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



摘要:通過對新陂水庫輸水涵管現場調查,發現現狀輸水涵管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為保證水庫安全運行,亟需對現有輸水涵管進行改建。
關鍵詞:新陂水庫;輸水涵管;改建;設計
中圖分類號:TV69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3024(2016)09-89-02
1.工程概況
新陂水庫位于廣州市白云區鐘落潭鎮新陂村,水庫集雨面積2.28km2,按50年一遇洪水標準設計,500年一遇洪水標準校核。水庫死水位40.00m(珠基高程,下同),死庫容2.85萬m3,正常蓄水位47.61m,相應庫容131.94萬m2,設計洪水位48.56m,相應庫容171.89萬m3,校核洪水位48.90m,相應庫容187.13萬m3。是一座以灌溉為主,結合防洪、養殖、生態等綜合利用的小(1)型水庫。
新陂水庫輸水涵管位于大壩左側,建于1956年,為矩形拱涵,孔口尺寸為0.6 m(高)×0.4m(寬),進水口高程40m,總長為57m,最大輸水流量0.5m3×/s。由資料查得,輸水涵管兩側墻為底寬0.8m的漿砌塊石,涵頂為寬1.1m,厚0.3m鋼筋混凝土蓋板。
2.存在問題
現輸水涵管進水口閘門采用拉桿控制,啟閉拉桿銹蝕嚴重,啟閉困難,出水口段擋墻狀況較差,涵頂蓋板混凝土保護層脫落,下游無消能防沖設施。
據現場檢查,在庫水位并不高、閘門關閉情況下涵洞內仍有15cm積水,通過現場檢測發現涵管內有漏水部位,閘門存在止水老化問題。由于當時設計及施工標準較低,運行多年而未曾加固過,隱患很大,若突遇大洪水可能引發安全事故,水庫下游為人口密集區,因此,需對輸水涵管進行改建,以消除安全隱患。
3.輸水涵管設計
新建豎井式放水塔,進口段由閘室控制段、上部豎井啟閉機室、工作橋等部分組成。采用平板混凝土閘門和手電兩用啟閉機,施工時需對放水塔基礎徹底清基,由于基礎位于粉質粘土層,采用200mm厚C15素混凝土作為墊層,再澆筑C25砼塔基。
根據上表計算成果,確定本工程消力池長為13m,池深為0.9m。
3.3閘室基礎處理
根據設計圖紙,計算閘室基礎以上建筑物的自重、設備荷載及活載所產生的基礎最大承載力為80.87kPa,閘室基礎設計高程為38.90m,根據地質報告,閘室基礎處為粉質粘土層,該層承載力特征值為160kpa,故無需基礎處理可滿足設計要求。
3.4施工方案選擇
本次涵管加改建可選用大開挖和頂管兩種施工方案,具體優缺點見下表:
考慮到本工程舊涵管破損嚴重,即使封堵后仍存安全隱患,經綜合比較,本工程采用大開挖方案進行施工。
3.5開挖邊坡穩定計算
根據規范要求,選取最危險斷面進行邊坡穩定計算,本工程最危險開挖斷面為壩頂處開挖斷面,現以此斷面為例進行邊坡穩定計算,開挖斷面見下圖:根據《碾壓式土石壩設計規范》(sL274-2001),本工程施工期(非常運用條件1時)抗滑穩定最小安全系數值為1.15,采用
《理正擋土墻計算程序》進行計算。
計算條件:
圓弧穩定分析方法:簡化Bishop法
土條重切向分力與滑動方向反向時:當下滑力對待
穩定計算目標:自動搜索最危險滑裂面
條分法的土條寬度:0.500(m)
搜索時的圓心步長:1.000(m)
搜索時的半徑步長:0.500(m)
計算參數:根據本工程地質報告,區域①為素填土,7-18.2kN/m3,C=27.65,φ19.38;區域②為粉質粘土,y=18.3kN/m3,C=21.60,φ=13.15;荷載等級為汽車-10級,分布寬度為2.3m,路肩寬度為0.5m。
計算成果圖:
計算成果:
最不利滑動面:
滑動圓心=(5.880,13.920)(m)
滑動半徑=10.316(m)
滑動安全系數=1.301
綜上,最不利滑動面安全系數1.301>1.15,滿足規范要求。
4.結語
通過對新陂水庫輸水涵管改建,消除了原涵管存在的安全隱患,為水庫的安全運行和下游居民生產生活安全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