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客馬布里拿“綠卡” 安了家
“能成為首位以外籍籃球運動員身份獲得中國“綠卡”的人,對我來說意義非凡,這也創造了歷史。非常感謝!”來自紐約的北京首鋼男籃外援馬布里在自己的微博上寫下了這段感言。老馬于2015年春天向有關政府部門申請的中國“綠卡”已獲批準,即將發放到他的手中。
上賽季結束后,馬布里前往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提交了“綠卡”申請。所謂“綠卡”,就是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證,是外國人在中國境內永久居留的合法身份證件。需要指出的是,拿到中國“綠卡”,并非等同于加入中國籍。馬布里自2011至2012賽季加盟北京首鋼男籃后,在4個賽季中幫助球隊3次奪取CBA總冠軍殊榮,開創了屬于北京的“籃球王朝”。為此,北京市政府專門為馬布里頒發了以往只授予為北京作出杰出貢獻的外國專家的“長城友誼獎”。
根據相關申請規定,老馬符合“對中國有重大、突出貢獻”的外籍人士這一申請條件。經過半年多的等待后,他的“綠卡”申請最終獲得批準,馬布里也成為首位獲此身份的現役籃球外援。
“能得到這張‘綠卡’我既榮幸又感恩。我感受到了一份愛的回饋,就像我以往對中國的愛一樣深。”馬布里表示,無論是作為首鋼隊的核心外援,還是拿到“綠卡”成為一名可永久居留中國的老外,對他而言都非常榮幸。在首鋼隊效力的這段時間是他職業生涯最好的時光。
獲得“綠卡”后,馬布里今后往來中國和家鄉美國將十分便利,無須辦理短期簽證,其居留期限將不再受到限制。作為CBA的外援,老馬將從下賽季開始享受“綠卡”帶來的福利——在中國籃協辦理外援注冊時,他的工作簽證將因“綠卡”身份而縮短相關辦理時間。
“這里記錄著我的職業生涯,也有我與北京籃球的故事,這是我一生最美好的回憶,也是我獲得的最高榮譽……”近日,馬布里的個人博物館、位于建國門內大街甲18號郵政賀卡旗艦店的“馬布里之家”開門迎客,作為主人的馬布里在致辭中幾度哽咽,這位被北京球迷看做“家里人”的美國人,終于在京“安家”。
馬布里為自己的博物館取名為“馬布里之家”。“能在北京這個我稱之為家的地方,建造這樣一座博物館,對我來說是莫大的榮譽。沒有我的教練、隊友、家人,沒有首鋼俱樂部和整個北京城的支持,我不可能得到總冠軍獎杯、總決賽MVP獎杯,更沒有機會在這里向北京的球迷講述我的故事。”老馬很激動。
“我從未想過自己的一生中,能有一天看到我的籃球生涯被這樣記入歷史。感謝中國郵政,在被我稱之為家的北京,為我制造這樣一座紀念博物館。”本賽季是馬布里來到北京、效力首鋼隊的第五個賽季,他幫助這支此前很難打進季后賽的球隊實現了四年三冠的偉業。他憑借精湛的球技、不服輸的精神和對勝利的無限渴望,很快成為北京球迷心里的城市英雄。而這些不同于效力NBA時期的成就感和存在感,讓年近不惑的馬布里對北京產生了濃厚的情感與認同感,他也一直希望有機會在這里“安家”。
占地面積約300平方米的“馬布里之家”,根據功能劃分為參觀展示區、球迷觀賽區、合影區和產品售賣區。
走進博物館,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按照1比1等身比例制作的馬布里蠟像。老馬蠟像身著首鋼隊隊服,右手持球,表情輕松,“站在”門口迎接每一位前來參觀的客人。在博物館揭牌儀式進行的兩個多小時里,這座栩栩如生的蠟像成為全場最忙碌的“人”,“被合影”上百次。
館內顯著位置懸掛著馬布里親手用毛筆題寫的“馬布里之家”5個漢字。以中國印章為造型的標識、包含了“馬”和“家”等中國漢字元素的裝飾圖案,映襯出“馬家”的主題。博物館中央陳列著馬布里效力過的多支NBA球隊的球衣和球鞋,其中包括森林狼、太陽、籃網、尼克斯和凱爾特人。而北京首鋼隊的隊服被放在最顯著的位置上。
博物館的墻壁上以圖文方式介紹了馬布里的個人生活和職業生涯。其中包括自1977年馬布里出生后的家庭生活和高中、大學籃球生涯以及其效力NBA的13年輝煌履歷。當然,老馬加盟CBA、效力首鋼隊后的生活是重中之重。一墻之隔的另外一間展廳里,其職業生涯中獲得的獎杯、獎牌、戒指等榮譽根據時間和重要性的順序擺放在高大的展柜中。
此外,馬布里還將報道自己的報紙、雜志、畫報單獨展示,他與科比、納什、艾弗森等人場上對決的精彩瞬間也被單獨定格。
除了展示自己的籃球生涯,馬布里當初在籌劃博物館時,就規劃了與球迷互動區域。“沒有北京球迷,我就不會有力量走上球場,一直打下去。每個比賽日,是他們走進球館,獻上歡呼,高喊MVP。當我們打得不好的時候,是球迷一直推動我們繼續前進,所以這里規劃了他們的專屬區域。”老馬說。

馬布里
馬布里說,當他自己站在“馬布里之家”外面,往里張望這一切,也覺得不可思議,最初他來中國就是想打球在中國創立自己的品牌,一步步走下來帶領北京隊奪冠,現在可以有一個大家來參觀了解他職業生涯歷史的地方,也許這就是命運吧。
帶領北京隊在四年里三次奪得CBA冠軍,馬布里人氣高漲,馬布里說這是一種很難形容的體驗,全場高喊的名字,一起慶祝,但更難得的是,球迷們在比賽很艱難的時候,給自己的鼓勵,這樣的時刻會激勵他一直向前,度過難關。
2016年,馬布里39歲,對籃球運動員來說算是高齡。關于他什么時候退役,是不是已經打不動了,也是體育節目里經常有的話題。
馬布里說自己確實是老了。那些評論員說的對,也許他沒有辦法在每場都能拿到30、40分,但是他通過規律的訓練,保持自己的狀態,籃球對于現在的他來說,并不像大家想象那么難,當然,支撐他的還要自己的職責,激勵全隊,取得勝利的信念。
馬布里說自己在北京工作生活已經很多年了,事實上,他并不關注別人怎么看這個事兒,現在中國的一切對于他來說只是普通的日常。起碼他自己認為,他是個北京人了。
他聽相聲、看北京國安的比賽,坐地鐵,像北京人一樣生活。“馬布里之家”的墻上甚至掛著他手寫的毛筆字。不過也有人說,這只是“作秀”,他說自己的生活就是一個秀。在北京這就是我的生活,我沒有必要表演給誰看。因為這就是馬布里。(本刊記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