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仁忠
(鎮江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支隊,江蘇 鎮江 212000)
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馮仁忠
(鎮江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支隊,江蘇 鎮江 212000)
內部控制是事業單位管理的重要內容,強化內部控制有助于提高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水平,加強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本文通過對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完善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對策。
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廉政風險防控機制
財政部于2012年11月29日頒布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2014年1月1日起全面執行。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是指事業單位為實現控制目標,通過制定制度、實施措施和執行程序,對經濟活動的風險進行防范和管控。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影響到事業單位提供公共服務的效率和效果。
1.1領導不重視
當前,很多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有關內容不夠合理,甚至有的事業單位尚未建立內部控制制度。這種現象與單位領導缺乏對內部控制的基本知識的了解,對建立內部控制制度不夠重視有很大關系。有的單位雖然有科學的內部控制制度但是有章不循造成內部控制失效,也與單位領導重視程度有關。很多單位領導重事業發展,輕內部管理,不重視內部控制的組織建設、機制建設、制度完善與人員培訓,致使內部控制流于表面。此外,由于領導不重視,相關人員在執行內部控制時責任心不強,敷衍了事,內部控制作用不能充分發揮。
1.2目標不明確
內部控制目標是決定內部控制建立和運行的關鍵,單位內部控制的目標主要包括:合理保證單位經濟活動合法合規、資產安全和使用有效、財務信息真實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預防腐敗,提高公共服務的效率。很多單位對內部控制目標的認識顯然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和局限性,將單位內部財務管理制度誤認為就是內部控制制度。這種以內部會計控制替代全面內部控制的狀況是一種普遍現象。顯然,這是對內部控制目標不明確的一種表現。目標不明確,對內部控制工作范圍的理解往往局限于管理控制、會計控制及內部審計上,控制就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1.3體系不完整
很多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體系本身建立的既不科學也不完整,通常是出現了某種問題,于是出臺一個制度來規范。這樣的制度體系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形式上,缺乏系統性和連貫性,甚至不同制度之間存在矛盾或重疊的現象。此外,事業單位將內部會計控制完全等同于內部控制,甚至一些單位受利益的驅動,自我約束機制形同虛設,內部控制的制衡無效,運行受阻,執行不力,以致既定的內部控制失控。而且多數單位的內部控制從實質來看,基本上屬于事后控制,如果出了問題,內部控制是失去效力的。另外,多數單位重視貨幣資金、固定資產的控制,重視事件形式上的控制,對人力資源、信息等資源的控制以及具體事件實質上的控制重視程度明顯較輕,缺乏相應的控制制度。
1.4實施不規范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第一章第七條規定單位應當根據本規范建立適合本單位實際情況的內部控制體系,并組織實施。內部控制通過制定相關制度、實施相應措施和進行必要監督,實現對事業單位經濟活動的防范和管控。而在具體工作中,事業單位實施內控制度并不規范,只重視經濟活動的收付款,不能貫穿單位經濟活動的全過程,來對經濟活動進行全面控制。未能在全面控制的基礎上,重點關注單位重要經濟活動和經濟活動的重大風險。沒有在單位內部的部門設置、職責劃分、工作流程等方面形成互相牽制和相互監督。從建立內部控制規范體系的角度來說,內部控制規范體系的建立應考慮單位現有的實際狀況。但很多單位在制定規范時只注重上級檢查,沒能建立適應單位的組織結構、機構人員、業務流程等多個方面實際的內部控制制度,并且制定后未能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單位內部環境的調整和管理要求進行修訂和完善。
1.5方法不科學
