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
?
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政治思潮對我國意識形態安全的影響
◎張文
20世紀70、80年代以來,西方發達國家流行的一些主要社會政治思潮在全球化背景下,借助于某些西方大國的經濟擴張,極力向發展中國家滲透,在這種情況下,西方的政治思潮不可避免的對我國的意識形態產生多方面的影響。針對不同流派的具體特點,去分析西方政治思潮對我國意識形態的影響,對我國人民提升意識形態安全有極大幫助。
自從20世紀開始,全球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在這種背景下,西方發達國家流行的一些主要社會政治思潮借助于某些西方大國的經濟擴張,極力向發展中國家滲透。這些政治思潮對我國意識形態的影響是無法避免的,最明顯的是反動、消極內容必定會威脅我國意識形態安全;與此同時,還必須考慮到全球化影響下各個國家之間的文化差異,有助于我們吸收借鑒世界上一切有益的先進文化,進而豐富我國政治文化內容,增強我國意識形態的融合力、生命力。我們應該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前提下,以批判借鑒的態度對待不同類型的政治思潮。本文旨在針對不同流派的具體特點,要分析其對我國意識形態安全的影響,提高我國的意識形態安全防范意識。
西方政治思潮自產生以后就不斷地在全球傳播,伴隨著全球化進程的迅猛發展,傳播的速度非常越來越快,已經往多樣化的方向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受到的影響也日益增強。世界全球化發展趨勢的影響下,西方政治思潮在我國的傳播和影響呈現出新的態勢。
從走勢上看,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政治思潮對我國的影響呈現出強勢性態勢。
思想文化傳播主體的政治經濟地位和要求,決定著思想文化傳播的基本走向。思想文化傳播從來就不是孤立進行的,他不僅具有政治經濟動因,還要借助于政治、經濟的途徑。經濟全球化是西方政治思潮傳播的重要載體。雖然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推動了各國間的緊密聯系,但是各國經濟的差異導致各國的處境與地位都呈現出差異性。在很多國家都在享受全球化帶來的優遇時,中國廣大人民卻依然在受苦。相比于西方發達國家,我國的產品、技術、資本都還處于相對落后狀態,它們已經進入知識經濟時代,我國卻還在工業時期,競爭力極其匱乏。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西方國家的政治思潮在我國傳播中處于強勢態勢。
在領域上看,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政治思潮對我國呈現出多樣性態勢。
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國之間的政治、文化也是處于相互影響與作用的狀態。所謂的全球化,主要指的是經濟,但是隨著進程的加快,已經滲透到了政治、文化、價值取向的碰撞。伴隨著我國融入經濟全球化大潮,西方政治思潮對我國的影響滲透到各個領域,進而呈現出多樣性態勢。如新自由主義對我國的影響就是從經濟領域逐步擴張到政治思想領域,再從學術、知識等等領域向其它社會領域擴張,最終滲透到政治、經濟、文化等等多個領域中。
西方政治思潮對我國多個領域的影響產生了兩個方面的影響,一方面為我們吸收借鑒西方政治思潮中有價值、有意義的思想觀點提供了更為廣闊的選擇范圍;另一方面,還存在很多負面影響,比如對我國的政治文化、公有制觀念等等都產生很大影響,腐蝕青年的身心健康。
從途徑上看,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政治思潮對我國的影響呈現出多重性態勢。
經濟全球化的腳步不斷加快,各個國家之間的政治、文化、經濟交流也越來越緊密,西方政治思潮對我國影響的途徑日趨多元化。具體來說,主要包括經濟交流途徑、社會交流途徑、文化交流途徑、學術交流途徑、課程教學途徑、大眾傳媒途徑等。
從狀況上看,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政治思潮對我國的影響呈現出非均衡性態勢。
西方政治思潮有多種流派構成,雖然這些流派在我國傳播過程中,相互交織、相互配合,產生的效益是一致的,但是受到理論思潮重點不同的影響,導致產生的效益不同,在我國傳播所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不同,這就使得西方政治思潮不同派別在我國產生的影響領域、受影響的群體以及產生影響的時期呈現出非均衡性態勢。
