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秀娟/青海省海東市平安區住房建設和環境保護局
?
建筑規劃設計創新手法微探
廖秀娟/青海省海東市平安區住房建設和環境保護局
【摘 要】建筑規劃設計是建筑工程開工前期的重要步驟,建筑能否實現實用性、美觀性、安全性,取決于開工之前的建筑規劃設計。目前已有的大多數建筑規劃設計思路多為傳統模式,僅列出了建筑物的必要設計。為了緊跟時代的腳步,當下的建筑設計加入了更多的創新手法,目的為了使建筑規劃設計更富有魅力且具有可操作性。文章主要從創新手法角度研究當下的建筑規劃設計新理念。
【關鍵詞】建筑規劃;創新手法;建筑設計
建筑規劃設計是現代建筑開始施工之前最重要的一個步驟,提前進行規劃設計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充分實現建筑物的價值,并且使建筑物在使用期限內得到價值的適當提升,滿足生活、生產、工作等功能需求。建筑規劃設計分為多個方面,從外部設計到建筑的整體施工風格定位都要符合建筑物的使用需求,在保證建筑物使用的條件下盡可能最大化其觀賞性和可持續發展性。建筑規劃和建筑設計分為兩個不同的階段,規劃階段需要建筑專業知識與扎實的經驗進行統籌規劃,而設計階段則可適當加入創新手法,強化建筑的生命力,為今后的持續開發保留適當的余地與空間。建筑規劃設計中的創新手法可以參考人文、社科、美學、藝術等多方面知識,融合多個領域的不同技術手段實現建筑設計的創新。
1.1建筑規劃設計的現狀
傳統的建筑規劃設計思路是靠建筑師前輩們不斷累積的經驗、不斷摸索修正得出方案。這種設計方案雖然在現代的建筑設計規劃中也能最大程度發揮其應有的影響,但在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建筑風格與建筑適應的環境也需要與時俱進的發展,必須對傳統建筑規劃設計進行合理創新與改革,推出新方法、新模式、新方案。原有的規劃設計思路可能將不再與現有建筑風格相匹配,需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有效借鑒傳統規劃設計方案中適合現代建筑要求的部分,而對于設計中對能源消耗較大、對建筑周邊環境產生破壞性影響的設計應進行創新改革。規劃設計創新的手法應具有科學性、均衡性與可持續發展性。傳統建筑規劃設計工作模式與采用創新手法建筑規劃設計的流程對比如圖1所示。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文化飛速發展的階段,過快的發展進程也導致了龐大的人口數量,雖然及時采取了相應措施,但我國的可用于建筑的土地資源依然十分緊缺與珍貴,因此傳統建筑規劃設計不再適合當下國情。在創新規劃設計中應注意考慮此種現狀,盡量不采用土地資源消耗大的規劃設計方案,保證土地的有效利用。
1.2建筑規劃設計創新的意義
合理的建筑規劃設計是建筑工程順利實施的前提條件,也可以使得建筑物的價值在使用期限內得到最大化利用。原有的建筑規劃設計往往以豐富的經驗為基礎,很多時候不適用于新型建筑物。且傳統經驗很多不符合當下的節能環保需求,新型規劃設計需要全面考慮多方面,達到可觀性與實用性功能性的雙贏。最后,高效的建筑設計規劃還可以有效的節約設計所需時間,簡化設計過程。建筑規劃設計中的創新手法綜合運用了各種高效技術手段,將科學性與可持續發展性有效融合到設計理念中,既滿足當前需求又保留了日后的可擴展空間,具有較高的機動性靈活性。
2.1鏈接創新手法
