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玉梅,劉曉蕾
(安徽三聯學院,合肥 230601)
軍事化管理方式對地方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啟發
——以財會學院為例
許玉梅,劉曉蕾
(安徽三聯學院,合肥 230601)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突飛猛進的發展,我國的高等教育已經從精英教育步入大眾教育,傳統的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如何將高等學校的學生管理與大學生的身心發展有機結合成為學校的一個難題。本文從軍事化管理角度出發,對地方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進行了深層次的探究,以期將高等學校的教學管理提高到更高的層次。
軍事化;管理方式;督促;創新
軍事化管理是規范化管理,比一般的管理要求更嚴格,標準更高、效果更好。只有堅持不懈地培養軍隊那種指揮高度統一、雷厲風行、令行禁止,紀律嚴明、整齊劃一的工作作風,才能振奮學生精神,提高學生學習與工作的執行力。只有執行力提高了才能使各院系、各班級團結一心,從而提高地方高校教學管理質量。
2.1有助于大學生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
近年來新生教育問題日漸得到了高等教育界的普遍關注和重視。為了幫助新生順利適應并盡快融入大學生活,很多高校建立了相應的新生入學教育機制。例如,新生教育相關的報告、講座等。一旦從入學開始便進入軍事化管理的學習與生活模式,使學生學會應對緊急事況,處理好學生間的小摩擦、小矛盾,將軍事化與高校充分融合。軍事化管理方式與大學生豐富課余時間并不沖突,在早、晚自習或課余時間,學生們完全可以自由的參加社團和組織,為社團和組織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是到了熄燈時間,必須按時到校,按時到寢,不得以社團活動為理由,出現通宵此類現象,學校要為學生的人身財產安全負責,學生更要為自己人身財產安全負責。對將孩子送去軍事化管理學校的大多數家長而言,軍事化管理學校就是一種安全的代名詞。軍事化管理的學校更能保證學生的安全。
2.2形成良好的作息制度,有助于學生身心健康
近年來,各地高校大規模擴招,大學生生源質量下降,高校師資力量和硬件設施建設滯后,大學生就業困難,導致在校大學生很容易出現不同層次的問題。管理者和教師愈教愈沒信心,在教與學的雙邊活動過程中,找不到共同點,整個學校的氛圍也就愈來愈差。要改變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就必須采用嚴格的管理手段,對學生進行嚴格的紀律約束。以準軍人的嚴明紀律培養學生的自覺行為,以準軍人的嚴格風紀提高學生的文明素質,以準軍人的紀律作為要求,使學生樹立起嚴格的組織紀律性,遵守學校作息時間,保證學生上課的出勤率,保證課堂教學效果,使學校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在日常管理與習慣養成上,一日生活制度涵蓋了早操、內務、學習、生活、考勤與晚自習管理等各個環節,使學生在校期間能夠時時體會到制度的約束。結合學生管理工作檢查評比制度和學生綜合素質測評制度,實施準軍事化管理可以使學校的管理制度更為完善,管理體系趨于科學。
2.3有助于彌補大學生軍旅生涯的缺失
大學生實現強軍夢,通過大學生兵役生活可以實現,而沒有參加大學生兵役的學生,通過軍事化管理的大學學習生活,也能夠找到軍旅生活的歸屬感。到了大學階段,因從小受到愛國主義教育的引導,使每名大學生的心理都有強烈的愛國情懷。大學軍事化管理有利于學生樹立愛國主義思想,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強軍夢,更大程度上幫助學生樹立人生理想,確定人生前進的方向,并堅定不移的為之奮斗、為之拼搏,將報效祖國的意志轉化為愛國行動。為實現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貢獻自身的一份力量,這也是高校培養學生的意義所在。
3.1提高學生對軍事化管理內涵的認識
