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麟
摘要:隨著環境問題的惡化,國家逐漸意識到問題的重要性,開始秉承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采用一定的措施進行節能,從而實現環保的目的。近幾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建筑逐漸呈現出智能化的特點,但是在節能領域還存在一定的欠缺,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要求。本文將從智能建筑中,電氣節能的現狀出發,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提高有針對性的解決策略,從而做好節能工作,實現集約型發展。
關鍵詞:建筑智能化;電氣節能;處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TU8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024(2016)11—209—02
前言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建筑行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施工技術類型逐漸多樣化。電氣工程建設是工程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施工復雜,涉及到的設備類型比較多樣,逐漸智能化。目前,在我國能源的消耗中,智能建筑占據的比重較大,電氣消耗明顯,需要進行嚴格的控制,從而實現節能的目的。
1建筑智能化過程中電氣工程節能方面存在的問題
目前,雖然智能建筑電氣工程節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在實際操作中,可持續能源太陽能、風能、地熱能得到了一定的應用,但是電能的應用仍然占據絕大部分。與可持續能源的應用相比,我國智能建筑的電氣節能處于最初級的階段,仍然存在很多問題。
1.1缺乏科學的安全監控
由于智能建筑興起時間短,在電氣工程施工方面,實踐經驗不多,并沒有形成完善的安全監控體系,導致對電氣應用缺乏嚴格的管理,出現電氣資源大量浪費的現象。在電氣工程的設計中,沒有深入實地進行考察,也沒有對現有的電氣施工技術進行總結和梳理,主觀色彩較為濃厚,最終的設計方案可行性比較差,無法真正全面的落到實處,導致電氣工程節能體系無法發揮實際的效用,也不用保證施工安全。
1.2配套設施不完善
在具體的施工中,沒有跟上建筑智能化的步伐,完善能夠節能的設備和配套設施,硬件條件不過關,沒有呈現智能化、自動化的特點,導致節能系統不能真正全面的得到運行。另一方面,配套設施不完善,即使有先進的節能技術,也沒有進行有效的施展,根本無法達到節能的效果。相對發達國家而言,我國的電氣智能化、自動化設備生產還處在一個低端的水平,不能滿足智能建筑的節能需求。因此,要想實現節能,可以提高相應設備的生產能力,完善相應的節能配套設施,提高節能技術的應用至關重要。
2智能化建筑電氣節能策略
在具體的操作中,要明確節能的關鍵,加強對智能建筑整體性的研究,進行建筑各個部分性能的優化,實現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的統一,將各種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需要進行智能建筑控制體系的完善。
2.1進行節能技術體系的優化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實現環保的目的,進行節能技術能力的提升非常有必要。通過節能技術的應用,可以對電氣資源進行技術的防控,在同等的條件下,能源消耗減少,既可以滿足人們的需求,也可以實現環保的目的,是雙重效益的提升。進行技術的優化,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來進行。第一,進行智能化控制策略的完善。在完善中,要結合具體的用電情況,明確控制的主體,將控制管理任務進行細節化,制定有針對性的控制措施,加強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使策略能夠真正的落到實處。第二,實現控制管理方式的改善。目前,智能建筑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是配套的控制管理方式比較落后,沿用的是普通民居的控制管理,已不能滿足智能建筑的需求,在一定程度限制了節能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實踐中,需要根據智能建筑的特點,結合用戶的智能家電用電情況,建立比較新型的、有針對性的控制管理方式,促進管理整體有效的進行,在細節上進行防范,從而促進節能的優化。第三,智能化數字控制器的優化。在智能化建筑中,可以實現用戶和家電的交互,通過手機終端進行能源耗費情況信息的輸送,實現全面有效的控制。這個過程中,應用的控制技術類型比較多樣,例如報警系統、紅外線傳感裝置、單片機等,但是技術應用深度方面還有一定的欠缺。因此,在實際操作中,要加大技術研發的力度,結合計算機發展的趨勢進行數字控制器的改善,增加靈敏度和可靠性,進行有效的控制。在實施的過程中,具體的操作措施如下。需要根據不同的場景,進行中央空調系統控制對象的選擇。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場景的溫度、濕度和壓力。在空氣處理中,要明確控制對象,主要指的是空調機房內部的空氣處理,例如冷卻器、回風機等,這是空調控制系統的核心,一定要做好溫度、濕度的處理。在空調的應用中,可以將溫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能源消耗,同時還能將對人體的傷害降到最低。第四,智能控制網絡的建立。為了實現良好的管理效果,要在節能控制的過程中,實現各個管理控制部分的有機統一,建立和完善控制網絡,將各個環節納入到網絡控制當中,能夠及時的發現電氣的耗費問題,進行調整和解決。在網絡系統的優化中,具體措施如下,在操作中,主要是利用智能的收發器、操作系統和相對應的控制器等設備,通過路由器等設備,實現信號的擴散,按照相應的操作標準,將設備安裝在網絡系統中,從而使每個設備實現相對獨立,保證系統運行的有效性。在控制網絡的應用中,可以實現應用系統的轉換,可以將系統轉化為節能綠色的運行方式,降低能源消耗,同時也增強了系統運行的安全性,能夠為人們創造更加舒適的生活環境,從而能夠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同時也實現環保節能的目的。
2.2嚴格執行設計標準
電氣工程的設計,直接影響著最終的用電情況,左右著最終的節能效果。因此,在進行設計的時候,要嚴格參照我國的智能化建筑電氣工程的設計標準進行執行,結合建筑的特點,遵循科學的設計原則,進行節能技術的完善和電氣工程的施工。例如,第一,要遵循適用的原則,主要指的是設計方案的針對性、可行性、第二,安全性。在設計中,首先要保證工程的安全性能,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第三,要體現節能性,將其中使用到的節能材料進行詳細的記錄,參照優秀的節能案例進行節能系統體系的建設,對家電的類型進行前期的限制和規劃,避免出現大量耗能的現象。再者,在設計中,要借鑒先進的節能技術,進行改善,并加大應用力度,提高節能的能力。再者,對于節能方案,要綜合考慮各個方面的因素,內容要盡量充實具體。第四,環保型。這個主要是通過節能來實現的,需要對節能設計把好關。近年來,環保節能理念比較盛行,在設計中要秉承這樣的觀念,在實踐中,打造綠色節能的智能建筑。
2.3加強電氣的質量監控技術
該體系在應用中,主要發揮著監督管理的作用,能夠保證節能體系的正常快速運行。因此,在實踐中,要不斷提高質量監控技術,完善質量監控體系,從細節上方面做好把關,進行用量控制。這個過程中,需要技術的研發,提高監控系統的反映效率,從而能夠及時的進行處理。建立科學的局域網絡,設置專門的監控人員,進行合理的分工,促進信息的有效傳達。當監控人員受到系統報警信息,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立即進行查看,提高辦事效率。由于智能節能技術應用較少,監控人員對這些工作不甚了解。在進行施工之前,要做好工作人員的培訓,提高他們的業務能力,保證工作高效完成。
3結語
智能建筑是建筑工程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節能方面的探討至關重要。目前,在我國的智能建筑電氣工程中,節能技術應用方面還存在許多的問題,需要進行改善。在實際操作中,要提高節能設備的應用,構建節能監管體系,選擇合適的節能技術,實現節能目的,實現科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