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麗娜
(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機電信息分院,浙江 義烏 322000)
數字化轉型期義烏傳統印刷企業的創新發展路徑研究
樊麗娜
(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機電信息分院,浙江 義烏 322000)
本文立足于義烏傳統印刷業的發展現狀和面臨的困境,深入分析阻礙義烏傳統印刷業數字化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深層次問題,就如何抓住數字化轉型期帶來的全新機遇促進傳統印刷業的轉型發展,提出創新發展路徑及發展思路。
數字化;轉型期;傳統印刷業;創新;路徑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及物聯網的迅猛發展,一場數字化革命正在中國風起云涌,中國正邁向數字化轉型的新時代,這一轉型將提高生產力和推動經濟增長。企業需要進行數字化轉型以便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印刷業也不例外。印刷業在長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不斷積累的深層次矛盾集中出現,產能過剩、結構不合理、集約化程度低與自主創新乏力等問題已經嚴重制約了印刷業的可持續發展。再加上新媒體的沖擊,眾多傳統印刷企業面臨發展瓶頸。印刷業應該把握數字化與信息化帶來的新機遇,創新發展思路,拓展新的利潤增長點,主動開展數字化轉型升級,實踐跨越與發展。
義烏包裝印刷業依托“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的區域優勢,發展成為浙江省四大印刷產業區之一,2007年中國包裝聯合會授予義烏“中國商品包裝印刷產業基地”的稱號。然而,義烏印刷業在長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深層次矛盾集中出現,嚴重制約了印刷業的可持續發展。再加上新媒體的沖擊,眾多傳統印刷企業面臨發展瓶頸。
第一,產能過剩、市場失衡、印刷工價偏低。印刷行業同質化發展嚴重,差異化發展不足,產能嚴重過剩,企業通過降低工價的方式來搶奪訂單,印刷工價越來越低,行業進入惡性競爭狀態。加之傳統印刷產業處于價值鏈低端,單純進行加工,無品牌意識,技術創新能力不足,因此,難以適應轉變發展方式和調整優化經濟結構的現實要求。
第二,經營成本增高,印刷企業進入微利時代。印刷用紙張、油墨、版材等物料成本逐年上漲,加之中國人口紅利消失,印刷業招工難,人工成本增加,從而導致印刷企業利潤降低,進入微利時代。
第三,傳統印刷無法滿足日益增加的個性化、按需、可變數據印刷的需求。
第四,新媒體的出現和發展,電子產品逐步成為主流媒介,傳統書報刊大量被替代,書報刊印刷需求下滑,相應的印刷市場嚴重萎縮。
第五,義烏傳統印刷業高技能人才短缺。相對于德國高技能人才占企業員工總數40%的比例來說,義烏印刷企業存在著很大的人才缺口。義烏印刷企業目前還大都實行兩班工作制,工作時間長,工作環境比較差,待遇低,人員流動性非常大。同時,由于管理模式傳統,企業沒有完善的人才晉升制度,對于人才的重視程度不高,因此,普遍存在著留不住人才的現狀。高技能人才的比例是決定企業發展能力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隨著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人才短缺將直接制約企業的轉型和可持續發展。
受以上因素的影響,印刷企業面臨著新一輪的嚴酷洗牌。如何把握數字化與信息化帶來的新機遇,創新發展思路,拓展新的利潤增長點,在眾多競爭中脫穎而出,立于不敗之地成為印刷企業不得不思考的重要問題。
義烏印刷包裝企業規模絕大多數屬于中小微型企業,受限于企業規模小、科技發展水平低、管理模式落后、技能人才短缺等因素,數字化轉型仍然面臨很多的挑戰。
第一,認識不足。義烏大多數企業仍然采用傳統式的家族管理模式,經營管理理念落后,對于產業和行業發展信息的了解比較滯后,不善于捕捉新信息,對印刷業數字化轉型認識不足。片面地認為印刷數字化轉型即采購最新的數字印刷機,大力發展新興數字印刷即可。抑或有些企業認識不到印刷數字化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仍然采用傳統的生產經營方式,對數字化持觀望態度。
第二,人云亦云,缺乏主觀的戰略決策。他們往往對自己的企業認識不足,無法充分認識到企業自身的經營特色,忽視了別人無法提供而自己可以提供的差異化服務,缺乏差異化發展道路規劃,盲目跟從別人,勢必再次陷入重復建設、產能過剩、惡性競爭的怪圈。
第二,資金問題。發展新興數字印刷需要高昂的設備投入,巨大的資金投入和成本壓力令很多企業望而卻步。
印刷業向數字化轉型,大型企業借由資金和市場優勢可快速實現轉型,而高額的設備資金投入讓中小微型企業面臨轉型難的困境,不轉型死路一條,單純的跟風又沒有資金支持。因此,對于中小微型企業來說,如何轉型是至關重要的問題。
3.1流程創新
3.1.1傳統印刷的數字化改造
