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 麗 袁 健
新疆高校大學生民族團結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何麗1袁健2
新疆高校是各民族知識青年、高學歷人才密集的地方,也是意識形態工作的敏感中心和前沿陣地。提高全社會尤其是大學生的抗演變、抗腐蝕能力, 掌握滲透與反滲透的主動權, 維護國家意識形態安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向中國輸出且滲透其意識形態價值觀念,加快了對社會主義中國的意識形態滲透。新疆高校是各民族知識青年、高學歷人才密集的地方,也是意識形態工作的敏感中心和前沿陣地。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加大了針對新疆地區高校青年進行的意識形態滲透,企圖把知識青年的注意力從以政府為中心的傳統引開。加強黨的意識形態建設,不斷鞏固黨的意識形態領導權,提高全社會尤其是大學生的抗演變、抗腐蝕能力, 掌握滲透與反滲透的主動權, 維護國家意識形態安全是當務之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為了準確有效地了解當前新疆高校開展民族團結教育的效果,課題組編制了“新疆高校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工作情況座談提綱”,從學校開展各項民族團結教育的情況、開展民族團結教育的成功做法和工作中的亮點、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等四個維度對當前新疆四所高職院校的4名分管民族團結工作的領導、4名學生管理部門及教學部門主要領導進行座談。調查結果如下:
思想政治理論課未完全發揮作用。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黨的指導思想和執政理念在高校的傳播和貫徹,是培養大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主渠道。訪談中發現部分高校對必修課中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部分重視程度不夠,政治理論課實踐部分學時比重偏低,未能有效結合學科性質和學生自身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實踐教學,課程內容、教學方法、考查形式老套。政治理論課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功能沒有發揮出來。
民族團結教育管理機制機構不健全。民族團結教育的有效開展離不開健全的管理機制。目前部分高職院校民族團結教育的組織結構不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少數部門開展和進行。只涉及校團委、宣傳部、學生處等部門。校黨委辦公室、保衛處、校招生就業處、網絡辦等相關部門均未參與。
校園文化特色不明顯,認識不準確。校園是塑造人的高尚理想、信念、人格和靈魂的場所。盡管很多高職院校開始注重校園文化建設,也取得了不少進展,但是還有很大不足。部分高職院校對校園文化的建設認識不準確,往往認為校園文化建設就是學生課余文化活動的開展。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存在比較突出的現象是,校領導們積極主動熱情,而很多師生并不知情和了解,文化建設并未形成合力,并沒有起到提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網絡、黨、團、學生公寓等建設制度不健全,規范性不足。社團、網絡、學生公寓等是大學生重要的活動場所,是大學生社會關系擴大的外在表現形式。網絡、黨、團、學生公寓管理規范與否直接決定大學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效果。部分高職院校在相關制度的建設上不系統,制度建立的深度和廣度不夠。
“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是實施教育的主導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建黨95周年大會上強調:“通過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網絡陣地建設、校園文化建設、社會實踐載體建設等,構建多途徑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體系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必須建立健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式。
一是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形勢政策教育課建設,采取有力措施,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質量,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二是“三育人”建設。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是高校全體教職工的共同職責,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高校應當建立以教書育人為主體的“三育人”工作體制和機制,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落實到高校管理工作的全過程之中。
三是校園文化建設。結合高校自身發展規劃和學科建設的特點,建設出能體現社會主義時代特征和高校特色的校園文化。通過校園文化建設,努力形成對教職員工具有凝聚作用、對學生具有陶冶作用、對社會具有示范輻射作用的優良院風。
四是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建設。建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機構。引進熟知網絡知識的政治輔導員和熱愛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技術人員,吸納一批思想進步、有能力、技術好的學生共同參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設一支信息特別靈通、反應特別迅速、評論特別準確、論辯特別有力、技術特別過硬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指導學生積極、科學、合理地使用網絡,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教育學生遵守網絡道德和紀律。
五是大學生黨、團建設。經過積極培養,及時把大學生中的優秀分子吸納進黨組織。按照“早播種、早選苗、早培養、早成才”的工作方針,從新生入學教育開始激發大學生加入黨組織的積極性,提高大學生的思想素養。
六是大學生公寓陣地建設。學生公寓是大學生生活、學習的重要場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陣地。通過提升公寓文化氛圍,增強學生公寓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實效性、針對性,掌握學生公寓內思想政治教育主動權。
(作者單位:1.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 新疆天山職業技術學院)
新疆醫科大學2014年度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新疆高校民族團結宣傳教育有效性及路徑研究”(2014XYDSK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