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偉偉
?
自媒體時代網絡引導輿論策略研究
姜偉偉
廣西壯族自治區互聯網新聞傳播研究中心,廣西 南寧 530029
21世紀的今天,網絡不僅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來源,更是成為人們發布信息的平臺、民眾和政府的溝通交流平臺。但由于網絡不受傳播形勢限制的特點,因此受眾更加復雜,互動傳播更加明顯,從單項的說服性傳播向全方位的傳播發展。因此,自媒體時代網絡輿論的引導不容忽視,自媒體時代的網絡輿論引導工作,應重視網絡輿論的常態化監管,科學引導網絡輿情,提升網絡輿論危機的應急處理能力,將網絡輿論日常監管與危機應急處理相結合,推進和完善互聯網管理機制建設,科學有效的讓網絡引導輿論。
自媒體;輿論引導;網絡安全;互聯網
1.1 新媒體正在逐步取代傳統媒體成為使用率最高的媒體形態
常使用的媒體形態中,使用視頻類網站/客戶端/App的新媒體用戶從五年前的24.7 %,提高到最近三個月的64.9 %;新聞客戶端從五年前的15.1 %提高到近三月的58.6 %。相比之下,比紙質報紙,紙質雜志,電視,廣播電臺等傳統媒體的用戶使用比例下跌明顯。60.8 %的新媒體用戶將微信、微博等社交媒體作為近三個月獲取新聞資訊的主要方式,用戶日益養成依賴社交媒體獲取信息以及表達訴求的習慣。
1.2 新媒體的終端已經相當普及
移動互聯網經過多年發展已經進入相對成熟階段,移動網民增速遠超過整體網民增速。規模,網絡新媒體的市場逐年擴大,產業的規模也越來越大。
2.1 網絡信息“無限制過濾”
由于網絡不受傳播形勢限制的特點,切斷了不同經驗之間的對話,使得正面輿論與負面輿論的交鋒過程中,負面輿論常輕而易舉地壓倒正面輿論,因而以訛傳訛現象極易發生。網絡技術的運用,賦予聽眾極大的自主選擇權利,每個人不僅可以在信息超市中完全根據自己的需要“量身定制”信息,而且可以自由、即時地參與事件的討論,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當網絡給我們提供了大量信息的同時,又像魔術師的障眼布一樣,限制了我們的視界,隔斷了不同經驗之間的共享與對話。一方面是便捷的四通八達的信息傳播,一方面是理性商談、經驗分享如此之困難,給我們呈現出一幅難以理解的現象。在這個網絡的世界里,真相在公眾之間難以被澄清,而某些負面因素常常被隨意放大。有關政府的負面輿論總是比正面輿論更容易激起聽眾的響應,大量的非理性的發泄性言論由此產生。
2.2 網絡輿論“群體集化”
所謂“群體集化”指的是,“團體成員一開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議后,人們朝著偏向的方向繼續前進,最后形成極端的觀點”。網絡社區不是一個統一的社區,而是由分化成不穩定的互相抵制的小團體所組成的。在小團體之內雖然有著高度的認同感,但團體之間彼此抵制。“信息過濾”使不同經驗之間缺少商談機制,而網絡意見表達不是多數決定少數,而是少數意見領袖支配多數。所以,負面輿論出現之后,少數的意見領袖總是能夠通過煽動性的言論將輿論往極端的方向推進。而對于公眾而言,從眾心理使他們更容易接受這些煽動性的一邊倒的言論,負面輿論不斷積聚,關于事件的輿論就因此而被定格。
2.3 網絡信息傳播的“虛擬串通”
網絡這種超時空的信息鏈接,使得任何信息,不管其是真是假,只要達到引爆點,就有可能以燎原野火之勢迅速在網絡之中蔓延。負面輿論也是如此,當其出現在網絡上吸引了一部分網民的注意,馬上就可能通過BBS、博客、跟貼、網絡聊天等形式迅速傳播。傳播的面越廣,信息的真實性就越沒有人去質疑;最后哪怕是謠言,在網絡之中也被認為是真實[1]。
2.4 網絡社會權力“去中心化”
網絡社會里,政黨與政府不再是信息權力的惟一擁有者,信息主導權被分散,以至于沒有誰可以成為固定的意見領袖。誰是信息的主體,誰就擁有了權力,誰就是意見的領袖,這就是網絡權力的規則。傳統的政府權力不斷被稀釋,政府權威也不斷受到挑戰。再加上一些地方政府民主執政能力比較薄弱,回應能力不強,新聞發言人制度不完善,甚至在錯誤的政績觀指導之下,在危機事件發生的時候,采取極不明智的壓制信息傳播的手段。這不僅不利于政府及時處理輿論,反而只能加劇負面輿論的傳播,甚至導致小道消息廣為流傳,嚴重損害政府應有形象,使政府在負面輿論的漩渦之中難以自拔。
3.1 網絡引導輿論,要有效發揮輿論監督包括互聯網監督的作用
引導、反映輿論和輿論監督之間存在辨證統一的關系,首先引導輿論是以反映輿論為前提的,網絡要充分、全面、真實地反映網民的意見和呼聲,就不能回避矛盾,要觸及網民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真正從社會治理和網民的整體利益出發來反映輿論;其次,民意只有得到順暢的表達,才能激發網民參與國家治理自覺意識和創新意識,才能使黨和政府與網民的意見相互融合,形成一個穩定和諧的輿論生態;第三,輿論監督本身就是網絡反映輿論的重要內容之一,是網絡引導和網民參與之間有效互動的綜合體現。
3.2 網絡引導輿論,要以充分反映網絡民意為前提
網民的意見具有多樣化的特點,有的是和風細雨的勸誡,有的是針砭問題的質問,有的是三言兩語的評價,有的是縝密思考的建議,不管什么意見,對于網民的意見要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對建設性意見要及時吸納,對困難要及時幫助,對不了解情況的要及時宣傳,對模糊認識要及時認清,對怨氣怨言要及時化解,對錯誤看法要及時引導和糾正,只有這樣,網絡才能真正成為黨和政府同網民情感交流和意見溝通的橋梁與平臺。
3.3 完善網絡輿論監控機制
任何網絡熱點的出現都有一定的征兆,如網絡搜索排名大幅度上升、跟帖數量急劇增加,政府建立輿情監控機制,必須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及時捕捉收集輿情信息,第一時間發現重要輿情苗頭。二是做好輿情信息的監測數據分析工作,分析判斷輿情信息時空分布狀況、發展趨勢、可能造成的現實危機,并定期進行監測數據分析。三是做好輿情信息預警工作,根據監測分析的結果發出不同的預警級別,并提前通知有關職能部門做好應急工作準備。可以發揮內部網絡作用,使網情動態等涉及群體性事件方面的情報能夠達到實時共享,一方預警,多方聯動。
[1]祝軍.網絡輿情危機及應對機制探究[J].領導科學,2012(27):55.
Research on the Strategy of Network Guiding Public Opinion in the Era of Self Media
Jiang Weiwei
Guangxi Internet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Center, Guangxi Nanning 530029
Since the media ag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normalization of public opinion supervision, scientific guidanc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to enhance the emergency handling capacity of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crisis
self media; public opinion guides; network security; Internet
G717;G206
A
1009-6434(2016)10-0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