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新鵬
(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天津 300251)
?
某新建高速鐵路膨脹(巖)土地段施工方法探討
徐新鵬
(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天津 300251)
膨脹(巖)土是自然地質過程中形成的一種具有脹縮特性的地質體,具吸水膨脹軟化、失水收縮開裂并且反復變形的特性。膨脹(巖)土反復脹縮降低巖土體的工程力學性質,施工過程存在縮徑、塌孔現象。以某新建高速鐵路橋梁工程為例,闡述強膨脹(巖)土的工程地質特征,結合施工中成樁塌孔等工程地質問題,提出合理的施工方法。
高速鐵路 膨脹(巖)土 塌孔 施工方法
膨脹巖是指含較多蒙脫石或硬石膏等親水礦物,具有遇水體積膨脹、巖質軟化,飽水崩解泥化和失水體積收縮、巖體破裂、新鮮巖石在空氣中鱗片狀剝落的軟質巖石;膨脹土是指黏粒成分主要由親水性礦物蒙脫石、伊利石組成,土體隨環境干濕變化,具有吸水顯著膨脹、軟化、崩解,失水急劇收縮、開裂、硬結,能反復膨脹變形的高液限黏性土。膨脹(巖)土工程性質極不穩定,對構筑物危害較大,詳細研究其空間展布及工程地質特征,采取有效防護措施,對于工程施工中縮短工期,提高經濟效益大有裨益。某新建高速鐵路工程設計時速350 km,最小曲線半徑8 000 m,線路經多種方案綜合對比,仍無法繞避膨脹(巖)土(膨潤土礦)地區,設計采用橋梁的形式短距離通過該段。
1.1 地形地貌
某高速鐵路工程位于山地與平原交接地帶,沿線地貌類型有平原區、低山丘陵區。膨脹(巖)土發育段(里程DK203+400~DK209+200)為山前斜坡,地形波狀平緩起伏,總體呈南高北低微傾,地面高程30~65 m。沿線地表大多辟為耕地,線位兩側為農田及村莊,線路附近分布大量膨潤土礦,均為露天開采,地形被人為改造,較為復雜。地表遺留多處膨潤土礦坑,可見多個膨潤土晾曬場,礦渣成分為全風化、強風化膨潤土化凝灰巖及膨潤土化火山角礫巖,厚度0.2~14.0 m。由北西往南東方向線位依次經過膨潤土礦普查區,膨潤土、沸石巖、珍珠巖礦區以及膨潤土礦區(見圖1)。

圖1 膨潤土礦區線路平面示意
1.2 水文及氣象條件
線路經過地區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多風;夏季炎熱多雨,濕度大;秋季天氣晴爽,旱澇不均;冬季干燥,雨雪稀少。根據氣象統計資料,沿線多年平均降水量為594~770 mm,年內降水集中在6~9月,占年降水量的70%~80%;多年平均蒸發量為1 600~2 300 mm,3~6月占全年蒸發量的50%以上。按對鐵路工程影響的氣候分區屬溫暖地區。沿線跨越大小河流眾多,河流水量隨季節變化明顯,旱季時多數河流水量較小,甚至斷流,雨季河水漲暴。地下水類型為第四系孔隙水及基巖裂隙水,勘測期間地下水位埋深2.10~31.10 m(高程15.50~60.77 m)。地下水主要受大氣降水及徑流補給,排泄方式主要為蒸發及人工抽取地下水,水位季節變化幅度3~5 m。
1.3 地質概況
(1)地層巖性
本區勘探范圍內淺部土層為第四系全新統人工堆積層雜填土、素填土和填筑土,上更新統坡洪積層粉質黏土、粉土及砂類土,下部基巖為白堊系下統青山組凝灰巖、火山角礫巖、膨潤土化的凝灰巖和火山角礫巖以及少量泥巖(見圖2)。

