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怡寧
論人民幣升值對國內經濟的影響及防范措施
◎姜怡寧
近年來,人民幣持續升值的問題成為輿論焦點,人民幣升值壓力不斷加大,尤其是以歐美等國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不斷向我國施加人民幣升值壓力。從國內經濟發展實際情況來看,人民幣升值也是大勢所趨。人民幣升值對國內經濟影響既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是一把雙刃劍,因此我們在人民幣升值的問題上必須堅持科學審慎態度,綜合權衡利弊,同時采取有效措施防范人民幣升值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正面影響
一是增強國民購買力。人民幣升值后,同樣金額的人民幣能夠兌換更多美元,人民幣相較于美元就更值錢了,因此同樣的人民幣可以購買更多進口商品,讓老百姓獲得更多實惠,同時擴大人們對進口產品的需求。與此同時,人民幣升值可以減輕人們出國旅游和留學壓力,降低旅游和留學的成本。
二是減輕我國外債負擔。自1978年改革開放之后,為促進國內經濟快速發展,我國對外舉借大量外債,且近年來我國外債規模呈不斷擴大趨勢。受匯率影響,外債償還期內,債務人與債權人都會面臨匯率波動的風險。在外債上,作為債務方,由于人民幣的升值我國到期償還的本幣數量會相應減少,從而減輕了我國的外債壓力。
三是提高企業進口能力。雖然我國地大物博,但是人均資源依然匱乏,尤其是經濟發展所需的銅礦、石油等能源物資。而近年來,國際原材料、能源等價格持續上漲,致使國際基礎生產資料價格持續攀升,導致國內企業生產成本負擔不斷加大,中下游企業利潤空間不斷被壓縮,虧損現象嚴重。人民幣升值后,我國企業購買進口原材料及能源的成本就會降低,相應的企業成本負擔也會減小,企業進口能力隨之提高,從而獲得更多的利潤。
負面影響
一是增加出口壓力。人民幣的升值對于出口企業而言,尤其是勞動密集型出口企業會帶來強烈的沖擊。目前,我國出口企業的競爭優勢以低廉生產成本為主,產業結構相當不合理,相較于國外發達國家而言非常落后。在我國眾多的產業結構類型中,勞動密集型產業始終占據主導作用,這也是我國出口商品價格低廉的重要原因之一。勞動密集型產品本身利潤空間就十分小,在人民幣升值背景下,這些企業為了繼續保持現有價格競爭優勢,只能以更低的本幣價格出售以維持外幣價格的穩定,如此一來出口企業利潤空間必然會越來越小,最終陷入經營困境。
二是增加就業壓力。由于人民幣的升值,我國出口企業,尤其是勞動密集型出口企業面臨著嚴峻的生存危機,這也就意味著我國數量眾多的勞動者面臨著巨大的失業風險。再加上外資企業為我國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人民幣的升值會導致外商對華投資金額的銳減,外資投入的不足,必然會進一步加劇國內的就業形勢。然而我國具有人口基數大、新增人口多的特點,若無法快速有效解決就業問題,那么國內失業率就會快速增加,進而影響社會的穩定。
三是影響金融體系的穩定性。通常來說,我國堅持外匯穩定政策,然而在人民幣升值壓力下,央行不得不從外匯市場上購入大量外匯,這就使得通過外匯占款方式投放的基礎貨幣量不斷增加,過多貨幣量的被動投放,會導致我國貨幣政策的穩定性與有效性受到嚴重沖擊。人民幣升值速度與升值幅度過快,就很可能重蹈曾經日元大幅升值的覆轍,即短期內大量投機資金涌入國內,在外匯市場上對人民幣匯率進行炒作,從中套取差價收益,然后迅速抽離資金,引起國內金融市場動蕩,最終引發金融危機。
四是減少外商直接投資,導致國內資本迅速外流。我國是全球外資引進規模最大的國家,人民幣的甚至意味著外商投入資金可以兌換的人民幣金額減少了,相應的外商投資成本就會上升,那么外商就可能會做出減少對華投資將投資轉向其他國家的決定,導致我國可利用外資規模不斷減少的局面。除此之外,人民幣的升值還意味著我國在境外投資成本的下降,即可以用相同的本幣進行更多的投資,那么勢必會加速人民幣外流的速度。
刺激內需,減少出口依賴。長期以來,我國經濟增長離不開外貿出口的拉動,對外貿出口的過渡依賴使得“出口”在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居于主導地位,內需明顯不足。人民幣升值所造成的嚴峻出口形勢,使得國內出口企業不斷縮小生產規模,而我國出口企業中存在大量技術含量低的勞動密集型企業,企業出口規模與生產規模的縮小,必然會導致大量人口事業,進一步加劇國內嚴峻的就業形勢。因此,必須積極開拓國內市場,刺激內需,以此減少我國經濟增長對出口的以來,從而最大限度的減少因出口萎縮對國內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同時最大限度穩定國內經濟形勢,增強我國抵御外部風險的能力。
大力推動產業機構優化升級。長期以來,我國一直存在產業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具體表現為重工業領域產能過程與服務業發展速度較慢兩方面,生產分散,難以形成規模經濟,且產品技術含量、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均比較低,導致我國產品嚴重缺乏出口競爭力,以廉價勞動力為競爭優勢的企業難以繼續存活,企業利潤空間被不斷壓縮,人民幣升值后這些企業必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因此,我國必須著力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優化,以人民幣升值為契機,大力引進先進的設備與高新技術,加大對高新企業在資金、技術和人才等方面的扶植力度,以高新企業的發展帶動整個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從而緩解人民幣升值對國內企業帶來的壓力,最大限度規避匯率波動所帶來的風險。
選擇正確金融工具應對風險。在人民幣升值背景下,進出口企業應當選擇正確的金融工具提高應對風險的能力。首先,要選擇正確的結匯幣種。出口環節,選擇越南盾、印度盧比等軟幣進行交易,來規避匯率升值可能造成的損失;進口環節,選擇法郎、英鎊等硬幣進行交易,規避匯率貶值可能造成的損失。其次,應用套期交易。需進出口貿易中,國內企業若無法控制幣種的選擇,就可以采用期權交易、套期保值等套期交易方式將匯率波動風險轉移至交易方,提高規避風險、應對風險的能力。
綜上所述,人民幣升值于國內經濟發展而言是一把雙刃劍,利弊皆有。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人民幣升值是必然趨勢,但是我們必須全面分析其所帶來的積極影響與消極影響,同時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化解負面影響所帶來的風險。
(作者單位:遼寧省大連市第二十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