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予達
人民幣升值對中國股票市場的影響
◎胡予達
眾所周知,匯率市場與股票之間具有十分密切的影響關系,而據市場經驗證明,一個國家金融市場情況以及實行的貨幣政策對其股市估值標準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也就是說股票水平與匯率存在聯系,一旦因為某種因素的存在破壞了匯率市場的穩定性,那么就會使得股票估值標準出現變化,從而為金融市場危機的爆發埋下了隱患,同樣對于我國而言,應當加大對人民幣升值而引起的中國股票市場變化的研究力度,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制定有效的解決措施,以不斷的優化我國金融市場,避免金融市場發生不可控的波動,影響我國資本市場國際化的進程。為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認識人民幣升值對我國股票市場的影響作用,本文將結合筆者自身的工作經驗對此進行詳細的說明,以供今后參考使用。
人民幣升值現象的發生涉及到多個方面,且與多個市場之間存在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單純從影響關系方面分析,匯率在外匯市場中的作用就是一種貨幣相對另一種貨幣的買賣價格,但是從國家層面分析,匯率水平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一種數字化體現。同時在國家經濟穩定發展過程中,穩定的匯率水平是其金融市場穩定發展的根本保障。而對于我國而言,人民幣匯率制度共經歷了四個時期,它們分別是計劃經濟時期、經濟轉軌時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期、人民幣匯率改制時期等,而每次人民幣匯率改革對我國經濟的發展都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尤其是自2005年7月以來我國人民幣匯率機制的制定變為以市場供求關系為基礎,而這一改革的實施一方面降低了國際金融市場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沖擊作用,另一方面也有效的提高了人民幣匯率制度應對國際經濟波動的應變能力,對我國經濟穩定的增長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作用。另外從2008年開始,人民幣升值的速度較為迅速,據調查數據分析發現,第一季度升值突破了四個百分點,到同年4月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破7”。而2008年爆發的全球經濟危機給國際金融市場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阻力,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我國經濟發展的穩定性,為金融市場帶來了諸多的不定影響因素,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結合自身金融市場發展情況,將人民幣波動范圍進行了收窄調整,使得人民幣匯率在金融危機最為嚴重的情況仍舊表現的比較平穩。
在人民幣匯率波動過程中,國際收支對其波動情況的影響最為明顯,同時也最為直接。通常情況下,一個國家國際收支出現順差,也就是指外匯供給量大于需求量,而這時就會出現本位貨幣升值,外匯貨幣貶值的情況;相反當國家收支處于逆差情況,那么就會出現本位貨幣貶值而外匯貨幣升值的情況。據數據調查統計發現,我國2015年經常賬戶順差為2932億美元,同比上年增加了33%,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為8258億元人民幣,同時這一年我國國際收支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即由過去的“雙順差”轉變為“一順一逆”,這也是當下我國對外貿易和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而這一問題的出現一方面增加了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另一方面還有可能增加貿易摩擦,使國內流動性過剩現象的產生幾率增加。而在當前全球經濟背景下,我國出現這種國際收支格局是比較正常的,例如日本和德國的國際收支也是呈現“一順一逆”的情況。這種“一逆一順”國際收支情況額出現于資本流出和恐慌性的資本外逃是不同的,兩者之間有著本質的區別。目前對于我國而言,資本流出主要表現在社會企業和個人更加傾向于買進外匯產品或者是增加對外投資。另外外匯儲備增加對人民幣的升值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對于一個國家而言,外匯儲備是其經濟綜合能力的外在表現,它對于均衡國際收支以及穩定匯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對于我國而言,外匯儲備主要來源于經常項目下的貿易順差。熱錢流入以及外企投資等。據數據調查發現,2015年我國外匯儲備總量為3.33萬億美元,而這無形中增加了我國人民幣升值的壓力。首先,我國在儲備外匯的過程中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外匯儲備就是以外幣為表現形式的金融債券,不能用于國內生產使用。而如果降低外匯儲備則意味著這些外匯儲備的資金就可以投入在社會生產中,如果增加外匯儲備則意味著投入到社會生產中的資金降低,從而對我國貨幣政策的有效性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對于我國而言,人民幣適度的升值對經濟產業的發展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為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提供了動力。人民幣升值以后,由我國生產的低附加值產品的出口量會有所降低,而這一情況的出現對以出口為主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帶來了一定的阻礙,這些企業為了獲得生存就會轉變原有的競爭方式,提高對國內市場的參與度,降低原出口產品的生產量,增加高附加值產品的生產,調整企業產業結構。另外,人民幣升值后,我國與進口相關企業的成本會有所降低,而基于此,這些企業可以加大引進國外的先進設備和技術,優化企業產業結構,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實力。
