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同感:用故事包裝事實的藝術》
吉姆·西諾雷利著/36.00元/九州出版社
講故事是21世紀應具備的基本技能之一。正如“羅輯思維”所言:“不管是日常社交還是職場,是做營銷還是做管理,只要你想影響其他人,那講故事的能力就是不能缺的核心能力,而很多朋友缺的就是這種能力。”一個有內容的人不在于肚子里有多少干貨,而在于能否把這干貨巧妙地表達給世界聽。美國前總統約翰·昆西·亞當斯說過,“如果你的故事激發了更多人的想象、讓他們學到更多,并取得更多的進步,那么你就是當之無愧的王者” 。本書以故事思維在品牌傳播過程中的作用為切入點,重新發掘了故事的潛在力量:故事不僅是一種藝術創作方式,更是一種異于邏輯和數據的思維模式,這種模式可以塑造一種深層次的認同感,從而適用于日常社交、職場管理、市場營銷等領域。
《匿名》
王安憶 著/39.00元/人民文學出版社
王安憶繼長篇小說《天香》發表四年后又一部極具敘事特色和思辨意味的長篇佳作,也是王安憶文學創作四十周年之際又一次全新探索。小說分為上下兩部,故事發生的背景“林窟”——這個豐富而混雜,曾經一度繁榮今天卻已然消亡的小文明社會并非來自王安憶的憑空捏造,早在她2012年發表的短篇小說《林窟》和散文《括蒼山,楠溪江》中已初見雛形,而人物原型則脫胎于她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聽聞的一個大學教授失蹤的故事。
這部小說對于王安憶個人來講,是一個非常新鮮的寫作機會,寫的過程中常常會有一種恍惚感。她坦承,寫完《匿名》后再讓自己寫以前那種小說,似乎很難下筆了。有意思的是,已經讀過《匿名》的讀者提到,從中看到了穿越的味道,但王安憶直接表示了否定,“我唯一不認同的是穿越,穿越的概念好像已經被固定了,都是寫無所不能的。到目前為止,我還沒看到一個令我滿意的穿越劇。”而王安憶也無意于將《匿名》寫成一個具有懸疑探案特色的類型小說,也無意于讓故事的主人公上演一出當代版的魯濱遜荒島求生記。
《供給側改革:新供給簡明讀本》
賈康、蘇京春 著/49.00元/中信出版社
全國政協委員、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最新力作。權威解讀“供給側改革”的時代背景和核心內涵深度闡釋“新供給經濟學”的理論創新和政策主張。著力創構“十三五”及未來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升級版”。隆重推薦機關干部、企業管理者、學校師生、研究工作者、公共政策關心者閱讀本書。
《魚羊野史(第5卷)》
高曉松 著/45.00元
廣東人民出版社
《魚羊野史(第5卷)》是東方衛視脫口秀節目《曉松說——歷史上的今天》9-10月未刪節版完整收錄的超級讀本。《魚羊野史》講述每一天在歷史上發生的大事件或有趣的事,以高曉松的角度來重新解讀歷史事件,風格輕松幽默,與嚴肅的講歷史的不同,有很多高曉松個人見解和趣聞,重溫故國、故城、故人芳華剎那。
《非洲三萬里》
畢淑敏 著/48.00元
湖南文藝出版社
繼《恰到好處的幸福》《人生終要有一場觸及靈魂的旅行》《藏在這世界的優美》等大熱暢銷書后,畢淑敏最新創作的旅行主題書。探訪全球最大貧民窟索維托,與非洲中產階級精英和城市貧民面對面溝通。從歷史、文化、心理多方面探詢人性中的秘密。這也是一本溫厚之書。教你學會珍惜那些大雨中為你撐傘的人,為你斟滿酒杯的人,黑暗中默默抱緊你的人,逗你笑的人,與你徹夜聊天的人,陪你哭過的人,帶著你四處游蕩的人,說想念你的人。是這些人組成你生命中一點一滴的溫暖,使你遠離陰霾。是這些溫暖,使你成為善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