軍訓是大學生入學后的第一課,也是大學生進入軍事化管理模式的第一課。軍訓期間,通過站軍姿、走正步、唱軍歌、吹哨集合、整理床褥與逃生自救等一些學習,學生初步了解認識到軍事化管理模式的框架,在框架中完成軍訓期間的生活。通過軍訓學生在班級嚴守紀律愛護班級公務,自覺維持班級衛生與整潔;學習工作講究計劃性,敢于克服一切困難,知難而進;團結友愛、忠誠無私、艱苦奮斗、排除萬難、沒有條件創造條件去爭取勝利。學生在軍事化管理的模式下培養軍人精神,樹立愛國主義思想,爭取貫徹“兩學一做”的學習精神,培養自身的黨性,做一名合格的愛國公民。
3.2提高管理者的綜合素質
第一,管理前期要求管理者時時督促學生,剛剛進入這一種管理模式的學生可能會出現一些突發狀況,這就要求管理者對學生的心理疏導要做到位、做得好,對學生起監督作用,在短期內培養他們的服從意識,并在這種服從的情況下不局限其思想,在服從的情況下學會個人創新。軍事化管理模式與局限學生思想、行為絕對不能掛鉤。
第二,管理者需建立隊列、內務、紀律等方面的規章制度,確立科學機制,定期進行分組評比。內務的整理不僅是對學生習慣行為的規范,也是為了學生的個人衛生與健康考慮。對日常班級的出勤率,遲到早退也要進行嚴格要求,當學生看到自己的成績提升,就會重新規劃人生目標,對自己有重新定位,更好地將學生的愛國之志轉化為行動。
第三、對班級進行定期評比,激發大家的積極性,予以學生干勁,鼓勵大家多方面的發展,從而促進個人的成長成才。
第四,培養學生團隊精神,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生方向,以個人之力感染周圍人群并帶動社會發展。
3.3建立相應的組織機制
地方高校實施軍事化管理,其管理者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管理經驗都十分重要。這就需要一大批具有軍事化管理能力的人才,建立一支具有軍事化管理理念的基層隊伍。對這支隊伍,不僅僅要求其軍事素養過硬過強,對學生心理健康、思想政治教育也要有過強的認識,需要全方面的對學生管理這一塊展開系統的考察與學習。一名優秀的軍事管理教育工作者應具備深厚的政治理論水平,以及對軍事化管理的正確認知。大學生,尤其是大一學生,處于從未成年到成年過渡的重要時期,是樹立人生觀的關鍵時期,所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理念顯得尤為重要。
建立相應的組織機制,在規范學生的同時,也對管理者進行一定的規范。機制的建立,主要依靠體制和制度。學習解放軍政治工作的優良傳統,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管理的積極性,提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正確處理民主與集中、自由與紀律的關系。需從本校情況著手,因地制宜的制定本校規章制度,并要求全校師生嚴格執行。
3.4統一服裝
校服是一個學校學生整體精神風貌和集體榮譽感的外在表現,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組成部分。學生的統一著裝除具有服裝的一般功能外,還具有潛移默化的德育效果,利于規則意識、規范意識的培養。學校不同于外面的社會,是個特殊的地方,是培養國家人才的重要機構,要培養對社會有用的接班人,必須規范學生的行為,便于學生對自身有一個定位,不管實在校內,還是在校外,都會因為自己是一名學生而有一種約束。
對地方高校的學生進行軍事化管理不能一味的模仿,要突出高校,尤其是民辦高校的特色。民辦高校的教學模式、管理特點等都與公辦院校有所不同,因此民辦高校的軍事化管理方式要按照“整體籌劃,由易到難,形成特色”的步驟,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形成民辦高校的軍事化管理特色。軍事化管理不能點到為止,要深入到學校的各項管理工作中去,將軍事化與高校的教學、管理融合一體,從而實現深入管理的最終目的。
主要參考文獻
[1]李乃,尹新征.淺析大學生準軍事化管理[J].時代教育,2015(19).
[2]張細和.淺談準軍事化管理對民辦高校的益處[J].科學導報,2015(17).
[3]任天佑,趙周賢,劉光明.中國夢引領強軍夢,強軍夢支撐中國夢[J].求是,2013(23).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6.157
G641
A
1673-0194(2016)16-0238-02
2016-07-12
安徽三聯學院科研成果之一(2013jxtd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