從內容上看,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政治思潮對我國的影響呈現出復雜態勢。
當前,影響我國的各種政治思潮紛繁復雜、種類多樣,不僅有進步的、合理的、科學的觀點,同時也存在錯誤的、腐朽的觀點,多種觀點交織一起,容易出現混亂的現象,對我國的發展起到阻礙作用。
綜上所述,我們只有從總體上把握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政治思潮對我國的影響態勢,才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有效的戰略,時刻保持清醒,保證我國意識形態建設過程有足夠的安全性。
新自由主義思潮對我國意識形態安全的影響。在20世紀70年代,西方國家推崇了一套治國理論,稱作新自由主義。該理論體系較為復雜,關于該理論的定義世界各國的學者都有自己的看法,比如著名學者諾姆·喬木思在《新自由主義與全球秩序》書中就表明了該理論是建立在亞當·斯密古典自由主義思想的基礎上進行完善的體系。該理論體系中包含了貿易自由化、價格市場化以及私有化的觀點,包含了諸多觀點,是根據市場的實際情況來作為導向。可以說,新自由主義當中包含了四個觀點,一是私有化思想,反對公有制;二是強調價格市場化,否定國家有效調控和計劃;三是崇高個人自由主義,堅持以個人思想為主;四是堅持自由貿易,反對國家干預,五是弱化國家干預作用。
雖然新自由主義是建立在經濟理論基礎上構建的,但是它的作用不僅僅局限在經濟領域,對于國家的政治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新自由主義在西方國家的一些政治勢力當中并不是一個經濟學派,其是把新自由主義看成是一個為政府服務的意識形態,新自由主義對我國意識形態安全的影響主要有:
新自由主義倡導私有化與我國當前社會主義公有制觀念有抵觸;新自由主義的個人至上理論對于我國的團隊主義帶來巨大沖擊;新自由主義倡導的經濟自由化理論促進了我國的部分西化人的思想發展;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的散布誤導了我國一些人的改革觀。
但是,我們應當看到,隨之經濟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各個國家之間的文化觸碰是無法避免的,文化之間的交流加強也是大勢所逼。因此我們必須進行全面的、辯證的看待新自由主義思潮,在看到新自由主義思潮對我國意識形態安全負面影響的同時,應當看到其中可資借鑒的內容:
新自由主義對市場機制有效運行的條件和環境做了精細研究,他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市場經濟的特點和運行規律;同時,現代貨幣主義主張的提高政府辦事效率,降低政府開支的思想,對我國的宏觀經濟調控有很大幫助,可以較大程度促進國民經濟發展,是我國政治經濟領域值得借鑒的觀點;我國也必須借鑒用法制來約束政府行為的觀念,對于我國的改革發展有很大幫助;關于尊重和保障人權的自由發展主張值得我們重視。
新保守主義對我國意識形態安全的影響。在19世紀有三大政治思潮影響著我們,保守主義、自由主義與社會主義。直到20世紀80年代,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經濟危機的出現,才出現了新保守主義。新保守主義有屬于自己的理論體系,其還是西方國家的主流意識形態,在國家政治戰略建設上也起到很大作用。新保守主義中主要包含五個觀點:一是反對崇尚公平;二是反對社會福利支付;三是提升國家權威性;四是反對社會主義,提升社會思想;五是推崇價值觀,采用強制性方式。
新保守主義在西方國家的政治舞臺上屬于中右勢力,新保守主義不僅在理論上對我國產生影響,對我國的政策影響也是相當大的,由此可見其對我國意識形態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在新保守主義中提出,中國如果實行民主化,同時還向西方國家開放,就可以有所改變。新保守主義對我國意識形態安全的沖擊主要有下列幾個方面:銷蝕我國人民群眾的階級意識;損害我國公民的政治概念對我國傳統文化的沖擊,否定我國的國民精神。
民主生活主義思潮對我國意識形態產生的影響。民主社會主義說社會黨和社會黨國際關于改良資本主義的一套理論政策。在民主生活主義思想中,對共產主義以及資本主義的思想都起到反對作用,因此必須要建立一個多元化的社會,崇尚民主、自由、公正,走既不同于蘇聯社會主義也不同于傳統資本主義的第三條道路。民主社會主義的基本觀點有:一是鼓吹政治民主和政治多元化;二是宣揚思想民主和思想多元;三是崇尚經濟民主;四是崇尚社會民主;五是宣揚超階級國家觀;六是提出第三條道路理論;七是冷戰后從“民族社會主義”轉向“社會民主主義”,放棄社會主義目標。
