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中國證監會核準8家企業的首發申請,其中上交所3家,深交所中小板2家,創業板3家。
3.2 國務院發布《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決定》中涉及資本市場的包括證券交易所風險基金管理、證券公司風險處置、期貨交易等內容。
3.5 李克強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第四次會議上所作《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2016年要推進股票、債券市場改革和法治化建設,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適時啟動“深港通”。
3.8 國內首單由證監會核準,由浙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承銷的浙江省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公開發行的可續期公司債券完成簿記,交易所債券品種創新再獲新突破。
3.9 中國保監會發布《關于修改〈保險資金運用管理暫行辦法〉的決定(征求意見稿)》。
3.12 中國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記者會上表示,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必須立足中國國情。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需要較長時間,不能“單兵突進”。目前談中國證券金融公司的退出為時尚早。熔斷機制運行結果與初衷背離,未來幾年我國以中小投資者為主體的市場結構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不具備推出熔斷機制的基本條件。
3.16 李克強總理會見采訪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的中外記者時表示,要堅定不移地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通過市場化債轉股的方式來逐步降低企業的杠桿率,推進市場化、法治化改革,力爭今年開“通深港通”。
3.17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發布。《綱要》提出,積極培育公開透明、健康發展的資本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降低杠桿率。創造條件實施股票發行注冊制,發展多層次股權融資市場,深化創業板、新三板改革,規范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建立健全轉板機制和退出機制。
3.18 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自5月1日起,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將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納入試點范圍。中國證券金融公司發布公告,自3月21日起,恢復轉融資業務182天、91天、28天、14天、7天等五個期限品種,并下調各期限轉融資費率。
3.20 中國證監會主席劉士余會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雙方表示,將在資本市場的監管、風險防范、法制建設和執法能力提升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實質性的合作。
3.22 人民銀行、民政部、中國銀監會、中國證監會、中國保監會日前聯合印發《關于金融支持養老服務業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
3.25 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設立戰略新興產業板的具體問題,還要做深入研究論證。證監會始終重視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隨著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的推進,資本市場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支持力度肯定還會不斷加大。
3.29 國務院日前印發《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自5月1日起施行。
3.1 納斯達克集團宣布其旗下的Genium INET清算平臺將取代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現有的股票和股票期權清算技術平臺,提供盤后技術支持。此前納斯達克Genium INET清算平臺已被應用于澳交所期貨清算解決方案。洲際交易所宣布已就收購標普證券評估和信用市場分析兩家公司與麥格勞希爾金融集團達成最終協議。該交易尚待監管部門批準。
3.2 香港交易所發布2015年度業績報告,收入及其他收益總額達到134億港元,較2014年增長36%,股東應占溢利增加54%至79.56億港元,兩項數據均創歷史新高。韓國交易所宣布從6月27日起,主板市場和創業板市場流動性超低股票的交易競價方式,將從目前的連續競價變更為10分鐘撮合一次的分盤集合競價。國際證監會組織發布《2016年證券市場風險展望》報告,重點分析了四大潛在風險領域:公司債市場流動性、金融交易中抵押品使用的相關風險、零售金融產品和服務中的不當行為及網絡威脅。
3.4 澳大利亞交易所和新西蘭交易所宣布,從3月7日起,兩家交易所的股票結算將從現行的T+3縮短至T+2。澳大利亞金融市場協會宣布,澳大利亞固定收益類產品的結算期同時相應調整為T+2。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公布2015年度財報,2015年收入增長78%,達到22.85億英鎊,稅前利潤上升31%至6.4億英鎊;同時宣布同意將羅素投資管理公司以11.5億英鎊的價格出售給TA Associates集團及Reverence Capital公司,計劃于2016年上半年完成交易。
3.10 納斯達克交易所同意以11億美元收購德國交易所旗下的美國國際證券交易所(ISE)。納斯達克將以現金和舉債方式為本次收購交易進行融資。
3.16 倫敦證交所集團與德國交易所集團宣布,雙方同意通過全股票“對等合并”,成立一家新的證券交易集團。合并完成后由倫敦證交所股東持有新公司45.6%股份,德國交易所股東持有54.4%股份。全球市場交易所集團(GMEX)和越南FPT信息系統公司宣布獲得越南財政部許可,將為越南首家衍生品市場和一體化清算所提供技術、全球業務和本地運行技術支持。同時越南財政部還委托河內證券交易所和越南證券結算公司負責衍生品市場的交易。新加坡交易所宣布推出以美元計價的MSCI明晟中國自由指數(MSCI China Free Index)期貨合約計劃。MSCI明晟中國自由指數包括在海外上市的金融、IT及消費領域的大中型中國企業155家。同時宣布與印度國家證交所旗下的指數公司合作,首次在新交所上市4只以美元計價的印度股指期貨。
3.17 歐盟委員會否決歐洲證券及市場管理局(ESMA)關于《金融工具市場指令Ⅱ》(MiFIDⅡ)對大宗商品頭寸限制和債券市場透明度的監管提案,并要求其在六周內重新修訂大宗商品交易、市場服務商豁免及固定收益市場價格顯示三項監管技術標準。
3.18 臺灣證交所宣布設立全資子公司——臺灣指數股份有限公司。新公司將接手臺交所現有的臺灣和以外地區授權指數的開發、維護、授權和市場推廣職能,同時將加大對臺灣市場創新指數系列的開發。
3.23 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與澳大利亞證券投資委員會(ASIC)簽署全球首創的政府間協議,為兩國創新性金融科技公司進入對方市場提供更多支持。
3.25 緬甸仰光證交所正式開始交易,目前只有一家上市公司。該交易所由日本交易所、大和證券及緬甸經濟銀行共同發起,于2015年12月9日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