其次,加快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據數據計算分析發現,我國商品的單位能耗與國外一些發達國家相比要高出許多,導致這一情況發生的因素較多,例如我國技術水平水平差,人才專業素質不高等都增加了我國商品的資源能耗,同時我國部分出口產品量急劇增加也是由于國外環境壓力所導致,在雙重壓力作用下,我國環境和資源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這對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是十分不利的。在這種背景下,人民幣升值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我國企業引進先進石技術設備的成本,對我國綠色產業的發展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實現了經濟增長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的目標。但是人民幣升值后也會對我國金融市場造成一定的沖擊,增加了我國經濟貨幣危機發生的幾率,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銀行業的改革和優化。
匯率和股價關系分析。對于一個國家而言,通過股價指數的變化就可以了解其國民經濟發展情況,同樣通過分析匯率的波動情況就可以了解本位貨幣的國際購買能力,因此從某種層面分析,股價和匯率一方面可以代表股票市場和外匯市場的價格,另一方面可以體現出一個國家的經濟綜合實力,因此兩者之間定存在著一定的聯系。例如當人們預期匯率可能存在上升的情況時,就會增加對外匯的持有數量,而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民幣的市場需求量,使得人民幣匯價也會隨之提高;相反,當人們預期匯率可能出現下降時,自然就會出現大量外匯拋售的現象,造成貨幣匯率發生下降。因此通過對人們預期匯率的分析可知,預期行為對匯率的波動也存在著一定的影響,且這種影響在某種情況下會大于經濟因素所導致的匯率波動。而正是由于這一原因,股票市場中的交易員或者是投資者都會定期對匯率的波動情況進行相關的評價和預測。另外當股票市場參與者通過分析得出匯率下降或者上升等波動情況時,也會得出匯率的波動必然會影響經濟宏觀發展情況、進出口貿易等經濟活動,從而會針對預測匯率變化做出相應的防御措施,降低由此對自身所造成的風險,甚至還可以利用這一時機獲取投機效益,而綜上這些經濟行為都會作用于股票市場,其具體的表現就是股價的變動。
匯率與股票指數關系分析。在2005年7月,我國匯率制度發生改革,而改革后的匯率制度是以市場供求關系為基礎,同時參照一攬子貨幣進行相關的調整和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自此以后人民幣升值明顯,截止到2015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為1:7.3,同時這一時期我國股票市場也發生了一定的波動,而通過對這兩種現象分析發現,匯率與股價之間存在著必然的聯系,也就是說人民幣匯率與我國股票市場的股票指數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首先,我國匯率改革的時間與股權分置改革的時間相差不大,而在人民幣匯率“破7”的情況下,股市就開始走牛;其次,通過對相關數據調查分析發現,人民幣升值與股市價格兩者互為影響,但是兩者并不是簡單的正相關。例如2007年股市處于快速上漲階段,但是隨后又急劇下跌,但是這一時間內人民幣的升值步伐卻沒有停止,因此從這一現象可以推測出一旦股市進入低迷時期,人民幣匯率對股市的影響作用是存在一定滯后性的,而反過來,股市的變化對人民幣匯率拐點有一定的影響意義。
匯率波動對股價傳導機理分析。股票屬于金融產品的一種,因此它的價格與普通商品價格的形成是不同的,即股票價格與資產的供求關系之間不存在必然的聯系,而是由人們預期收益和風險所決定的,因此在股票市場中,參與者應當將重點放在股票預期方面,而不是過多的關注其歷史股價變化。股票預期會影響未來股票價格,而影響人們股票預期的是上市公司的經營活動以及發展前景。因此從這一方面分析可以得出,匯率與股票價格互為影響。例如人民幣升值情況下,股票價格會上漲;反之,人民幣貶值情況下,股價也會出現下跌的現象。以美國1987年股票市場為例對此進行分析。1987年10月,美國將預算赤字和外貿赤字情況向社會公眾公布,同時還宣布對美元匯率進行再次調整,這種情況的發生增加了人們對美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發展的恐慌,又加之其他經濟因素的影響,在這一年全球股價出現了急劇下跌的行情,同樣對于我國而言,上市公司業績表現情況對股票市場股價的影響作用是不容小覷的。
綜上所述,這些年,我國進行了資本市場改革,例如股權分置改革的實施為全流通時代的到來提供了基礎條件,但是在我國經濟朝國際市場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諸多的因素阻礙了我國資本市場國際化的進程,尤其是人民幣升值對股票市場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而通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匯率市場與股票市場互為影響,例如人民幣升值后會對上市公司經營活動造成一定的影響,從而導致股價發生波動,因此在今后研究中應當加大對兩者聯系的重視力度,分析影響利弊關系,為我國經濟穩定發展提供參考。
(作者單位:美國濱州州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