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海東
(東北財經大學,遼寧 大連 116025)
?
探討中小企業融資戰略管理策略
呂海東
(東北財經大學,遼寧 大連 116025)
隨著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結構的轉變,企業面對的競爭日趨激烈,發展中小企業變得越來越重要,而融資難是目前中小企業發展最大的問題,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的困境,一方面在于,建立充分的資金供應渠道,變革中小企業融資環境,增加有效資金供給;另一方面,在于中小企業采取適合的融資方式,實行融資戰略管理,提高中小企業融資能力和管理水平,從而獲取中小企業的發展資金。本文深入分析當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提出適合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融資戰略。
中小企業;融資;戰略管理;策略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民間投資的持續發力,我國中小企業不斷發展壯大,而持續發展的中小企業需要資金支持。中小企業“生存難”、“融資難”嚴重束縛了我國中小企業發展,包括中小企業內部管理不善、技術水平不高、缺乏人才外,融資困難和資金不足是目前中小企業面臨的最大問題,有限的資金供給嚴重限制中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影響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
1.中小企業自身存在的問題
中小企業經營規模小、資本量小、經營風險過高,抵御風險能力差、信息觀念淡漠、產品結構單一、生產技術水平落后、科技含量低,經不起產品或原材料價格的波動。
2.中小企業財務不透明
由于中小企業財務信息不透明、審計報告缺乏審計部門的確認、財務報告制度落后等,增加了貸款機構和融資出資方對中小企業財務信息的審查難度,直接融資要求中小企業通過企業信息批露、財務審計及會計等監督的方式來提高中小企業財務報表的透明度,出資方在向中小企業讓渡資金時,信息越不透明風險就越高。
3.金融體系不完善
我國中小企業概念過于寬泛,而且當前中小企業上市規定過嚴、發展滯后、資本市場結構單一,造成融資市場無法真正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另一方面,我國中小銀行數量少,尤其是缺少民營中小銀行,加之中小金融機構本身的管理問題,或被關閉、或被合并,直接影響民營中小企業的貸款來源。
4.政府管理的缺失和錯位
政府對中小企業缺乏可操作性強、明確的的貸款鼓勵政策和資金扶持政策,中小企業缺乏多種直接或間接的融資渠道,國家沒有在相關法律法規中專門規定為中小企業提供服務的規范和條款,造成商業銀行青睞信貸成本低、風險系數小的企業,為中小企業貸款缺乏積極性、主動性。
5.信用體系的缺失
對于中小企業沒有專門的信用信息管理系統,對中小企業缺乏嚴格的懲罰制度,中小企業主作為借款者,會利用這種信用信息的不對稱,在不同商業銀行之間惡性博弈,逃避金融債務,造成許多商業銀行和金融機構采取“不貸”的辦法規避中小企業貸款潛在的損失。
6. 不健全的融資服務
融資、信貸服務發展的不健全,也造成了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成本高。銀行出于規避風險的目的,要求中小企業貸款時要提供信用擔保,而目前我國的中小企業信貸擔保不健全、不完善,可用來作為抵押的地產、房產、機器設備數量非常少,又因為較低的中小企業商業銀行貸款抵押率,導致中小企業通過抵押實際得到的來自銀行的貸款偏小、偏少,造成了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成本高。因此,要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必須積極發展企業信用擔保和信用貸款。
中小企業在堅持投資活動一體化與融資活動有序化,從而引導投資和商業融資,以融資促進投資的資金管理原則下,應該重點做好以下幾點工作。
1.事前論證
中小企業因為經濟發展環境復雜不穩定,資金短缺、融資困難,所以中小企業在籌劃每一筆融資時,中小企業就要對資金的分配利用做好前期論證和可行性分析,切實將籌備的資金有目的地用于高收益的風險投資項目、市場競爭的規模擴張和企業的基本生產經營保障。如果需要繼續增加爭奪產品的市場和生產經營的周轉資金,那么中小企業必須把資金成本放在次要位置及時融資;如果僅僅通過高風險、高收益投資機會獲取收益,中小企業則應綜合考慮企業抗風險能力和自身經濟實力,搏取高額投資收益前提是不影響主營業務正常運營。
2.提高資金收益
只有中小企業的投資項目具備美好發展前景和良好的經濟效益,作為投資方的金融機構才會有信心把資金投放給企業,中小企業將資金投入生產經營的同時,也為金融機構創造預期收益。當中小企業的投放的資金所創造的投資收益率遠大于當前社會平均資金的使用成本率,作為投資方的金融機構獲得的資金收益大于當前社會平均資本收益,金融機構才愿意將充足的資金提供給企業,中小企業也才能擴大再生產,獲取收益。在資本困難的情況下,中小企業實現良性融資需求的基礎是中小企業必須立足現實,完善管理,健全制度,優化經營,抓好生產,加快資金周轉,扎實運營好流動資金,不斷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也是中小企業求生存謀發展的基礎。
