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政文
低聚糖又稱寡糖,口感不是很甜,但對孩子有著特殊的生理作用。低聚糖是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腸道有益菌的養分。低聚糖越多,意味著孩子營養越充分,越能茁壯成長。低聚糖可在雙歧桿菌等有益菌的作用下發酵,產生大量短鏈脂肪酸,如乙酸等,進而助力腸道運動,有利于孩子順利排便,并減少孩子哭鬧、溢奶、嘔吐、腹瀉等腸道不良反應。此外,低聚糖不僅可保腸道平安,還有很多保健功效。
低聚糖的保健功能
①低聚糖可促進雙歧桿菌增殖,而雙歧桿菌又是合成B族維生素的一把好手,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B12、煙酸、葉酸等,為寶寶獲取維生素提供了又一條渠道。
②可使寶寶腸道變為偏酸性環境,促進鈣、鎂、鐵等礦物質溶解,進而提升其吸收率。
③能清除腸道內的致癌物,促進腸道有益菌增殖,確保腸道為一方“凈土”,讓孩子遠離癌癥偷襲。
④改善器官與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延緩和降低機體對葡萄糖的吸收速度與數量,穩定血糖,防止糖尿病攀上孩子。
⑤輔助治療孩子的某些疾病,如母乳性黃疸、病毒性肝炎、濕疹等。
哪些孩子需要補充低聚糖
剖宮產、早產、斷奶后或更換奶粉的孩子;便秘或腹瀉的孩子;經常“上火”的孩子;容易過敏的孩子和口服雙歧桿菌制劑或喝酸奶的孩子都可以補充一下低聚糖。
補充的方法
周歲內的孩子當以母乳喂養為最佳。檢測資料顯示,母乳中所蘊藏的低聚糖品種最多,約130種,所喂孩子的糞便中雙歧桿菌可達50%。而牛奶僅含很少的低聚糖成分(即“牛乳聚糖”),以牛乳喂養為主的孩子糞便中雙歧桿菌數量只有10%。無母乳喂養條件者,宜用添加了低聚糖的嬰兒配方奶作為替補品。
斷奶后,孩子的飲食應多選富含低聚糖的食物,大豆堪稱代表,其他如刀豆、菜豆、蕓豆、鷹咀豆等亦有一定含量,可做成豆漿或豆腐喂養,防止孩子小肚子脹氣。
另外,蘆筍、洋姜、芥菜葉、甜菜、菠菜、洋蔥、菊苣、番茄、羽衣甘藍等蔬菜,香蕉、草莓、櫻桃、黑加侖等漿果類水果,以及小麥、大麥、燕麥、亞麻籽等都含有低聚糖,應酌情適時納入孩子的食譜。
不過,要讓孩子完全從天然食物中攝取足量的低聚糖尚有一定難度,所以額外補充就顯得有必要了。可以在醫生指導下,購買含有低聚糖的保健品,如大豆低聚糖、牛奶低聚糖、幾丁聚糖、海藻糖、低聚麥芽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等。至于補充量,一般每天吃3克就會產生有益作用,食用過多可能會引起脹氣等不適感,故建議孩子服用量控制在每天20克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