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仙
(朝陽高等師范專科學校,遼寧 朝陽 122000)
淺析計算機房建設中的節能應用
孫立仙
(朝陽高等師范專科學校,遼寧 朝陽 122000)
伴隨著計算機設備性能的不斷提升,計算機機房內的能耗也越來越大,因此,如何降低計算機房內能源消耗已經吸引了人們的關注。根據能源效率標準,并結合計算機房建設過程中的節能應用,本文將從多方面對計算機房建設中的節能應用進行探究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
計算機房;節能;減排;能源
節能減排在這幾年一直都是我國鼓勵的政策,現在幾乎大部分的企事業單位對于節能減排的態度由原先的被動逐漸向主動轉換。曾經國家的節能減排政策需要出臺優惠政策鼓勵或者是強行按照相關標準來實行,而現在情況則完全相反,更多的企事業單位開始從實際運營和社會責任的角度來推廣節能減排工作,同時也有利于節約成本和提高運營效率。另外,高校為了滿足近幾年不斷的“擴招需求”,加大了學校機房的建設。這些機房的計算機能耗非常大,尤其是計算機的性能越來越先進。由此可見,機房節能建設是勢在必行的。
2.1合理挑選CPU芯片
在選擇CPU芯片時,不能只注重計算機的性能和高頻率,也要根據實際使用情況選擇最適合和最節省能耗的芯片。在普通的計算機房中,可以考慮選擇性價比較高并且頻率相對低的CPU芯片,或者是選購工藝技術更加先進發達的CPU產品等。比如相同頻率的因特爾CPU中,90納米工藝的TDP89 W實際測量消耗為84 W,而65納米工藝的TDP69W實際測量相對較低,消耗才為55 W左右;臺灣的威盛電子開發的芯片在節能方面優勢更加明顯,其開發的CPU C7-D,在1.8 GHz的運算速度下最大設計功率消耗只有20 W,是普通臺式計算機CPU消耗的1/3~1/4。
2.2合理挑選計算機開關電源
為了適應計算機配置性能的不斷提高,要確保計算機穩定運行,那么廠家在配置計算機電源也會選擇比較大功率的電源來適應計算機的提升變化,廠家這樣做也是為了保證計算機的正常運行。但問題是人們需要的是高效率,而并非只是簡單地增大功率。因此,采用轉換效率高的電源不僅可以確保計算機穩定運行,而且還可以節約用電。節能型的開關電源一般要符合如下要求。①典型負載下的轉化效率最低能夠達到80%左右。典型負載,就是指電源的負載達到額定功率的80%,例如額定功率為300 W的電源,其典型負載就是240 W。②功率因素能夠達到0.8。國家電網系統的節能受功率因素的高低影響。對用戶而言,電網上損耗的無功功率是由國家承擔的,而如果把功率因素提高,則在此消耗的電能將會減少,這也就為國家節省了電能。所以,電源的功率因素必須達到0.8以上才符合要求,有些電源開關的功率因數能夠達到0.9以上,比如:使用主動PFC電路的計算機開關電源。
2.3機房照明方面節能
機房里面的照明也是重要的一部分,該方面的節能要求則是在滿足正常照明需求的條件下,最大程度地降低能耗。由于高校的公共機房面積都相對比較大,有些機房即使是在白天也是采光不夠,仍然需要照明補充。目前高校大型機房照明布置大多是采用橫向控制,這種方式存在的缺點就是當僅需要中部照明時候也必須全部打開,這樣就存在浪費現象。把控制方式改為縱向控制,則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另外,機房的燈具可以選擇節能燈,比如T5熒光燈后者是T8燈,不僅節能而且使用壽命又長。
2.4機房任課教師要培養學生的節能意識
機房任課教師和機房值班教師除了需要約束學生遵守高校計算機課程使用規章制度外,還需要培養學生上機節能意識。比如,計算機在啟動之時電流大,因此耗能也高,所以要教導學生盡量避免隨意開關機,培養學生習慣使用系統待機后者是休眠功能,以此減少開關機次數。另外,在自由上機時利用機房管理系統中的計費模塊要求學生下機之時必須關閉計算機,這也是機房節能的一項有效措施。
2.5機房值班管理人員要有節能意識
2.5.1合理安排學生課表,優先使用能源效率高的計算機
機房計算機同時使用越多,它的能源效率值就越大,當機房內的所有計算機同時工作時,能源效率值達到最大。因此,在實際排課之時,應該根據上課學生人數對機房進行合理調配組合,使得上課學生人數盡量和機房計算機臺數相同,從而提高機房的能源效率。
2.5.2機房人員也需要培養基本的計算機節能知識
要知道計算機不單單在工作運行的時候才需要耗電,在待機和睡眠的狀態下都耗電。因此,機房管理人員在下班之前一定要關閉機房的總電閘,徹底斷掉機房電源,這樣才能夠確保每一臺機器都不耗電。
高校計算機房的節能潛力空間還非常大,在不影響正常教學工作的情況下,可以通過硬件、軟件或者是管理和布局方面來達到機房內的節能目的,實現將教育成本控制最低和響應國家環保節能的政策。
主要參考文獻
[1]陳專紅,胡虛懷.公共計算機房節省能耗的策略探討[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7).
[2]王強,張江露,何才輝.高校大型計算機房能耗問題初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6(11).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8.081
TP308
A
1673-0194(2016)18-0121-01
2016-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