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百順
(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煤炭科,內蒙古 烏蘭浩特 137400)
煤礦本質安全特征及管理方法分析
郭百順
(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煤炭科,內蒙古 烏蘭浩特 137400)
近年來,隨著煤礦行業的發展,煤礦行業中的一些問題也變得十分明顯,其中煤礦行業中傷亡事故發生頻繁這一問題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本文討論與分析了煤礦行業本質安全特征及管理方法,主要強調了煤礦行業管理措施的重要性,提出了煤礦本質安全管理方法,以期實現煤礦本質安全管理。
煤礦行業;傷亡事故;管理系統
煤礦行業是我國工業生產中的重要的行業。新中國成立后,煤礦行業日益發展,但安全隱患也隨之出現。雖然近幾年來,煤礦行業安全問題有所解決,但煤礦重大傷亡事故仍在發生,尤其是十人以上傷亡的重大事故每年都持續不斷地在發生著。這反映了我國煤礦行業安全管理方法存在著許多不足,為了切實解決煤礦行業中的問題,我國煤礦安全監察總局創立了開展煤礦安全管理體系的項目,以此來提高我國煤礦安全管理水平,我國正竭盡全力將煤礦安全管理理念引入煤礦安全管理中。
本質安全主要應用于電氣和電路的安全中,目前,本質安全的應用已由原來的在電氣防爆裝置中的運用轉變為在煤礦中運用,在操作者意識到操作錯誤或者是判斷失誤的情況下,安全系統仍能保證操作和系統中的安全,極大地減少了事故的發生。煤礦本質安全是由電氣本質安全延伸而來的,它確保了操作中操作者的人身安全。我國對煤礦業事故的發生規律把握得不夠準確,在煤礦業的管理方面也存在著許多問題,為了解決煤礦生產中的安全問題,必須應用煤礦本質安全管理。
眾所周知,煤礦安全問題已成為了我國必須解決的問題。煤礦行業作為一個高位行業,其所產生的安全問題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深究煤礦行業安全問題的產生主要是由于煤礦安全管理體制、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建設方面存在著缺陷。在傳統的煤礦安全管理中,主要運用應急策略解決問題,導致煤礦業的長期發展處于一種亞健康的狀態。其次,由于系統研究少的原因導致管理體制長期存在弊端。煤礦本質安全管理是一種現代化的管理方法,主要特點是風險預控,即煤礦具有可靠性,具有完善的預防和保護功能。煤礦本質安全不僅使設備安全性能較高,而且它還保證人的安全性。煤礦本質安全強調的是人和系統兩個方面的安全性。因此,煤礦安全理念是不斷提高系統安全的理念。煤礦本質安全管理系統是一個復雜的系統,主要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即煤礦安全生產風險分析系統、本質安全型人員與設備、本質安全型環境、本質安全型管理措施。本質安全在煤礦行業中運用是近幾年推行的,所以這一概念十分新穎。目前,國內本質安全標準還未形成,主要原因是對這一方面的研究比較少。實施人、機、環境的協調發展是實現煤礦本質安全管理的最主要的步驟。實施系統安全管理,必須以風險管理為主導,對系統進行預先評估,從而才能對系統進行自我檢測及完善。
煤礦行業是我國工業生產中的重要行業。煤礦本質安全主要是針對人-機-環境系統的安全,而在人、機、環境這三種因素中,人這一因素在煤礦行業安全性中影響較大。在大多數的事故當中,人的不安全行為造成的影響占80%,瓦斯爆炸、頂板事故、水害事故幾乎都是人的不安全行為所造成的。而經過一些調查分析發現,一些管理錯誤和違法行為也是造成事故的罪魁禍首。我國一些煤礦企業中職工的素質較低,安全管理系統薄弱,從而導致了不安全事故的發生。近年來的調查分析發現,我國煤礦企業中員工文化程度較低,大部分均在初中以下文化水平。造成人的不安全行為還與缺乏安全管理組織功能有關,缺乏安全管理組織功能影響著安全行為,更是導致了安全管理組織結構不健全,從而造成了人的不安全行為。許多組織和管理因素是發生安全事故的最重要的潛在因素,此因素不易被察覺。由于組織管理上的缺陷導致了事故的發生。由此可見,人的行為安全是決定煤礦本質安全的一個最重要的前提。為了保證煤礦本質安全,需要提高工廠職工素質,完善管理制度,形成有效的管理機能,從而提高煤礦本質安全標準。