3.出色的溝通能力
因為中小企業沒有專門的融資機構和融資人員,又沒有健全的融資制度,所以不論是中小企業的融資的融資方式,還是融資規模和融資渠道,都無法與上市公司、企業相比,那么中小企業要想建立良好、穩定、可持續的融資環境,出色的溝通能力是中小企業順利融資的關鍵。中小企業通過積極主動與投資方和金融機構進行卓有成效的雙邊溝通,向投資方和金融機構詳細說明中小企業的發展計劃、經營方針、財務狀況、產品的未來廣闊發展前景、企業的技術創新優勢等中小企業基本情況,以及當前中小企業所面臨的資金困難,和獲得金融機構的資金后資金使用和回收計劃,用中小企業的發展前景和實際溝通行動,取得金融機構的信任和認可。另外,在資金的使用過程中,中小企業與金融機構等投資方需要時刻保持密切的溝通,通過積極有效的溝通,維系良好的合作關系,并適時定期邀請金融機構負責人和經辦人到中小企業生產現場進行視察參觀,進一步加強對中小企業生產經營狀況的了解和投放資金的實際使用狀況,了解資金按期回收的可行性和安全性,進而更加增強金融機構對企業的投資信心,給予企業的更多支持。所以,中小企業需要與金融機構等投資方保持良好溝通,是中小企業實現融資策略的必備條件。
4.樹立良好的融資信譽
中小企業大部分是民營性質的企業,所以中小企業整體信譽來說不是很高,這就導致各類融資機構對中小企業投資都比較謹慎,造成中小企業融資艱難,特別是一些事關中小企業成長的長期融資項目很難與金融機構達成協議。同時,中小企業由于受融資方式和融資渠道的限制,在融資過程當中,較多的短期融資,而長期融資非常少。短期融資只能滿足中小企業流動資產經營資金需求,而無法滿足中小企業長期固定資產投資和生產技術更新換代資金需求,這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中小企業的長遠發展規劃。中小企業長期融資的實現程度是中小企業做大做強的關鍵,與融資機構建立長期的、良好的合作關系的基礎是中小企業需要重視金融機構和投資方給予的中長期融資機會,做好企業內部管理,積極運作投資項目,達到資金投資的預期收益。
以某電器公司為例,該公司生產裝飾型電風扇,產品通過香港的關聯公司銷往海外,年銷售額6千萬元,純利過千萬元。最近擴大再生產,向多家國有銀行申請貸款融資,因與國內銀行和融資機構之前建立了長期的、良好的合作關系,在銀行有良好的現金流量和信用記錄,該企業很快就獲得了銀行貸款,積極開展了已經洽談好的投資項目,從而達到了資金投資的預期收益。
5.融入資金數量控制
中小企業財務狀況普遍面臨的是資金短缺,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小企業的規模擴大和基本生產,而這樣的狀況不是通過融資建立和優化中小企業資本結構的理想財務狀況。在融入資金的數量控制上,中小企業要避免大型企業通過優化資本結構來實現降低融入資金成本的融資目的,好高騖遠地攀比大型企業和公司;避免資金沉淀和在金融貨幣政策寬松環境下的過量融資,防止中小企業一旦經營狀況惡化而導致沉重的債務負擔。金融機構和出資方投放資金給中小企業主要考慮的是項目風險程度和資本的投資回報率,中小企業的規模才是中小企業吸引融資機構和投資方融資的決定性因素,中小企業要以吸納中小型融資機構和投資方融資為主,穩扎穩打,一步一個腳印地循序發展。
6.培養風險意識
融資風險是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不得不面臨的問題,中小企業通過保持一個合理的資本結構和財務結構,把中小企業內部和外部的財務風險控制在安全水平范圍內。中小企業通過控制融資規模,杜絕高額負債,認真分析企業面臨的經營風險,積極控制經營風險、增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從而為企業融資提供良好的基礎。
例如某服裝公司向銀行申請80萬元的經營貸款,用于購買原材料。該公司是服裝加工出口型企業,主導產品為混紡針織服裝,外銷市場主要為歐洲地區。該公司通過積極培養風險意識,主動控制國際貿易風險和歐美國家貿易摩擦,提升了公司的生產經營影響。主動監控經營風險,公司針對紡織產品附加值低,盈利率不高等問題,以擴大生產和銷售規模維持了相當的盈利和持續發展能力。
當前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經濟的轉型,導致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融資問題變得更為錯綜復雜。本文結合我國中小企業的特點與特殊外部環境,借鑒國外的理論和模式,優化中小企業內外部環境方面,認真積極探索適合當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思路和方法,探討如何優化我國企業融資結構、建議和加強中小企業公司治理;并通過結合中小企業的成長特點選擇各種融資渠道,加強企業外部環境治理、完善信用擔保體系、加快建設中小金融機構,必將會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資金支持和智力支持。
[1] 張妮. 現代中小企業的戰略融資管理[J]. 商,2011,(03):126-127.
[2] 程笑. 中小企業融資管理發展制約因素及解決策略探討[J].青年與社會:上,2015,(12):96.
[3] 黃茂海.高科技中小企業融資風險管理策略分析[J].經濟師,2010,(05):22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