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 祁
(安徽財經大學,安徽 蚌埠 233030)
自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供給側改革后,“改革”就成為之后幾年的熱名詞。供給側改革從勞動力、土地、資本、創新四大方面出發,目的在于經濟產業結構調整,增強經濟增長的潛在動力。在面對如今產能過剩、能源產業利潤下降的背景下,必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從以資源換GDP短時增長、產能過剩和環境污染的發展方式轉變成提高第三產業比重、新型工業的經濟發展方式。國有企業或壟斷產業的改革進程遲緩,能源產業大部分都出現主營業務利潤不停的下降、產能過剩的現象。在這樣的背景下淮南更應該走出一條新路。
淮南市是中國的工業基地,是中國的能源之都?;茨厦旱V政府允許開采煤炭資源量有285億噸,認定是安徽省煤炭資源儲量最大,最具有開采力的煤田,是中國14個億噸煤炭基地和6個大型煤電資源之一。
近年來,城市的建設、經濟的發展基本上是依靠著煤礦而進行的,主要特征是煤炭的開采、運輸和火力發電。此外,生產技術落后,對煤炭的深加工很難跟上,而導致與煤炭的相關產業比較少,對第二產業尤其是第三產業的推動力不足。產業結構向第二產業偏移已變為阻撓淮南市經濟發展的一塊“心病”。2000年以來煤炭開采進入了迅速前進的階段,根據淮南市的GDP構成的變化,第二產業所占GDP比重由2000年的45.53%增至2011年的65%(2011年產業結構7.9∶65∶27.1)從這可分析出第二產業占全年生產總值比重很大,產業結構極其不合理。然而2013年以后煤炭行業的不景氣,使得淮南生產總值在2013年至2015年期間由819.4億元降到了770.6億元,其中2014年按可比價格計算,全年生產總值比上年下降0.4%,出現了罕見的負增長,是省內16個地級市中唯一一個出現負增長的城市。
淮南市是個以工業為主體的,工業又以煤電產業為支柱的城市。2013年全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65.5億元,煤炭行業增加值275.2億元,電力行業增加值80.9億元,煤電行業所占比重為76.5%。全市經濟的增長過度依賴煤電行業帶來的收益,煤礦的效益也一直是淮南政府及淮南人民所關心的問題。1999年至2002年,煤炭的銷售量持續下滑,淮南經濟發展也因此陷入了泥漿之中,無法從中走出;之后是煤炭行業的黃金十年,隨著經濟的增長市場煤炭供不應求,淮南正是順應其需求,大力開采煤炭,經濟也因為煤炭行業的興起而繁榮;2012年出現轉折點,煤炭行業開始下滑,到2015年底煤炭產能利用率已低至70%以下,產能過剩已嚴重突出,煤礦每生產一噸煤就虧損超過200元,淮南經濟也隨之波動較大,2014年甚至出現了負增長的情形。
淮南產業結構的不協調有目共睹,經濟發展受市場行情影響大,大量沒有競爭力的低效產能、僵尸企業無法退出市場,給淮南帶來了負擔。
盡管淮南市煤電產業的發展支撐起了淮南市的經濟,但是煤炭燃燒、深加工和煤化工產品等多次加工產品的利用都會產生或多或少有害氣體。另外,截至2015年底,淮南煤礦累計開采煤炭已達10多億噸,為保證國家能源充足和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奉獻。但也因為長期巷道的挖掘,全市塌陷面積約220平方公里,對淮南的水系統、耕地及基本農田、生態環境有很大程度的損害。
最近幾年全國范圍內不少城市都出現霧霾,淮南也不例外。之所以淮南會有嚴重的霧霾,是因為受到工業化進程和土地沉陷導致植被覆蓋率不斷減少影響,別的還有煤炭生產運輸、化工行業、電力行業燃煤對大氣環境的污染。
從2016年開始,淮南一直在落實供給側改革措施,旨在完成淮南市的產業轉型。從本質上看,產業轉型升級過程就是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低級產業向高級產業發展的過程。具體而言,對淮南這樣的煤炭資源型城市進行產業轉型,指的是讓淮南市不再以開采和加工不可再生的煤炭資源為主導行業,努力發展新型工業和第三產業,擺脫對煤炭產業的依賴。以下從勞動力、資本、創新、政府方面給出幾點建議。