在民主社會主義中,強調的是改良資本主義,反對科學社會主義。崇尚自由觀、階級民主、推動西方國家的社會主義演變進程,對我國社會意識形態和人們的思想觀念有很大的腐蝕性:政治多元化思想對我國公民政治認同帶來消極影響;思想多元化沖擊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在我國公民的政治以及階級意識上,超階級國家觀都起到反作用;民主社會主義嚴重損害社會主義教育,已經完全拋棄社會主義目標。
此外,后現代主義,新民族主義都是對我國意識形態安全影響較大的政治思潮,在這里就不多做論述了。
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任何一國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進步都不可能在封閉的狀態下進行。西方經驗的借鑒告訴我們,如果中國要進步就必須增強開放性,中國的文化要發展、繁榮、強大同樣也離不開與世界文化的交流。要促進我國的意識興塔發展,就必須要增強對外開放,構建開放的體系,不能把國家經濟封閉起來。由此可以看出,全球經濟的交流越來越頻繁,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越來越大,我們也無需感到恐慌、被動應付,首先應當以積極、有為的態度,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吸收世界當中值得借鑒的文化成果,對于西方國家中的正面的經濟政治思潮要廣泛吸收與借鑒。西方政治思潮有諸多的流派,即便是在同一流派中也存在不同的理論觀點,在多種多樣的西方政治政治思潮中,雖然一些思潮具有強烈的政治色彩,有些直接對共產黨的社會主義制度進行攻擊,直接采用西方的戰略方式,或者反人類、反社會,但許多西方學者還是能夠以務實、嚴謹的學術態度,對人類社會面臨的新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對當今國內外一些重大的問題提出了一些有見解的觀點,其中一些有價值的觀點我們理應吸收借鑒。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新自由主義、民主社會主義、后現代主義等流派,盡管他們的政治取向不同于科學社會主義,但是這些流派中的一些思想政治觀點,對解決我國改革開放中出現的一些新問題,還是有所啟發的,對這些流派所提出的一些觀點和主張我們不能一概否定。
任何文化都不是在真空中衍生、存在、發展的,文化是整個人類社會的組成部分,文化與經濟、政治有密切的聯系,脫離經濟、政治的文化是不存在的,人類的思想意識是對社會現實社會現實生活的反映,任何一種文化概莫能外。人類社會的政治經濟狀況制約、決定著文化的性質、國家的地位以及國家發展的情況,但是政治、經濟都會受到統計階級、集團意志的支配,不同階級、集團所追求的一定的經濟、政治利益是不同的,因此文化不可能是價值中立的,任何文化都有一定的政治傾向,任何文化所倡導的核心價值觀也不可能是普世的,基本上都是專門為特定階級與集團服務,這種文化就更具有了政治傾向。任何一種政治思潮的產生和傳播除了深厚的政治、經濟根源以外,還離不開特定的環境,都與本國國情緊密相關,都具有本國特色,政治思潮不能簡單的移植,不能將所在國流行的或者產生一定效果的政治思潮生搬硬套的搬到其他國家和地區,如果強行照搬,只會產生負作用或者帶來災難性的后果。“華盛頓共識”就是講新自由主義的理論簡單移植到拉美地區去,結果造成了拉美國家物價飛漲、眾多企業倒閉,失業率大大提升,經濟也嚴重下滑。我們在現代化過程中,既不能照搬西方的政治模式,也不能照搬西方的思想文化,而且還要毫不留情的批判、抵制和擯棄西方政治思潮中的糟粕。
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在全球化進程中總體上處于西方強勢文化的影響下,對西方國家文化的腐蝕性,必須嚴加防范,具有陣地意識。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越來越緊密,文化沖突是無法避免的,但對于西方正面的文化思想我們要不斷吸收與借鑒,對于腐朽的四線必須要堅持地質,避免由于西方腐朽思想的灌輸導致我國的馬克思主義思想受到影響,意識形態受到嚴重打擊,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這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者在應對西方政治思潮的影響中應具有的基本態度。
(中國銀行南京浦東路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