傳統印刷的數字化改造,即用數字技術和先進技術提升傳統印刷水平,應該包括以下4個方面。
3.1.1.1印刷內容數字化
對印刷內容資源進行再開發,使其能夠為全媒體服務,甚至可以使印刷企業發展成為“媒體內容開發”供應商。
3.1.1.2印刷生產數字化
基于數字化工作流程(CIP4/JDF)實現從原稿的錄入到成品輸出的印刷全過程的數字化,具體包括:數字圖文信息的采集、組版、拼大版、RIP、數碼打樣、色彩管理、計算機直接制版、數字印刷以及由印前數據控制的印后加工等。
3.1.1.3印刷經營管理數字化
結合互聯網,改造傳統印刷經營管理模式。通過印刷電子商務實現自動報價、網絡下單、異地印刷等,為客戶提供更便捷的服務;通過數字化管理系統實現企業內人、財、物、產、供與銷的統一管理。
3.1.1.4印刷設備數字化
沒有數字化、智能化的設備,印刷工藝過程全數字化是不可能實現的。首先,必須有數字化、智能化的印前設備,才能生成基于CIP3/PPF或CIP4/JDF的數字化的數據文件,而數字化的印刷和印后設備才可以共享這些數據文件傳送的信息,如油墨預置、套準預設、折頁預設與裝訂預設等,使印刷生產更高效。因此,印刷設備必須實現數字化和智能化。
3.1.2發展新興的數字印刷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規定,使用生產型數字印刷機進行的印刷稱為數字印刷,即狹義的數字印刷。目前,我國的數字印刷機及其關鍵部件、數字印刷所用耗材(紙張、油墨)等基本依靠進口,從而嚴重制約了我國數字印刷的發展。傳統印刷企業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可先將數字印刷設備和自動化水平較高的傳統設備結合,并根據自身情況,有計劃、有步驟地引入全數字印刷設備,以滿足個性化、按需、短版、可變數據印刷等的需求。
3.1.3發展高新印刷技術,拓展印刷新業態
傳統印刷企業可審時度勢,搶占印刷新領域,如功能性印刷、介質印刷、3D打印等。
3.2經營模式創新
以前,印刷業是傳統的加工業,其終極產品就是印刷品。數字化轉型期傳統印刷企業應該善于把握數字化帶來的機遇,與計算機、互聯網以及其他行業進行有機的融合,延伸印刷產業鏈,擴展印刷新業態,用差異化戰略啟動創新,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在新一輪競爭中脫穎而出。
3.2.1重視品牌經營
傳統印刷企業不應僅停留在產品印刷加工方面,而應該重視創立品牌,經營品牌,改變傳統模式,將工作重心放在解決方案和服務上面,由單一的印刷加工企業轉變為“信息技術、創意設計、加工與增值服務”于一體的企業,樹立增值服務新形象。以優秀品牌帶動區域產業集聚和整體水平的提升。
3.2.2創新營銷方法和手段
網絡時代,傳統中小印刷企業要創新營銷方法和手段,利用其數字化優勢,積極擁抱互聯網,拓展印刷電子商務和網絡印刷業務,大力發展網絡貿易,拓寬營銷渠道,擴大市場范圍。
國內外很多的企業都在通過數字化改變自己的經營模式。以雅昌集團為例,1993年萬捷創立雅昌公司,率先提出“印刷業是服務業”的新理念,并積極探索傳統印刷業的創新發展模式,大力推進印刷業產業升級,提出并實現了“傳統印刷+現代IT技術+文化藝術”創新經營模式,即雅昌模式。雅昌模式將傳統印刷工藝、現代數字技術和中華民族博大的文化三者有機結合起來,將傳統印刷行業轉變成了以數據處理為核心和產品的新興產業。
3.2.2.1藝術品印刷
通過多年積累,雅昌憑借國際一流的印刷技術、管理水平和質量水平,成為高檔印刷品市場的領導者,建立了一套藝術精品印刷的圖像處理標準。為畫家、拍賣行、博物館印刷畫冊、拍賣圖錄及紀念資料等高檔藝術品。
3.2.2.2雅昌藝術網
雅昌通過藝術品印刷數據的積累,創辦了全球最大的中國藝術類專業網站——雅昌藝術網,成為傳播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和載體。
3.2.2.3高端藝術復制品
雅昌已經建立了獨有的藝術品復制工藝標準和工作流程,通過藝術品復制使國家瑰寶得以再現以滿足普通藝術品愛好者的收藏愿望,同時對中國文化的保護、傳承、弘揚也具有深遠的意義。
3.2.2.4數字資產管理
雅昌為藝術家建設了數字資產管理托管庫、個人官網網站、在線數字美術館和拍賣會防偽預報系統等。
3.2.2.5策劃、攝影和展覽
雅昌模式成功構建了一個平臺,將藝術家、學術界、文化界和收藏機構連接在一起。雅昌已參與主辦了很多文化活動,并開始有計劃地進行藝術品收藏與展覽。
面對現今低價競爭的印刷市場紅海,義烏傳統印刷業應該認真分析和研究印刷技術、市場的發展趨勢,結合自身的優劣勢,緊緊抓住數字化轉型期數字化技術和網絡化技術帶來的全新機遇,配合數字化媒體時代進行改革,以差異化戰略來擴大市場份額,以創新來獲取高額利潤,打造屬于印刷產業的藍海戰略。
主要參考文獻
[1]齊福斌.傳統印刷生存和發展的思考(上)[J].印刷技術,2012(3).
[2]趙輝,李治堂.大數據時代下的印刷業發展[J].印刷工業,2014(8).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4.030
F426.84
A
1673-0194(2016)14-0046-02
2016-06-02
2015年度金華社科聯課題(Y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