴格的管理制度,確保所有舉報都得到認真處理。此外,為進一步調動和鼓勵群眾參與反腐敗斗爭的積極性,對查實了的實名舉報,一些地方還對舉報人進行獎勵。
搭建網上監督方式,也是省紀委的重要舉措。“廉潔四川”網站開設信訪舉報專區和曝光臺,引導群眾借助網絡、微博、微信等新技術平臺,實現了對群眾身邊“四風”和腐敗問題的實時監督。
“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省紀委案管室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查辦大案要案的同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重點圍繞土地征收流轉、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惠民資金管理等7個方面,嚴肅查處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省紀委加大對基層紀委的指導力度,完善交叉辦案、駐點辦案、協作辦案、鄉案縣審等工作模式,對重點案件實行掛牌督辦、提級辦理,集中火力拍“蒼蠅”。2015年,縣鄉兩級紀檢監察機關立案15523件,同比增長30.5%。查辦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13106件,處分13651人,省市縣三級通報曝光典型案件4771件,持續釋放出執紀必嚴的強烈信號。一些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得到解決,接受信訪舉報量同比下降11.2%。
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微權力”腐敗,危害大,影響大,我們又如何管好“微權力”,預防腐敗?
近日,成都市紀委監察局召開會議專題研討推動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向基層延伸及“微權力”治理工作,就推進基層主體責任落實、開展“微權力”治理試點工作等進行研討交流。
成都市預防腐敗局副局長劉耘蕓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會議就緊緊圍繞加強基層黨風廉政建設,進一步推動主體責任向基層延伸及開展多元化組合式“微權力”治理試點工作提出要求。
巴中市紀委為破解鄉鎮執紀難題,通過向同級政法機關、行政執法部門借力,實現職能互補、阻力共排。近年來,市、縣(區)兩級紀委運用合力攻堅模式共查辦大案要案200多起。
德陽等地出臺《鄉案縣審工作暫行辦法》,針對聯組審理力量薄弱等問題,明確縣級紀委和聯組的受案范圍,情節簡單、定性明確的案件由鄉鎮移送聯組審理,情節嚴重、情況復雜的案件則直接移送縣級紀委審理。縣(市、區)紀委辦理的部分案件也按規定報市紀委審理室把關。
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