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凡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交通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為我國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其中,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發展尤為突出。城市地鐵具有快速、準時、安全等優點,對城市的交通運輸起著重要作用。但在地鐵系統運營過程中,車站結構裂縫問題越來越突出,使得其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基于此,本文對地鐵車站結構裂縫產生的原因及對策進行了研究,以期為提高工程質量提供一些有益參考,便于軌道交通長遠發展。
關鍵詞:地鐵車站:結構裂縫:原因:處理建議:預防措施
中圖分類號:TU755.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024(2016)08-84-02
前言
作為惠國惠民的交通軌道工程建設,對我國交通體系的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現在,被廣泛應用到城市交通體系中的地鐵,給人們出行提供便利的同時,車站結構裂縫問題也伴隨而來。為了使地鐵更好地服務于社會,應對車站結構裂縫產生的原因進行仔細研究和系統分析,做到早發現、早補救,從根本上將裂縫問題解決,保證地鐵系統安全高效的工作狀態。
1車站結構產生裂縫的原因
在人口眾多的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伴隨著人口密集度大大增加的現象出現。作為我們現在最便利代步工具之一的地鐵,也早已出現在大家的公眾視線之中,隨著地鐵的大面積投入和使用,在地鐵工程建設中也涌現出許多問題,其中車站結構裂縫問題越來越嚴重。同時,這些問題也直接影響到地鐵車站結構質量的優劣。建設高水準的地鐵車站的前提是,應該清楚知道車站結構裂縫產生的原因,并對癥下藥,如此才能保證高質量工程的建成。
1.1結構材料
首先,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經一定的化學反應后凝固而成的,在凝固過程中存在毛細孔和微觀孔洞,因此在微觀上,混凝土本身存在微觀裂痕。
其次,混凝土的質量不佳和配合比例不當,都會導致車站結構裂縫的產生。在混凝土的原材料中,水泥安定性不達標和砂中雜質含量過大,都會引起混凝土的開裂。此外,混凝土中的添加劑不當,如添加膨脹劑也可能會引起混凝土的開裂。
1.2施工工藝
在施工過程中,混凝土的攪拌、運輸、澆筑、養護,施工縫、變形縫的制定,以及泄壓裝置的安排都有可能導致車站裂縫的產生。
1.2.1混凝土的攪拌
充分地攪拌,能有效調節混凝土自身存在的微觀毛細孔,有利于增強自身的密集度。但有些施工單位為了加快進度,混凝土的攪拌不均勻,導致凝固時存在較大細紋和空洞,加大了車站結構裂縫的出現幾率。
1.2.2施工縫
在澆筑過程中,由于澆筑施工技術不到位,會造成混凝土結構不穩定,產生施工縫。澆筑的原則是分層進行,隨澆隨搗,設好振搗點。車站結構混凝土澆灌時,一般每層澆筑厚度控制在24cm左右,在澆筑的同時進行充分搗鼓,設好振搗點。振搗過程中,搗固不充分或漏搗,會造成結構表面粗糙不均勻,甚至會導致結構內部受力不均勻,出現裂縫。除此之外,搗固過程中。新澆灌混凝土厚度不達標或施工中因故暫停時未及時做出適當處理,也會造成上下層混凝土澆灌分層,產生裂縫,引起結構漏水。
1.2.3養護
混凝土澆筑后的養護工作,也是影響混凝土結構質量的原因之一。若在養護過程中遭遇突然降溫,使混凝土內外溫差失衡,就會加劇裂縫的出現。
1.3環境條件
環境中的濕度、溫度和地基的不均勻沉降都會影響到車站結構。城市地鐵多采用明挖法進行施工,再加上混凝土的導熱性能差,因此混凝土固化過程中的熱量不易散發,導致溫度急劇上升,這樣車站混凝土頂板和單墻的內外兩側就會呈現不同的溫濕度差異。混凝土在凝結和固化的過程中。會散發出大量的熱,與外界所呈現的溫濕度差異共同作用,導致車站負荷力加大,引起裂縫的產生。在炎熱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進行混凝土澆筑時,更增加了混凝土結構開裂的可能性。除此之外,由于地基的不均勻,會出現混凝土結構受力不均勻,導致結構變形,從而產生裂縫。
2裂縫補救措施
