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培東,張鈺璇
(山東建筑大學,濟南 250100)
基于“營改增”的建筑企業稅收籌劃研究
桑培東,張鈺璇
(山東建筑大學,濟南 250100)
隨著“營改增”政策的全面實施,建筑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實行新型稅制改革會對行業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由于建筑行業的特殊性以及長久以來的粗放型管理等特點,稅制改革后的建筑業稅負不減反增。本文先分析“營改增”政策實施后建筑企業稅負增加的原因,然后提出了4種稅收籌劃辦法,并且運用小案例來證明相關籌劃辦法實施的可行性。希望建筑企業可以積極正確地面對“營改增”帶來的影響,合理降低自身稅負壓力,謀求企業自身健康發展。
營改增;建筑行業;稅收籌劃
李克強總理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表示,我國于2016年5月1日將全面實施“營改增”稅制改革,金融行業、建筑行業、房地產行業以及生活服務行業將被納入原有的試點范圍。稅收制度的改革會給我國的建筑行業帶來巨大的影響,中國建設協會對我國66家建筑企業就稅收改革前后的稅負情況進行調研和統計測算,得出的結果與理論結果大相徑庭。理論測算的結果表明,在實施“營改增”稅制改革后,企業稅負平均下降約80%,而通過實際測算得出企業稅負平均增加90%,稅負不減反增。因此,建筑企業如何通過合理的稅收籌劃去減少自身的賦稅,是本文重點探討的問題。
1.1部分成本支出項目無法抵扣
增值稅是在企業針對在進項稅額和銷項稅額抵扣后的增值部分所繳納的稅款,國家對進項稅額的抵扣制度有嚴格的規定。建筑行業中存在的一批小規模納稅人,他們雖然可以向國稅機關申請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但他們的征收率僅為3%,即下游企業只能抵扣3%的進項稅額。同時,建筑企業往往是通過當地小材料商以及本土農民來購買建筑施工過程中所需要的沙、石等原材料,小材料商和農民是無法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因此,建筑企業的一部分成本支出無法用來抵扣其銷項稅額,增加了其賦稅負擔。
1.2現存部分資產進項稅額無法抵扣
根據政策規定,企業在稅改之前購進物資的進項稅額是不可以抵扣稅改之后新開項目的銷項稅額的。一般納稅人在稅改之前購進的、提供有形租賃服務的設備器械,在試點期間可以自主選擇納稅方式,繳稅方式一經確定,則3年之內不可以更改。在稅制改革之前,承租方無需考慮進項稅額抵扣的問題,因此,企業內部的設備租賃單位一般情況下都會選擇繳納稅負較低的簡易計稅方式。但在稅制改革后,根據相關規定,以簡易計稅方式計稅的相關項目進項稅額是不可以進行抵扣其銷項稅額的。
1.3企業內部關聯交易進銷不平衡
一般而言,關聯交易大量存在于規模較大的建筑企業內部,其交易類型非常廣泛,包括建筑工程的總包、分包、采購、租賃及提供各類勞務和服務等,交易主體一般涉及材料物資供應商、設備租賃公司、施工單位等,其各個交易主體之間的成本和收入構成都存在很大差異,需要交納的增值稅稅款也各不相同。企業內部的各個子單位之間存在大量進銷不平衡的現象:一方面,一些單位的進項稅額大于銷項稅額,無需繳納增值稅的同時形成進項稅留抵額;另一方面,一些單位的進項稅額遠小于銷項稅額,需要繳納額度較大的增值稅。各個單位之間的進銷情況不平衡,加大了建筑企業整體的稅負。
1.4“甲供材”結算方式的影響
“甲供材”這種結算方式普遍存在于當前的建筑行業中,即甲方與供應商直接結算材料和設備的貨款,以抵扣甲方應支付給乙方的工程款。在原有的營業稅制下,這些貨款是包含在建筑單位的項目合同中的。而實施“營改增”后,上游企業提供的發票上寫的是貨款支付方的名字,乙方無法使用這些進項稅額來抵扣銷項稅額,因此,這種結算方式給建筑單位帶來了較大的稅收負擔。
2.1合理分配物資資源
在“營改增”后,若原有的項目與新開的項目采用的是不同的繳稅方式,即原有項目的繳稅方式是依據原有的政策繳納營業稅或者是依照簡易計稅方式繳納增值稅,則用于原有項目的材料或者設備等物資的進項稅額是無法用來抵扣新開項目的銷項稅額的。
所以,盡量合理分配物資資源,使存量物資用于存量項目,新購資源用于新開項目,并盡可能地選擇具有一般納稅人資格的或者可以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上游單位進行合作,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新開項目的稅負壓力。