①崗位設置不合理。在內部控制中,不相容職務分離是一項比較重要的工作。不相容職務分離的核心是內部牽制,設置分工明確的關鍵崗位,合理分配相關人員實施相應的監督和制約措施。在實際工作中常常出現由于編制較少,在崗位設置和人員配備時有時會導致一個人在不同的循環中承擔不同的職責的情況。②內部授權審批控制不到位。關于內部授權審批控制方面,存在越權審批、過度集權或是放任不管,不予監督、重大事項集體決策和會簽制度形同虛設等情況。③歸口管理混亂。歸口管理實質上是讓專業部門管理其擅長的工作。但在實際工作中由于沒能理順權責關系,從而造成效率低下存在多頭管理和無人管理的情況。④預算控制問題。對預算認識錯位,為預算而預算;預算編制與執行脫節或重編制輕執行,事后操縱預算結果,預算約束力軟化。⑤財產保護控制不到位。相關資產基礎管理體制薄弱,沒有明確的產權登記制度,眾多資產賬目混亂。未能建立資產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機制,資產的使用缺乏評估與監督,資產使用效率低下資產的閑置、浪費等現象大量存在。⑥會計基礎工作薄弱。單位財會管理制度不夠健全,會計人員業務水平不高,會計基礎工作薄弱,會計檔案管理比較混亂,不能按照規定填制、審核、歸檔、保管單據,人員配備不合理等。
2.1增強內控意識
良好的內部控制意識是保證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得以貫徹和執行的前提,是健全內部控制的基礎?!缎姓聵I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第一章第六條規定,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內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實施負責。因此提高事業單位負責人的內控意識最為重要。事業單位管理層應加強內部控制理論的學習,加強對單位內部職工尤其是中層領導干部的教育培訓,使全體人員深入了解內部控制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增強內部控制責任意識,進而良好執行單位內部控制制度。
2.2建立風險評估機制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要求事業單位應全面分析本單位的業務活動,確定風險點,選擇風險應對策略,在此基礎上建立健全單位內部管理制度并認真執行??梢婏L險評估是內部控制的重要環節,只有經過風險評估,確定風險規模,才能確定如何進行控制。建立風險評估機制首先事業單位應當成立風險評估工作小組,評估小組成員應包含總會計師,單位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然后應當建立經濟活動風險評估機制,包括評估的時間、評估的內容、評估的方法等。評估應包含單位管理風險評估、經濟活動的風險評估等方面。單位管理的風險評估應關注:事業單位的組織情況、內部控制機制的建設情況、內部管理制度的完善情況、內部控制關鍵崗位工作人員的管理情況及財務信息的編報情況。經濟活動的風險評估應關注:預算的編制及執行情況、收支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政府采購管理情況、資產管理情況、建設項目管理情況與合同管理情況。
2.3完善內部控制制度
完善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關鍵是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內部控制制度體系,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單位應當單獨設置由主要領導負責的內部控制職能部門,負責制定監督內部控制工作;第二,設置控制目標、控制原則、進行風險評估、選擇控制方法、進行單位層面的控制,包括單位應當建立重大事項集體研究決策機制,避免獨斷專行;第三,單位應當建立不相容崗位相分離機制,杜絕可能發生的錯誤和舞弊行為;第四,單位應建立機構健全的會計部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規定,配置具有相應資格和能力的會計人員;第五,單位應當建立健全預算內部管理制度,應當根據批復的預算安排各項收支,確保預算嚴格有效執行。業務層面的控制包括:預算控制、收入控制、政府采購控制、各類資產控制、對外投資控制、建設項目控制與合同控制等內容。
2.4完善單位內部審計監督體系
內部控制建立與實施的效果如何,需要進行檢查和不斷修正,而內部審計是重要方法。首先應建立相對獨立的內部審計部門,其次建立有效的防范機制,充分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手段,多方收集信息,同時應加強對審計人員各方面技能培訓,以提高審計檢查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及時準確地發現問題,必要時可以聘請有經驗的事務所對單位內部控制進行評價,有針對性地提出檢查意見和建議,促進內部控制的完善,提高執行的有效性。
主要參考文獻
[1]孫潔.當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現狀及對策[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12).
[2]劉永澤,唐大鵬.關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幾個問題[J].會計研究,2013 (1).
[3]李沐蓉.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現狀及對策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4(11).
[4]林麗.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有效性問題探究[J].商業會計,2013(16).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8.010
F810.6
A
1673-0194(2016)18-0018-02
2016-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