人的行為安全是我國煤礦本質安全的主要特征。因此,一旦解決人的行為安全問題,就能解決煤礦本質安全問題了。實踐證明,煤礦本質安全系統具有一定的兼容性的特點。只有使煤礦本質安全系統各因素協調統一,才能使系統變得穩定安全。在人、設備、環境相對可靠地情況下,才能很好地控制人的行為安全,從而實現煤礦本質安全這一目標。目前,我國煤礦企業由于系統的原因,安全管理系統只能整體統一地去解決各個層次的系統要素的問題。也正因為如此,才杜絕人的不安全行為,從而實現了煤礦本質安全管理。
2.1煤礦本質安全理論的深入討論
深入討論煤礦本質安全理論,能夠為構建煤礦本質安全管理體系奠定基礎。可以通過分析導致事故發生的原因,通過分析“人-機-環”,探討煤礦本質安全形成機理,構建健全的煤礦本質安全系統,消除不利于煤礦安全的因素。根據我國煤礦開采地質條件的差異性,對煤礦企業進行煤礦本質安全的研究,能讓煤礦本質安全管理目標更加具體。
2.2加強國家煤礦安全立法建設
加強對國家煤礦安全立法的建設,使國家安全管理辦法順利實施,能夠促進煤礦本質安全系統的構建,加強政府部門對煤礦本質保護的監管工作。實踐證明,加強對國家煤礦安全立法的建設能夠減少煤礦工作中傷亡人數,嚴格執行國家法律程序,能夠有效減少煤礦事故的發生。在20世紀50年代,美國因煤礦事故發生死亡人數每年可達幾千人,但聯邦的安全健康法出臺后,美國因煤礦事故死亡的人數直線下降,降至百人,在美國政府出臺煤礦工業的安全保護政策之后,每年死亡人數甚至降至幾十人。這有效地說明了加強對國家煤礦安全立法的建設,能促進煤礦本質安全這一目標的實現。
2.3建立以風險預控為核心的煤礦本質安全管理體系
為了使煤礦本質安全管理更加標準化、科學化,必須建立以風險預控為核心的煤礦本質安全管理體系。了解國內安全管理模式,以效果顯著的安全管理模式為藍本。研究國內先進安全管理模式,借鑒已有成效的管理模式,再持續地改進該模式。改進中,必須結合我國煤礦行業的實際情況。這樣,才能促進風險預控本質安全管理模式的實施。
2.4構建煤礦本質安全管理信息系統
對我國煤礦信息的深入調查分析發現,我國煤礦行業的信息傳遞水平較信息電子行業信息傳遞水平低,這使我國煤礦開采效率較低,為突破這一瓶頸,必須構建煤礦本質安全管理信息系統。盡管,大部分的煤礦開采業均是在監控狀態下進行的,但一些龐大的數據未能得到準確、及時的獲取與處理,這使許多開采工作無法高效率完成。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必須構建煤礦本質安全信息化管理平臺。
2.5有效地建立組織激勵制度和培養良好的組織文化
可以通過提高實際利益激發工作人員的積極性,根據煤礦企業內部的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賞罰分明的組織激勵制度,使組織內部協調一致,人員積極性上升。如此,才能更加安全地使人的行為安全與煤礦生產各個環節緊密銜接在一起。加強對員工違規的約束,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因為許多煤礦工人經常以團隊合作的形式在地底下工作,只有培養員工團體合作精神才能形成良好的長效的管理機制。長期加強珍惜生命的觀念,才能有效地影響員工的行為,才能促進煤礦本質安全管理的實施。
煤礦行業是一個風險比較高的行業。在人的不安全行為、設備不安全、環境不安全等因素的影響下,煤礦安全管理十分不穩定,煤礦行業中時有傷亡事故發生。只有結合這些因素,改善管理方法,加強人員安全觀念。如此,在相對可靠的設備、環境下,通過有效的管理方法,才能消除煤礦管理系統不安全的因素,才能促進煤礦行業的健康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許正權,宋學鋒,李敏莉.本質安全化管理思想及實證研究框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6(12).
[2]肖全興,汪衛東,王懷芝,等.煤礦安全目標管理研究與應用的實踐[J].煤炭科技,2003(1).
[3]吳志剛.本質安全是實現煤礦安全生產的必然選擇——試論煤礦本質安全的內涵及創建途徑[J].中國煤炭工業,2002(3).
[4]范維唐.提高煤炭生產整體水平保障煤礦生產安全[J].中國煤炭,2005(4).
[5]倪文耀.對構建以本質安全為主體的煤礦安全文化體系的探討——兼論徐州礦務集團創建本質安全型企業的實踐[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3(9).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8.052
X936
A
1673-0194(2016)18-0081-02
2016-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