2015年年末,淮南常住人口數為239.7萬,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占的11.78%,人口老齡化愈發明顯,淮南應該鼓勵生育二胎?,F在不少年輕人不愿意生二胎,主要因為養孩子成本太大,無法負擔,所以淮南應該加大對教育、住房等方面的補貼政策,從側面來落實二胎政策;據調查顯示,淮南的商品住房待售面積117.81萬平方米,按照2014年的房屋銷售情況來看,淮南的商品房庫存需要7年以上的周期,“去庫存”的壓力仍然很大?;茨弦氚选叭齑妗弊龊?,要采取一系列措施:(1)優化戶籍制度改革,加速進城農民工城鎮化。(2)政府設立一個基金,鼓勵農民工先租后買。(3)解決農民工在城里就業問題。(4)對房地產市場進行改革,直接或間接降低房價。2015年底,淮南仍有大量的鄉村人口,這些人口是去庫存的潛力股。但我市不能盲目的鼓勵農民工去買房,要根據農民工的實際購買力,不能全然的認為農民工就是房地產市場的“接盤俠”。農民工的每年的可支配收入不多,如果只是讓農民工買房,則會使得農民工的背上房貸,減少日常的開支,不利于地區經濟發展。
淮南要優化資本配置可以采取降低企業稅收、優化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產能、降低生產成本等方面的措施。在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產業結構重心將向第三產業轉移,傳統工業產業占比將會收縮,新型產業將會興起。對于淮南的老牌國企淮南礦業集團進行改革,將會關閉許多煤礦和裁剪大量員工,因而新的產業和服務業的發展將是這批員工最好的去處。另外,2014年年底對于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其利潤就只有5%,為了提高企業的利潤只能從成本和稅收入手。
創新不僅是技術上的創新,還是企業的創新、制度上的創新。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只有創新才能使淮南漸漸擺脫對資源產業的依賴。首先,加大對教育和科研的投資,吸引人才到淮南發展。科技的創新需要知識和經驗的積累,對教育的投資就是對知識和人才的投資;其次,要滿足科研人員的合理要求,保證他們無后慮之憂;最后,健全相關專利的法律法規,以法來安穩他們的擔心。
淮南當局要漸漸精簡政府機構,減少企業稅費的支出;放下政府對市場的管理權利,增強企業的動力和自主經營權利。淮南的中小企業和服務業發展力度不強,政府加速清理不必要的證照和資質、資格審批,鼓勵萬眾創業;在財務、融資、人才招聘等方面對小微企業多做照顧,提高小微企業存活率,出現“百花齊放”的好現象。
總之,淮南的產業轉型是勢在必行。根據淮南市2015年統計公報顯示,淮南的三次產業結構已調整為9.0∶51.6∶39.4,淮南的產業轉型之路已有了一定的成果。另外,淮南產業轉型是一個長期、持久的戰略,在產業轉型之路上,要戒驕戒躁,不能盲目自信,轉型的同時要積極解決好沉陷區和環境問題。
[1] 胡曉西,王昀劭.淮南市產業轉型問題研究[J].科技經濟市場,2009,(8),29-32.
[2] 錢成孫,墨琳.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的建議[J].宏觀經濟管理,2013,(2),62-65.
[3] 馮志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理論邏輯與實踐路徑[J].經濟問題,2016,(2),12-17.
[4] 胡旭,夏海軍.煤炭去產能,在陣痛中突圍[N].安徽日報,2016-03-28.
[5] 中共淮南市委關于制定淮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N].淮南日報,2015-12-30(1).
[6] 中國資本聯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 鼓勵開發商降低住房價格[EB/OL].http://27365669http://27365669.blog.hexun.com/103960107_d.html,2015-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