2.2合理選擇現存設備租賃計稅辦法
建筑企業應該在為提供有形租賃服務的現有設備選擇計稅方式之前,結合多個方面進行綜合考量,例如:針對企業內部和外部提供設備租賃的情況、現存設備租賃的進項稅額的抵扣情況等,合理選擇計稅方式。具體原則如下。
第一,若租賃設備的客戶主要源于企業內部,且進項稅額可以進行全部抵扣,那么建筑企業應為設備租賃單位選擇一般計稅方式繳納增值稅,其進項稅額可以在下游單位進行抵扣,從而使企業總稅負得到降低。
案例:建筑企業Z公司的子公司A公司屬于設備租賃單位,A公司為Z公司的所有下屬子公司提供設備租賃服務,假設A公司每年針對現存設備的進項稅額為100萬元,并且稅制改革之前,Z公司對于現存設備的繳稅方式選擇的是簡易計稅方式。若將改為一般的計稅方式,則其100萬元的進項稅額可以在下游單位進行抵扣。因此,在企業總稅負不變的情況下,A公司可以額外抵扣其100萬元的進項稅額,即等同于利潤增加了100萬元。
第二,若租賃設備的客戶源為企業內外部均有,那么建筑企業應該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測算,從而選擇一種使總稅負最低的計稅方式。
2.3合理調整關聯交易價格
建筑企業內部的關聯交易進銷不平衡往往會造成企業總稅負增加,為降低賦稅壓力,企業內部應該遵循正當交易原則,合理地調整交易關聯的上下游單位的進銷價格。具體辦法如下。
第一,若建筑企業內部的材料供應、提供設備和勞務服務的單位有著較大的進項稅額,則會存在進項稅留抵額,下游單位有著較大銷項稅額,則應適量增加下游單位的進項稅額,以加大進項稅額抵扣程度,達到其降稅的目的。此舉實現了稅負從下游單位向上游單位的轉移,由于上游單位有著大量的留抵額,不會增加其賦稅負擔,而建筑企業的總增值稅稅負也得到了降低。
案例:建筑企業Z的子公司B為設備供應單位,由于B公司的進項稅額很大且向內部提供租賃服務時的銷項稅額較小,因此B公司無須繳納增值稅且具有進項稅額留抵額。Z的子公司C為施工單位,有較大的銷項稅額。假設B公司在為C公司提供設備租賃服務的時候提高100萬元的銷售價格,B公司需多繳納17萬元(機械設備租賃增值稅率為17%)的銷項稅,然而在原留抵額抵扣后仍無須繳納增值稅;C公司的進項稅額多了17萬元,可以用來抵扣其銷項稅額。因此Z公司的總稅負降低17萬元。
第二,若上游單位的銷項稅額大于進項稅額,相關聯的下游單位的銷項稅額小于進項稅額,則應降低關聯的交易價格,使稅負上游單位轉移至下游單位,從而降低總稅負。案例與上例反方向進行,此處不再贅述。
第三,在調整關聯交易的價格后,增值稅稅負的轉移的同時也會帶來所得稅稅負的轉移,因此企業必須綜合考慮多方面的稅負轉移情況,測算集團整體稅負,選擇一個使集團整體稅負最低的調整辦法,避免此消彼長造成集團整體稅負的升高。
2.4“甲供材”結算方式的籌劃對策
由于在我國的建筑行業中“甲供材”結算方式廣泛存在,因此,杜絕這種結算方式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所以建筑行業必須對此結算方式形成相關對策,降低建筑企業的稅負壓力。具體方法如下。
第一,建筑企業實行差額計稅,將以“甲供材”方式抵扣的貨款從自身的營業額中去掉,降低自身的銷項稅額,降低企業稅負。
第二,建筑企業與甲方單位本著稅負合理、平等的態度進行協商,在簽訂合同之前就材料采購的細節達成一致。例如,甲方可以作為出售方,將其購得的物資以一定的價格銷售給乙方,增加乙方的進項稅,從而降低乙方的稅負。
從建筑行業的產值利潤率來看,建筑行業一直是屬于利潤微薄的行業,“營改增”稅制改革的實行,給目前的建筑行業帶來了較大的稅負壓力。因此,建筑企業應該積極應對稅負增加的情況,通過合理分配物資資源、合理選擇現存設備租賃計稅辦法、合理調節關聯交易價格和針對“甲供材”結算方式的一系列稅收籌劃辦法來合理避稅,以盡快適應稅制改革。同時,也希望有更多的專業人士投入到建筑業“營改增”的稅負變化以及相應稅收籌劃的研究中來,為促進我國建筑業蓬勃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主要參考文獻
[1]王梅.“營改增”對國有建筑企業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5.
[2]覃雪梅.建筑業“營改增”的稅負變化及影響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6(5).
10.3969/j.issn.1673-0194.2016.14.007
F812.42
A
1673-0194(2016)14-0015-02
2016-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