任何事物內在都存在一定的聯系與關系,建筑物也是如此。同一個城市的建筑,城市中的每個區域的建筑、區域中每個個體建筑、每個建筑中不同的房間都存在其內在聯系。建筑中各個部分展現的內在聯系應符合建筑的整體標準。鏈接創新手法強調建筑物內在風格的鏈接,而不僅僅局限于空間的鏈接。如果各個空間沒有內在風格的互通,只使用傳統建筑規劃設計的物理鏈接則會使整體建筑設計失去其靈魂與意義。建筑規劃設計中的鏈接創新手法已經在我國建筑中得到比較廣泛的應用。合適的創新鏈接手法應用于建筑規劃設計中,可以使整體建筑風格更加豐滿,表現張力更強烈,實現鏈接的建筑物能夠更好的協同運作,使建筑物的整體靈魂有更強的表現張力與感染力。
2.2補綴創新手法
建筑規劃設計中不是所有建筑都是平地而起,很多規劃設計建立在古老建筑設計上。而在原有建筑的改良更建中不能根據設計圖紙隨意操作、修正。不適用于原有建筑的設計不僅不能滿足用戶的使用需求,反而可能對原有建筑造成損壞,加速建筑的使用年限衰減和老化。原有的補綴手法只局限于簡單修繕維護,而近年來新興的補綴創新手法在滿足新需求的同時,保護了原有建筑的整體架構風格,是創新與原始的巧妙結合。使用此種創新手法補綴后的建筑不僅能繼承舊有風格,同時可以適應新需求,對建筑的修繕改造過程要不斷發現問題,將不符合新需求的部分去除,留下符合當下需求和整體風格的部分。另外,針對舊有建筑的規劃設計中補綴手法的創新還包括新技術的應用,在進行舊建筑改造的設計分析中可以應用新型規劃設計軟件,對建筑進行整體設計感知,精密的計算機軟件可以通過統計出的計算模型來完善舊有建筑的補綴過程,通過計算結果繪制的模型圖可以合理指導舊建筑的補綴過程,將補綴過程的每個細節量化處理,更加科學化合理化。應用科學技術手段完善整體建筑規劃設計過程是現代補綴手法的新創新,近幾年在建筑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2.3嵌入創新手法
嵌入式創新是建筑規劃設計中使用十分普遍的創新手法,廣泛應用于現代建筑中。嵌入創新是以過去建筑師的經驗設計為實際操作基礎,加入現代數字化新技術,從更科學的角度展開建筑規劃設計。嵌入式創新的支撐基礎是計算機科學技術,該規劃設計創新手法需要很高的計算機操作實力,屬于高技術含量創新,對相關人員的專業性以及計算機系統的硬件有很高的要求,進行嵌入創新的計算機系統硬件在后期需要能夠適應發展需求。嵌入創新手法有多個組成部分,每個階段都需要有專業只是技能的人員全程跟進,牽一發而動全身,部分的設計決定整體是否成功,不能忽視規劃設計中的每個細節。此外,嵌入式需要一個核心,以此核心為中心展開工作,將整體的各個部分聯系起來。對于一些看似簡單的建筑設計更不能忽視規劃設計的原則,也需要選擇一個核心部分,圍繞此核心展開施工使工程有條不紊地開展。嵌入式創新設計需要利用周圍環境的特點,與周圍環境有效互動,形成相互作用和有利影響,這也是嵌入式創新手法的精華。
隨著建筑規劃設計方案的不斷發展與進步,規劃設計中的創新體系架構也日趨完善,針對不同種類的建筑的創新方法也逐步趨于成熟。我國的經濟一直處于飛速發展的階段,建筑行業也要逐漸適應經濟文化的飛速發展。建筑規劃設計思路的創新需要考慮當下建筑的已有基礎以及未來的發展的長期性與持久性,制定合理的創新方案與規劃設計。我們生存在科學數字化時代,傳統的建筑規劃設計方案需要進行適當修正更改,發展建筑領域新的規劃設計創新模式。
參考文獻:
[1]李高華,甄利鋒.論城市空間對高層建筑設計的影響[J].科技風,2013,(15).
[2]王艷華.建筑工程設計方案優化概述[M].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13.
[3]劉勇,宓學民.高層建筑設計與城市空間[J].科技致富向導,2013,(10).
[4]馬騰飛.高層建筑設計與城市空間[J].科技致富向導,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