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惠算
視力驟降是指視力突然降低或完全失明,而眼球外觀無異常表現,俗稱“突然眼盲”,中醫稱為“暴盲”。這類眼病治療效果和就診及時與否有密切關系。引起“暴盲”主要有以下幾種眼病。
視網膜脫離
視網膜脫離最主要的原因是視網膜本身發生變性,其次是玻璃體發生變性。此外,眼外傷,特別是眼球鈍挫傷也可導致視網膜脫離。臨床上,中度以上的近視眼患者,在勞累過度或用力過度時,容易發生視網膜脫離。因此,高度近視眼者不要長時間使用眼睛,避免過重的體力勞動和劇烈運動。
該類患者發病時,最明顯的癥狀是眼前黑點增多,有閃光、視物變形、黑影遮蓋和視力下降,有時還伴有眼球變軟,眼壓降低。眼前的閃光就像雷雨天的閃電一樣迅速,往往在轉動眼球時出現。黑影遮蓋也是突然發生的,就像舞臺上的幕布一樣,從一邊向另一邊慢慢地遮蓋過來,這時也就發生視野缺損,如看人見頭不見腳或視物變形。檢查可發現視網膜呈波浪狀或球形灰白色隆起,血管呈蛇爬行狀。一般采取手術治療。
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
患者常有高血壓、心臟病、動脈硬化等全身性疾病。造成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的原因主要是因動脈痙攣或血栓形成所致。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心臟手術、各種毒素刺激等是常見的誘因,多為單眼發病,也可雙眼。患者自覺視力驟降,僅存光感或無光感,瞳孔中度散大,直接對光反應消失。
該類疾病的治療治療原則是分秒必爭,采取一切綜合措施,以期擴張血管,解除血管阻塞,恢復血液循環。發病24小時內應立即吸入亞硝酸異戊酯0.2毫升,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片0.3~0.6毫克,注射阿托品1毫克,或妥拉蘇林、654-2等。全身治療可口服或注射血管擴張劑,還可對眼球進行反復間斷按摩及行前房穿刺等,同時對應檢查并治療導致視網膜動脈阻塞的全身疾病。
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
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見于高血壓動脈硬化、血管炎及血流瘀滯導致的血栓形成。
老年人多有動脈硬化,有高血壓的老人動脈更容易硬化。視網膜中央靜脈與動脈是相依伴行的,硬化的動脈壓在毗鄰的靜脈上,可致靜脈阻塞。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液黏稠度相對較高,血流速度明顯減慢,由于靜脈血流遲緩或滯留,便可形成血栓而堵塞靜脈腔。
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之后,血液依舊源源不絕地從動脈流來,而回流則突然中止,瘀積的血液使靜脈曲張,靜脈壓增高,血液從管壁的薄弱處逸出。如果出血累及眼球的精華部位——黃斑區,視力將大大減退,且極難恢復。
治療應盡量去除病因。可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血檢通以及桃紅四物湯加減等活血化瘀中藥來治療。早期可用止血藥,但不宜用鈣劑及維生素K等。出血停止時可用煙酸、地巴唑、丹參等血管擴張藥及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也有人應用尿激酶注射,且取得較好效果。
急性視神經炎
這類疾病包括視乳頭炎、視神經視乳頭炎和球后視神經炎。多見于青壯年?;颊呔E然發病,視力幾天內極速下降,甚至失明。起病時有額前或眼球后疼痛或壓迫感,眼球轉動時疼痛,但眼球外觀無異常,患者可能伴有感冒、副鼻竇炎或中毒等疾病。
治療時應盡量尋找病因,清除病灶,但往往原因不明。主要用激素、維生素、血管擴張劑及抗生素等。
眼內大出血
眼內大出血可致突然失明,如高血壓、動脈血管硬化、糖尿病等患者,一旦體力勞動過度或視力過度疲勞,可發生視網膜下的血管破裂出血,造成視力驟降。視網膜靜脈周圍炎、視網膜血管炎、白血病等疾病患者,當眼內出血時,便可引起視力嚴重障礙,甚至僅有光感。
治療上應針對不同病因,同時用涼血、止血等方面的中藥,配合用安絡血、止血敏及維生素C等。
其他原因
因外傷、炎癥、腫瘤、血管性病變及中毒等引起的皮質盲,如顱咽管腫瘤和垂體瘤壓迫視神經而使視力下降,這些患者可根據不同病因進行相應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