地鐵車站結構的安全性在交通軌道建設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因此,要加強管理建設工作,保證工程處于安全高效的工作狀態,從而使其更好地服務社會和人民大眾。實踐表明,正確處理施工建設管理中出現的相應問題,不斷改進和完善,才能更好地發揮工程應有的作用。
2.1斜孔注漿
當車站結構裂縫出現明水滲漏,水成滴狀滲漏,流不成線狀,即出現輕微裂縫時,應采取鉆斜孔注漿法。這種方法最大的優點是最大限度保證了原本的車站結構,補救效率高。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第一,根據實際勘測情況進行施工補縫。若使用雙快水泥補救裂縫時,要控制好間隔,每隔一定間距留出氣孔;若使用速凝水泥時,則應將水泥抹平并加固密封,不留氣孔。
第二,鉆斜孔。在車站結構裂縫側面打斜孔,每隔20-40cm打一斜孔,要求鉆孔斜度與側面成六十度時鉆孔,鉆孔的深度應略大于裂縫垂直深度。
第三,清孔并埋管。將孔內清理干凈,并將金屬注漿管閥埋人孔內。
第四,注漿,封孔。從金屬管閥進行灌漿時,當出氣孔出漿后將氣孔封閉,之后再進行灌漿,使漿液充分填滿裂縫,待其凝固之后將金屬管取出并密封孔口。
第五,兩天后將注漿管取出,并用速凝水泥將其修正平復,后期應加強養護。
2.2雙孔注漿
當車站結構裂縫嚴重,滲漏水壓大,成線狀滲漏時,應采取雙孔注漿法。此方法是在鉆斜孔注漿的基礎上,實行二次灌漿,對嚴重的結構裂縫補救效果較好。
第一,根據裂縫的大小,確定適宜的開鑿深度。
第二,第一次封縫,使用密封效果好的環氧樹脂膠泥進行封縫。
第三,第一次鉆孔注漿。在車站結構裂縫側面打斜孔,每隔10-15cm打斜孔,鉆孔斜度與側面成六十度時鉆孔,鉆孔深度為接觸到裂縫即可。然后進行灌漿。一般灌漿材料為聚氨酯,其抗沖和耐壓性能高,防水效果好。
第四,第二次封縫。首先,先用雙快水泥進行封縫。采取多層封縫的方式,最大化保證密封效果。之后。用環氧樹脂泥漿進行封縫,加強密封性能。
第五,第二次鉆孔灌漿。步驟同第一次灌漿基本相同,但鉆孔深度略大于第一次灌漿深度。
3裂縫預防措施
3.1原材料的選擇
選擇優質原材料,是保證高質量車站結構的最基本要求。因此,施工單位要配備高業務水平的質檢工作人員,并定期對質檢工作人員進行培訓,要求做到完全按照職業要求標準進行操作,嚴格檢驗各種原材料,不定期進行抽樣檢查,確保原材料符合相關標準要求。同時,要確定好適宜的混凝土配合比,車站結構應減少水泥和水的用量,減少混凝土在固化過程中的水分,增強混凝土結構的密閉和牢固程度。此外,輔助添加劑可選擇粉煤灰和減水劑的混合體,這樣可減少混凝土在固化時的收縮量,減少開裂的可能性。
3.2能更好的把握施工環節,提高施工質量
第一,合理控制收縮裂縫。合理控制收縮裂縫是降低車站結構裂縫的有效途徑之一。在施工過程中,選用合理配比的混凝土,提高耐裂性。混凝土結構完成時,要及時將所留孔口密封,使混凝土內外溫差保持在合理范圍內,增強穩固性,特別要注意的是,混凝土澆筑時盡可能選擇在低溫的環境下進行,如在晚上進行澆筑,這樣可最大限度減少混凝土結構開裂。
第二,混凝土的澆筑。當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應進行二次壓面,確保混凝土表面的裂縫消失,壓實混凝土。同時,加強振搗施工工藝。在振搗過程中,應做到不漏搗、不重搗、不間段灌注,保證混凝土的均勻,減少在凝固過程中產生的裂縫。若因特殊原因需暫停施工,要做好混凝土的養護工作,便于再次施工,減少裂縫產生。
第三,加強養護工作。混凝土初步凝固時,應加大養護力度,及時覆蓋塑料薄膜,并進行澆水養護,避免混凝土凝固時因熱量過高導致裂縫出現,一般施工結束后應澆水養護15天左右,混凝土墻板側模應在此基礎上繼續養護1-2天,從而保障混凝土的高質量。
3.3預應力技術
根據地鐵工程的具體負荷能力進行分析,以荷載平衡原理為理論指導,制定預應力結構方案。通過此方案減少混凝土結構原本的承載力,降低拉應力,縮小構造縫的設置數量。可降低混凝土的開裂。
4結束語
地鐵工程是一項高投資的項目,其發揮的作用也不容忽視。它不僅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推動力,也是造福廣大人民的福祉。因此,有效預防車站結構裂縫問題是保證地鐵安全運營的必備條件。在施工過程中,我們要嚴格遵循相關的法律法規,從原材料的篩選到施工現場的勘察和施工完成前的每一個環節,都要認真做好監測和管理,各部門間要相互配合、共同協調,通過高標準的團隊合作和高效率的工作狀態,完成高質量的工作任務,將地鐵軌道運輸的作用發揮到最大,以更好地服務于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