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菜花,又稱西蘭花、青花菜,為甘藍的一個變種。隨著城鄉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蔬菜品種多樣化的要求越來越多,其栽培面積逐年擴大,現已成為人們生活中常見的重要蔬菜之一。我國主要在南方大面積種植,北方地區綠菜花的栽培面積也在逐年擴大。現介紹其露地無公害生產技術。
一、品種選擇
露地栽培選擇高抗病毒病、耐熱的品種。如優秀、綠帶子、綠嶺等。每畝用種量20克。
二、育苗
選用近三年來未種過十字花科蔬菜的肥沃園土2份與充分腐熟的過篩圈肥1份配合,并按每立方米加15:15:15的三元復合肥1公斤或相應養分的單質肥料混合均勻待用。將床土鋪人苗床,厚度約10厘米。用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與70%代森鈕悴可濕性粉劑按9:1比例混合,按每平方米用藥8-10克與4-5公斤過篩細土混合,播種時2/3鋪在床面,1/3覆蓋在種子上。播種時澆足底水,水滲后覆一層細土(或藥土),將種子均勻撒播于床面,覆土0.6-0.8厘米。露地夏秋育苗,使用中小拱棚育苗,覆蓋遮陽網或舊薄膜,遮陽防雨。地面鋪稻草。當幼苗長到2葉期時,分苗到營養缽內。分苗后床土不旱不澆水,澆水宜澆小水或噴水,定植前7天澆透水,1-2天后囤苗。分苗后要用遮陽網防暴曬,有條件的還要扣20目防蟲網防蟲。壯苗標準:植株健壯,5-6片葉,育苗天數不超過45天。葉片肥厚臘粉多,根系發達,無病蟲害。
三、定植
采用壟上單行定植,根據品種特性、氣候條件和土壤肥力,早熟品種:行距50厘米,株距40-50厘米,中熟品種行距60-70厘米,株距60厘米。
四、田間管理
緩苗期:定植后4-5天澆緩苗水,隨后結合中耕培土1-2次。棚室要增溫保溫,適宜的溫度白天20-22℃,夜間10-12℃,通過加蓋草苫,內設小拱棚等措施保溫。蓮座期:苗期長到盤狀,要有一段時間控制澆水,即蹲苗,中晚熟種10-15天。結束蹲苗后要結合澆水每畝追施氮肥3-5公斤,同時用0.2%的棚砂溶液葉面噴施1-2次。結球期:要保持土壤濕潤。結合澆水追施氮肥2-4公斤,鉀肥1-3公斤。同時用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葉面噴施1-2次。結球后期控制澆水次數和水量。收獲前20天內不得追施無機氮肥。
五、病蟲害防治
(一)病蟲害防治原則
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通過選用抗性品種,培育壯苗,加強栽培管理,科學施肥,改善和優化菜田生態系統,創造一個有利于生長發育的環境條件;優先采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科學合理的化學防治。
(二)物理防治:
露地采用頻振式殺蟲燈誘殺害蟲。
(三)藥劑防治:
1霜霉病:發現中心病株后用40%三乙磷酸鋁可濕性粉劑150-2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劑6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交替、輪換使用,7-10天一次,連續防治2-3次。
2.黑斑病:發病初期用75%百菌清粉劑500-600倍液,或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7-10天一次,連防2-3次。
3.黑腐病:發病初期用14%絡氨銅水劑600倍液,或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10天一次,連噴2-3次。
4.軟腐病:用72%農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或77%氫氧化銅400-600倍液,在病發生初期開始用藥,間隔7-10天連續防治2-3次。
5.菌核病:40%菌核凈1500-2000倍液,或50%腐霉利1000倍液,發病初期開始用藥,間隔7-10天連防2-3次。
6.菜青蟲:卵孵化盛期選用蘇云金桿菌(Bt)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在低齡幼蟲發生高峰期,選用2.5%氯氟氧菊醋乳油2500-5000倍液,或1%威克達(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3000倍液噴霧。
7.小菜峨:2齡幼蟲盛期用5%定蟲隆乳油1500-2000倍液,或蘇云金桿菌(Bt)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
8.蚜蟲: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或5%啶·高氯3000倍液噴霧,6-7天噴一次,連噴2-3次。
六、適時采收
根據花球的生長情況、環境溫度和市場的需求,決定采收上市。花球緊實,花蕾青灰綠色,未出現黃花之前,直徑10-15厘米。出口的花球300克為宜。高溫季節要提前采收,即小花球就采收以防變黃。要在早上10點之前采收結束。帶1-2片葉采收,不得落地,放入采收筐中。外銷要預冷、加工并0℃冷藏,注意冷庫保濕,外運前抱冰封裝。
沈陽市于洪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屈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