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利
(蘇州中材建設有限公司,江蘇 蘇州 215300)
“一帶一路”戰略驅動下去產能模式探究
劉永利
(蘇州中材建設有限公司,江蘇 蘇州 215300)
“一帶一路”戰略為我國去產能提供了廣闊的國際空間,也能使我國的去產能措施從一味的削減轉換為疏導,這樣就能避免封閉經濟環境下所可能導致的問題。在具體的去產能模式構建中,需要重視政府的政策導向,還需要防止同業之間出現無謂的競爭。另外,還需要根據產業特征形成植根性的去產能模式。
一帶一路;去產能;植根性;戰略
2008年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改變了國際貿易的格局。具體表現在,經濟全球化被區域經貿合作所替代。2013年我國政府根據國際和地區形勢深刻變化,以及中國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為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和開放型經濟體系,促進沿線各國加強合作、共克時艱、共謀發展提出“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具有深刻的時代背景。首先,與沿線國家發展經貿往來符合區域經貿合作的趨勢。再者,與沿線國家通過經貿往來,還能發揮彼此的資源稟賦優勢,從而為我國去產能提供廣闊的國際空間。以陸地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為例,這些國家都需要通過基礎建設來改善本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如交通管網建設。而我國在城鎮化建設中,積累了大量的基礎建設人力和物力資源,在我國經濟發展轉型背景下卻無法得到充分釋放,那么將這些相對多余的“能量”釋放到沿線國家,則能在國際分工鏈條上獲得優勢。正是基于這點考慮,筆者將就本文主題展開討論。
具體而言,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一帶一路”戰略的驅動力。
1.1 戰略導向下的驅動力
國內的去產能活動不僅涉及對多余物力資源的消減,還面臨著對人力資源的“消腫”。事實表明,對人力資源的“消腫”不僅涉及企業管理問題,還涉及社會、倫理甚至政治問題。那么通過國家戰略的政策導向,便能為我國制造業的去產能提供路徑指向。這種以疏導來替代壓縮的方式,更能適應我國長期累積下來的產能過剩問題。
1.2 國家扶持下的驅動力
“一帶一路”戰略是國家層面的區域經貿合作戰略,這一戰略構想首先由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其也是中央基于地緣政治考慮的政治經濟發展決策。隨著國家領導人對沿線國家的出訪,以及國務院出臺的推進國際產能合作的文件,為我國實體經濟的去產能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和政策環境。因此,這就構成了國家扶持下的驅動力。
作為區域經貿合作戰略,必然會在經濟能量的相互交換中得以展開,所以這里需要選擇適合的去產能模式。從目前所已經實施的情況來看,可以選擇兩種模式。
2.1 參與他國的基礎設施建設
我國的能源型和工程類企業在去產能時可以參與到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中去。具體的途徑包括:參與他國的招投標活動,以我國企業的性價比優勢獲得對方的項目等。由于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存在著良好的雙邊關系,所以在參與招投標時一般不會受到歧視性政策的影響。
2.2 在他國開設實體進行合作
在沿線國家開設分公司、工廠進行合作,比較適合于那些提供普通類、輕工業產品企業的去產能需求。比如:近年來我國手機企業大舉進入沿線國家,通過在當地成立研發和生產基地,通過雇傭當地員工來獲得良好的社會聲譽,進而促進企業的產能輸出。
當然,從目前的實踐反饋來看,還存在著雙邊技術合作方式。但由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優勢并不在于高科技領域,所以在近期內去產能的模式也主要反映在以上兩個方面。
根據以上所述,具體的去產能模式實施方案可從以下3個方面來構建。
3.1 國家政策導向
“一帶一路”戰略從理念轉換為實踐仍存在著諸多問題,這就要求我國政府通過政策引導,來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將產業布局到沿線國家之中。與此同時,國家政府還需要在投融資環節,為參與去產能的企業創造良好的資本環境。另外,還需要大力構建和完善國際供應鏈系統。
3.2 同業分工合作
無論是參與基礎設施建設的企業還是在沿線國家開設工廠的企業,都需要在同業中具有分工合作精神,切忌產生同業之間的無謂競爭。筆者提出這一觀點的原因在于,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的大背景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市場也是發達國家爭先搶占的市場。因此,應在國家產業規劃推動及同業協會的協調下,以戰略同盟的姿態進入到他國。
3.3 融入當地社會
去產能不是目的,而是通過去產能來增加企業的盈利能力。這就要求,我國企業需要融入沿線國家的社會經濟中。那么如何實現這一點呢?筆者認為,除了雇傭當地員工之外,還需要參與到當地的公益性事業中去。
“一帶一路”戰略當前已開始具體實施,人們不僅需要意識到這一戰略對我國區域經貿往來的驅動作用,還需要認識到通過這一戰略來助推我國去產能的現實意義。為此,我國各類型產業應圍繞著:國家政策導向、同業分工合作、融入當地社會等3個方面下功夫。
主要參考文獻
[1]福建省委黨校與晉江市委黨校聯合課題組.“一帶一路”背景下晉江市優勢產能“走出去”的幾點思考[J].發展研究,2016(2).
[2]仝曉波.“一帶一路”有望實現國際產能綠色轉移[J].化工管理,2016(7).
[3]辜勝阻.“一帶一路”和創業創新成當前穩增長“雙引擎”[J].中國發展觀察, 2015(8).
[4]董紅,林慧慧.“一帶一路”戰略下我國對外貿易格局變化及貿易摩擦防范[J].中國流通經濟,2015(5).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0.089
F125
A
1673-0194(2016)10-0131-01
2016-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