圖2 研究區地層柱狀圖
下部基巖為一套白堊系下統青山組(K1q)火山角礫巖、火山碎屑巖,凝灰巖顏色隨風化程度不同改變,主要為青灰色、紫灰色,少量黃灰色、灰褐色、灰白色,凝灰結構,塊狀構造,成分以火山碎屑、火山灰及石英為主;火山角礫巖為紫灰色、青灰色、灰褐色,碎屑結構,塊狀構造,全風化-弱風化,成分以火山角礫、火山灰及石英為主。
膨潤土化凝灰巖為灰白色、灰綠色、紫灰色,全風化-強風化,殘余凝灰結構,塊狀構造,主要成分以黏土礦物為主,膨潤土化,遇水易軟化、崩解,層厚0.60~53.2 m;膨潤土化火山角礫巖為灰白色、紫褐色,強風化,火山角礫結構,塊狀構造,主要成分以黏土礦物為主,膨潤土化,遇水易軟化、崩解,層厚0.90~60.0 m。
(2)構造
區內構造以大里程處晚更新世晚期—全新世早期NE向活動斷裂為主,斷裂部位基巖出露,切割白堊系青山組火山巖地層,斷裂破碎帶內發育強烈碎裂巖化及構造角礫巖,發育斷面及擦痕,為強烈的擠壓破碎帶,形成多個形態不規則的膨潤土礦。
(3)礦體地質
勘察資料顯示,膨潤土礦集中在活動斷裂帶西側,受活動斷裂帶影響產生多個構造破碎帶,并形成多個不規則狀、陡立的膨潤土礦體及礦化體,深度可達60 m以下,向淺部延伸至地表(見圖3)。礦體礦化不均勻,局部破碎帶礦化強烈,礦體自頂板向下蒙脫石化逐漸增強,與圍巖呈漸變過渡關系。主要膨脹性礦物成分為蒙脫石、沸石,含少量伊利石、綠泥石,具蠟狀或油脂光澤。膨潤土礦賦存于中、新生代陸相火山-沉積盆地中,可能是由酸性火山碎屑巖,尤其酸性玻璃質碎屑巖,在地表低溫低壓富水堿性環境下,經化學風化或在地下水作用下發生強烈蒙脫石化外生蝕變的產物。

圖3 膨脹(巖)土地區工程地質縱斷面示意(單位:m)
野外礦坑顯示礦體與圍巖接觸界限截然清晰(見圖4),破碎帶外圍凝灰巖呈塊狀,巖體完整,強度較高,下部膨潤土化凝灰巖中殘留較多角礫狀凝灰巖碎塊,多風化蝕變,強度低,工程性質差。
(4)膨脹(巖)土工程特征
對該段內強風化及全風化凝灰巖、火山角礫巖進行了系統取樣,測定了自由膨脹率、蒙脫石含量、陽離子交換量等主要膨脹性指標(見表1)。平均自由膨脹率可達60%,最大可達91%;蒙脫石平均含量高達81.4%,最大為119.35%。根據《鐵路工程特殊巖土勘察規范》判別3項指標,除HP1513指標偏低不具代表性外,其余巖樣均達到強膨脹(巖)土標準。

圖4 膨潤土礦坑剖面野外照片(距線位左側約20 m)

表1 巖樣膨脹性指標一覽
注:取樣以全風化凝灰巖為主,按膨脹土類別詳判,依據為《鐵路工程特殊巖土勘察規范》(TB10038—2012)。
勘探期間存在鉆機漏漿、塌孔現象,采用鋼護筒+水泥漿成孔,主要集中在410號~417號墩的強風化膨潤土化凝灰巖中。巖芯取出時呈塊狀,蠟狀光澤,指甲掐有撓性,裂隙中充填灰白色、灰綠色等富含蒙脫石物質,遇水時有滑膩感,長期暴露在空氣中強度迅速降低,崩解至碎塊狀、粉末狀。
綜合考慮膨脹(巖)土發育規模,結合勘探數據及野外觀測點情況,將此段膨脹(巖)土定為強膨脹性。
施工過程中發現,本段(324號~493號墩)地下水非常豐富,且地下水水位不穩定,鉆孔樁施工過程中塌孔非常嚴重,主要集中在膨潤土化凝灰巖、膨潤土化火山角礫巖且地下水豐富部位。對此,現場采用多種成孔方案進行試驗(見表2)。
通過前期鉆孔試驗,現場施工主要表現為以下三種情況:塌孔嚴重無法成孔;下鋼筋籠后塌孔,鋼筋籠被埋;在灌注混凝土時塌孔,形成廢樁。易塌孔地段已灌注的鉆孔樁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塌孔,均是混凝土灌注前塌孔0.5~2.0 m。現場用吊車將鋼筋籠和導管整體掉出,旋挖鉆掏渣,整體下鋼筋籠和導管,立即灌注混凝土,混凝土均出現超方,最大超方量9 m3,且第三方檢測單位也提出樁基擴徑嚴重。

