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 艷 馮立偉
構建歷史課堂和諧育人的學習環境
◎曹艷馮立偉
如今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成為我國教育發展的主流,素質教育的實施則順應了時代的發展,而且素質教育中和諧教育的提出順應了新形勢下的和諧社會。因此,歷史課堂中構建和諧育人的學習環境,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是現代歷史教學中的重點。本文就將分析如何構建歷史課堂中和諧育人的學習環境,營造高效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從而培養出優秀的人才。
構建和諧育人的課堂學習環境需要教師與學生的互相配合,歷史課堂中和諧育人的學習環境,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可以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促進學生思維的活躍,進而增強學生學習的效果。
初中歷史教師應根據自身的人格魅力與良好的心理素質,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合理構建和諧育人的課堂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進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首先教師要具有人格魅力,教師只要不斷地擴充自身的知識,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才能在課堂中為學生拓寬知識,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用自身的人格魅力為學生營造和諧育人的學習環境。然后教師要注重自身情緒在課堂中的展現,教師積極愉悅的情緒才能帶動學生的情緒,營造課堂的和諧氛圍,如果歷史教師教學中情緒低落,這樣直接影響著學生課堂中的表現,學習環境的沉悶,導致學習效率大大降低,不利于學生的發展。所以歷史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不僅應該合理駕馭與控制情緒,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熱情,而且課前要進行充足的備課,創設和諧的課堂環境,加強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交流,構建和諧育人的歷史課堂學習環境。
充足的課前準備是營造歷史課堂和諧環境的前提。第一,教師在課前要精心準備課堂上的教學內容。要深入分析研究歷史教材,組織恰當的教學內容,合理選擇有助于培養學生情感內容,并注意內容的適度。教師對教學過程要精心安排,如運用恰當的語言節奏,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等,確保教學過程適宜初中學生的認知水平,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能力,創設和諧的課堂環境。
例如,教師在講授清王朝冊封西藏達賴、班禪時,聯系現實中的十四世達賴與十一世班禪,讓學生清楚的認識到如今他們成為藏傳佛教的最高領袖,就是因為清朝中央政府確立的冊封達賴與班禪的制度,還可以聯系到如今達賴集團的藏獨活動,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正確的價值觀,還激發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第二,教師之間通過集體備課的方法,進行學習交流,了解學生中存在智力、心理與人格中的差異,課堂教學中積極合理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關注不同層次的學生,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創設和諧的課堂教學環境。
課堂教學是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來完成,師生之間的關系影響著班級的課堂教學氣氛與教學活動的效果,甚至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成績。所以創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和諧課堂環境的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能更好地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為學生營造和諧的學習環境。
第一,要加強師生之間的平等交流,融洽相處。以人為本的和諧教育理念要求教師與學生樹立平等意識,特別強調平等的人格意識。只有這樣才可以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敢于思考問題,樹立自身的思維意識,打破傳統的固定思維模式,教師與學生之間擁有了平等觀念,有助于學生提出自身的疑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了平等和諧的關系,就要求教師以平等的姿態與學生交流。面對學生的一些幼稚、奇特的發現或尷尬的做法時,教師要保持寬容的態度,鼓勵學生思維上的創新。
第二,寬松愉悅的課堂學習環境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心理學家曾解釋,自由、民主的環境可以讓人的智力與非智力因子處于最活躍的狀態。所以教師在促進師生交流互動的同時,要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積極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中,創建寬松愉悅的課堂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創造思維。
如教師講授《新航路的開辟》時,教師展示世界地圖,幽默的詢問學生是否想環球航行,學生也都積極回答,教師就可以讓迪亞士、哥倫布與麥哲倫當導游,學生們會感到新奇有趣。教師進一步讓學生討論開辟新航路需要哪些準備,全體學生也就積極活躍的討論。學生在這樣一個活躍的氛圍下,就了解掌握了新航路開辟的條件。
班級里的學習不僅要引導學生獨立學習,而且要加強學生學習間的互動與交流,促進和諧的生生關系,促進學生的共同進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合作可以讓每一位學生自主表達觀點和看法,聽取別人的意見和觀點,取長補短,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促進和諧的生生關系的方法主要是加強學生在課堂中的互動交流。例如,通過歷史知識競賽的競爭方式,讓學生在競爭氛圍中積極主動地進入學習狀態,還可以進行學生間的合作討論,使得學生在互相交流討論中解決歷史問題,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學習環境。
綜上所述,構建和諧育人的歷史課堂學習環境需要教師具有完美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質,并且合理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積極創造良好的條件,促進師生之間平等交流,創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注重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促進學生之間的和諧氣氛,而且適當的課外交流進一步增強歷史課堂中和諧育人的學習環境。
構建和諧育人的歷史課堂學習環境不僅有利于促進教師教學任務的順利進行,也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與智力的開發。因此,歷史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要積極構建和諧育人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的歷史人文素質,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作者單位:吉林省舒蘭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