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城市中等專業學校 姚彩霞
中學生在數學解題中存在的幾個問題
晉城市中等專業學校 姚彩霞
中學生在數學解題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問題。一些中學生為解題而解題,很少了解出題的規律,很少總結自己為什么會出錯。筆者通過自身解題的經驗以及調查中學生的解題情況,總結了一些中學生在解題時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筆者建議中學生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發現和了解自身存在的問題,從而提高數學解題能力。
概念 數學題 條件 實際
筆者通過多年的具體教學實踐經驗發現,中學生在數學解題中普遍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產生根源是中學生只是一味解題,不去了解數學題有什么特征或是特點,部分學生解題沒有規律。
為使學生更深入地了解數學題,本文從數學題的特點談起,分析中學生數學解題時存在的問題。
數學題目在數學教學中處于重要地位,是因為數學問題存在著三大功能。
1.知識功能。通過數學問題的提出,教師可以引入新知識,使學生學習新知識。教師透徹地講清一道數學問題,可以帶動學生解決一類問題,掌握一類問題的解答規律。通過對一類型題目及其解法的評點,學生總結經驗,歸納結論,將其納入自己的知識系統,形成良好的數學知識結構,從整體上深刻理解數學知識。
2.教育功能。解數學題時,學生的大腦在接受一種“思維體操”訓練。解數學題目需要學生的思維活動具有一定水平的目的性、方向性、確定性和辨別性,這是培養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重要工具。
3.評價功能。學生為了了解自己對某部分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可以通過解答與這部分知識有關的數學問題進行檢測。自我檢測過程中,學生可以掌握數學知識,提高數學學習水平。
學生學會編制數學問題有助于其理解數學問題的結構,掌握數學問題的變化規律,培養創造思維能力,從根本上提高數學解題能力。教師教學生編制數學問題,應遵循以下四個原則。
1.目的性原則
編題要有明確的目的。教師要根據教學目的的不同,選取不同的方法,編制內容、形式和難度相異的問題。
2.科學性原則
編出的問題必須符合科學性標準。不符合科學性的題目不但浪費課堂時間,而且可能將初學者引入歧途,不利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形成和發展。
3.嚴謹性與量力性相結合的原則
教師指導學生編題,既要注意嚴謹性,又要注意量力性(學生可接受性)。
4.編題與解題相結合的原則
教師指導學生編題,是為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使學生掌握問題的變化規律,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和解題能力。
1.概念不清
概率部分有一些公式,每個公式的成立都有一定的前提。
例如,只有當事件A、B互斥時才有P(A+B)=P(A)+P(B),只有當事件A、B互相獨立時才有P(AB)=P(A)P(B)。學生解題時要對照定義弄清楚題中各個事件之間的關系,明確概念,正確選用公式,不能張冠李戴。
例如,從裝有4粒形狀、大小相同、顏色不同的玻璃球的瓶中隨意倒出若干粒玻璃球(至少倒出一粒),倒出奇數粒玻璃球的概率為多少?
讀完題目后,一些學生認為每一粒玻璃球是否倒出是相互獨立的,因此這是一個獨立重復實驗,給出如下解答。每一粒玻璃球被倒出與沒被倒出是等可能的,各占1/2,故倒出奇數粒的概率為:

其對錯暫且不論,我們可以如法“炮制”再算出倒出偶數粒的概率:

顯而易見,上述解法不正確。問題出在什么地方呢?仔細讀一遍題目可以發現,由于至少要倒出一粒玻璃球,所以前三粒都沒被倒出,第四粒玻璃球必須被倒出,所以這并不是一個獨立重復實驗,正確的解答為:

2.忽視題中隱含條件
解題時,學生要把已知條件看全,思考每一個已知條件的作用,從而挖掘出那些隱而不露的條件。
一些學生解題時會忽略α是第二象限角所隱含的信息,即cosα<0,得到。
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學生在讀題的時候就要邊讀邊思考,找出題中的隱含條件。
3.考慮不全面
很多題目,需要學生討論。學生必須全面考慮,仔細分類,做到既不重復,也不遺漏。
4.脫離實際
概率問題來源于實際。學生解決概率問題時應聯系實際,合理做出判斷與評估。
例如,某地區的人患某種病的概率為0.25,且每個人患病與否彼此獨立。今研制一種新的預防藥,任選12人做實驗,結果這12人服用此藥后均未患病,問此藥是否有效?為什么?
12個人不服用藥均不患病的概率為(1-0.25)12≈3.2%,不為零,所以很多同學認為這種藥不一定有效。
點評:這是一種預防藥,不是治療的藥。每個人患病與否是無法預知的。也就是說,無法選擇幾個一定會患病的人檢驗效果,因為12個人不服藥均不患病的概率只有3.2%,也就是說不服藥的12個人中患病的可能性很大?,F在由于服藥使12個人均不患病,因而此藥應視為有效。
數學問題的解決以思考為前提的。中學生在解數學題時要理解題意,全面認識問題的條件和運算。學生研究與該問題目標有關的全部情況,并把它們同其他問題區分開來。學生要聯系已經解決的問題,提出解題的各種設想,檢驗這些設想,選擇最佳的設想制訂解題方案。
數學解題過程中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問題。中學生解題時不要為了解題去解題,要學會總結解題規律,找出自己解題時所存在的問題,提高自己的數學解題能力。
[1]喬家瑞.高中數學解題方法與技巧[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
[2]馬忠林.數學學習論[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3
[3]夏志勇.解概率問題時出錯的幾種原因[J].數學教學,2005
[4]袁偉忠.解三角函數題常見錯誤辨析[J].中學數學研究:高中版,2005
ISSN2095-6711/Z01-2016-1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