表2 不同成孔方案現場出現的問題一覽
目前對于膨脹(巖)土地區施工中的縮徑、塌孔現象,處理方案主要為泥漿護壁、人工造漿護壁,主要著眼于造漿質量及施工工藝流程。經反復摸索發現,在成樁過程中,先用旋挖機鉆至膨潤土化凝灰巖易塌孔部位,再向鉆桶外邊緣投入大量片石,然后無進尺旋挖,讓片石受擠壓進入鉆孔側壁,從而達到擠密鉆孔側壁的效果,可有效降低鉆孔側壁脹縮塌孔的幾率。采用鋼護筒護壁也被證明具有較好的施工效果,施工時采用鋼絲繩懸吊,使護筒固定在塌孔處,并在成孔后澆筑混凝土時取出護筒,也能有效防止塌孔。二者成為目前效果較好的兩種施工方案。
綜上所述,針對此類膨脹(巖)土地區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得出以下幾點結論:
(1)樁基施工前應選取典型強膨脹(巖)土的墩臺進行試樁試驗。
(2)鉆孔樁施工盡量避免連續陰雨天氣,避免孔壁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鉆進成孔、下鋼筋籠、灌混凝土整個流程應銜接緊湊,盡可能縮短工期。
(3)鉆孔樁成孔期間盡量減少孔口周邊靜載及動載荷,挖出的土方及巖樣盡量遠離孔口堆放。
(4)鉆孔樁成孔過程中若塌孔嚴重,傳統護壁及人工造漿方法無法成孔,可考慮在塌孔處拋入片石,用旋挖機將片石擠密至鉆孔壁中,同時輔以造漿護壁工作。
(5)必要時可采用鋼護筒護壁成孔,若無法取出護筒可直接下鋼筋籠后灌注混凝土。
(6)膨脹(巖)土可能會對樁身產生側向不均勻脹切破壞,成樁后要做好沉降觀測及相關數據監測。
[1] 唐朝生,施斌,劉春.膨脹土收縮開裂特性研究[J].工程地質學報,2012(5):663-673
[2] 李守禮.鐵路工程地質勘察設計指南:第二版[R].天津鐵三院,2012
[3] 殷宗澤,袁俊平,韋杰,等.論裂隙對膨脹土邊坡穩定的影響[J].巖土工程學報,2012(12):2155-2161
[4] 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TB 10038—2012鐵路工程特殊巖土勘察規程[S].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12
[5] 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TB/10027—2012鐵路工程不良地質勘察規程[S].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12
[6] 史榮偉.鉆孔灌注樁施工中的常見問題及預防措施[J].江西建材,2016(19):69-70
[7] 趙鑫,陽云華,朱瑛潔,等.裂隙面對強膨脹土抗剪強度影響分析[J].巖土力學,2014(1):130-133
[8] 趙鑫,陽云華,朱瑛潔.強膨脹土(巖)反復脹縮條件下的抗剪強度研究[J].人民長江,2014(6):63-66
[9] 歐孝奪,唐迎春,鐘子文,等.重塑膨脹巖土微變形條件下膨脹力試驗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3(5):1067-1072
[10]黃大維,周順華,劉重慶,等.護壁套管鉆孔灌注樁微擾動施工分析[J].巖土力學,2013(4):1103-1108
[11]羅森堯.鉆孔灌注樁質量控制的探討[J].科技通報,2013(7):98-102,115
[12]唐勇.鋼護筒對超長鉆孔灌注樁承載性能的影響[J].工程勘察,2012(7):28-31
Study on Construction Method of a New High Speed Railway in Area of Expansion Rocks and Soils
XU Xinpeng
2016-10-11
徐新鵬(1990—),男,2015年畢業于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質工程專業,工學碩士,助理工程師。
1672-7479(2016)06-0029-04
TU475+.4; U445.55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