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波
?
信息技術核心能力以及企業績效的實證分析
劉 波
重慶電信職業學院,重慶 402160
基于企業信息技術吸納過程和吸納能力的研究,總結出5種對信息技術吸納能力起關鍵作用的要素,包括:領導力、企業文化力、組織學習力、變革管理能力、知識管理能力,稱之為信息技術吸納核心能力。根據對這5種核心能力作用機理的分析,提出5個假設。基于120家企業的調查數據,對信息技術吸納核心能力進行實證檢驗,結果表明這5種核心能力都對信息技術吸納能力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信息技術;核心能力;企業績效;實證分析
企業核心能力是企業的累積性知識,特別是運用企業資源的獨特能力。核心能力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競爭優勢的重要前提,核心能力是與企業的情境相關的,是經過長期開發和培育而形成的。核心能力嵌入在企業中,具有因果模糊性、路徑依賴性、時間壓縮不經濟性等特點,因此很難被競爭對手模仿。企業只有通過不斷的創建、深化、優化或者改變其核心能力,才能持續贏得競爭優勢,不斷提高企業績效。
Ravichandran等通過對129家美國企業的調查數據分析,證明企業績效的差異取決于企業信息技術支持和增強其核心能力的程度[1]。
對組織能力演化的研究指出,能力的產生源于資源,在資源利用中形成組織流程和慣例,進而開發出組織能力。IT吸納能力的演化遵循組織能力演化的一般路徑,它內生于組織的資源和慣例,但是也具有自己的獨特性。首先,信息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組織需要基于環境變化不斷更新自身的IT知識和吸納能力,因此大環境的背景作用不容忽視。第二,吸納能力來自不斷學習的累積效應,組織學習貫穿IT吸納的整個過程,因此,組織學習能力是IT吸納能力演化的基礎。第三,作為一種管理和技術的結合,信息技術服務于組織的戰略,因而IT戰略必須與組織戰略相匹配,IT吸納能力的發展必須與組織戰略相對應。第四,由于吸納能力具有很強的路徑依賴性,從IT吸納的實踐中不斷學習、積累信息化的知識和經驗對促進IT吸納能力的發展很重要。第五,由于組織文化對各類管理變革能否成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組織的“IT文化”影響著IT吸納能力形成和發展的整個演化過程。借鑒前人對組織能力演化的研究,基于我們對一系列信息化典型案例的歸納總結,考慮IT吸納能力演化的自身特性,構建出IT吸納能力演化機理模型[2]。
競爭環境是組織一切活動的起點,它決定了組織采取什么樣的戰略和技術方案,同時影響組織對資源的獲取和交換,進而影響組織IT吸納實踐、其慣例和流程以及能力的開發。IT吸納能力的發展必須與競爭環境相匹配,這也揭示了IT吸納能力演化的動態特性。
組織學習能力是指組織內部的各成員通過對組織內外環境變化信息的及時認知、全面把握、迅速傳遞,達成共識,并做出正確、快速的調整,以利于組織更好發展的能力。組織學習能力的強弱既影響組織戰略制定、IT吸納實踐以及吸納能力的培育,又影響組織資源的獲取、組織慣例的形成和能力開發。IT文化也是經過長期的組織學習逐漸形成的。因此,組織學習能力是IT吸納能力演化的基礎。
3.1 信度和效度分析
本次調查問卷的發放都是由經過培訓的項目團隊成員進行的。問卷要求企業信息部門負責人或者高層領導當面填答,這樣可以保證答卷人對本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情況比較了解,同時答卷人可以與項目團隊成員溝通,保證對題項的準確理解。以上幾方面保證了問卷有較高效度[3]。
本文采用計算Cronbach α系數的方法來檢驗量表的內在一致信度。各變量的Cron―bach α系數都大于0.7,在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由于對IT吸納能力的測度題項采用的是多項選擇式提問,無需作信度分析。
3.2 多元回歸分析
以IT吸納能力為因變量,以5個IT吸納核心能力要素為自變量,按照5個核心能力要素與IT吸納能力的Pearson相關系數,由小到大逐個代進回歸方程,進行分層多元回歸分析,以此來觀察當每個核心能力要素代人回歸方程后,模型解釋能力的變化情況,此外,考慮到變量之間的多元共線性問題可能會導致錯誤,為此在進行多元回歸分析時計算了方差膨脹因子(VIF),所得結果都小于10。根據經驗標準,變量間即使存在多重共線性問題也是很輕微的,不會影響結論的顯著性。
本研究將企業績效分為運作績效和市場績效兩個維度,運作績效指企業經濟目標的完成情況,利用財務績效指標測量(如生產率、利潤率、投資回報率等),其測量模型包括4個問題項,如表1所示,Cron2bach′sα值和組合信度均大于0.7,平均提取方差(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AVE)值大于0.5,表明運作績效測量模型的信度和收斂效度較好。市場績效指企業參與市場的能力,用市場占有率、銷售收入、進入新市場等指標測量,其測量模型包括4個問題項,Cronbach′sα值和組合信度大于0.7,AVE值大于0.5,表明市場績效測量模型的信度和收斂效度較好。
企業核心能力是信息技術資源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影響企業績效的中介變量,環境動態性是信息技術增強企業競爭力過程中的調節變量,也就是說不同環境下,信息技術增強企業競爭力的機理是不同的。
[1]芮世春.農業上市公司股權結構與經營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J].中國農村經濟,2006(10):57-66.
[2]黃曉波,馮浩.農業類上市公司股權結構與公司績效實證分析[J].中國農村經濟,2006(10):67-71.
[3]楊軍芳,鄭少鋒.2006~2008年農業上市公司經營績效評價及比較[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74-81.
Empirical Analysis on core compete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nterprise performance
Liu Bo
Career Academy, Chongqing 402160
The research process to absorb the enterpri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based on absorptive capacity,summed up the 5 factors of absorptive capabil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lays a key role includ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the 5 a core competence mechanism,put forward 5 hypotheses.The survey data of 120 enterprises based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absorb the core ability of the empirical tes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se 5 kinds of core compete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bsorptive capacity has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re competence; enterprise performance; empirical analysis
F270;F224
A
1009-6434(2016)12-015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