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道剛 王躍明1.上海濟物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
?
串行EEPROM DS2431的特性及其在智能ODN中的應用
何道剛1,2王躍明2
1.上海濟物光電技術有限公司2.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
摘要:文章介紹了美國Maxim公司的串行EEPROM DS2431芯片的特性及工作原理,提供了DS2431與單片 機IAP15L2K61S2的1-Wire總線連接方法,并且簡要闡述其在智能ODN中的應用。
關鍵字:EEPROM DS2431 1-Wire 單片機 智能ODN
DS2431是美國Maxim公司的新一代串行 EEPROM存儲芯片,由四個存儲器頁組成,每頁 256位,它采用1-Wire接口技術,通過標準1-Wire 協議實現對其內部1024位存儲區的數據讀寫,讀寫 速率為15.4kbps或125kbps。數據先被寫入一個
8字節暫存器中,經校驗無誤后復制到EEPROM存儲器, 其特點在于,四個存儲頁相互獨立,可以單獨設 置寫保護或EPROM仿真模式,在EPROM仿真 模式下,所有位的狀態只能從“1”變成“0”。由于它采用CMOS工藝,功耗極低,且寬電源電壓(+2.8V~+5.25V),工作電流約為0.8mA,非常適合對功耗有嚴格要求的場合使用,其封裝有TSOC、 TO-92、TDFN-EP、SFN和UCSPR五種形式。 DS2431與外部微處理器接口采用1-Wire標準總線,實現主機對芯片靈活的尋址和讀寫操作,減少了芯片接口的引腳數,提高了芯片使用的靈活性。
2.1DS2431的內部結構
DS2431內部功能主要由 1-Wire控制模塊、存儲器控制模塊、CRC-16發生 器、存儲區、暫存器、ROM注冊碼、寄生電源模塊及相關接口電路組成。
2.2DS2431的功能引腳
DS2431芯片只有2個引腳:IO和GND,各個引腳的功能說明如下:
IO:信號線,集控制、地址、數據及電源于 一體。
GND:信號地。
NC:未用。
3.11-Wire簡介1-Wire總線是Maxim全資子公司Dallas的一項專有技術與目前多數標準串行數據通信方式如SPI、I2C、MicroWire不同,它采用單根信號線既傳輸時鐘又傳輸數據,同時提供接收端工作電源,而且數據傳輸是雙向的它具有節省I/O口線資源,故結構簡 單成本低廉便于總線擴展和維護等諸多優點。 1-Wire總線適用于單個主機系統控制一個或多 個從機設備,當只有一個從機位于總線上時系統可 按照單節點系統操作,而當多個從機位于總線上時 則系統按照多節點系統操作。在數據通信前,首先由主機進行初始化,主機 開始發送數據時,先將總線短暫拉低至少480us,發送復位脈沖,對總線上所有從機進行復位。總線上每個從機在接收到主機發送的復位脈沖后,發送復 位響應脈沖,將總線拉低至少60us(主機發送復位 脈沖后由于上拉電阻的存在,總線被拉高)。 主機向從機發送數據分為寫1和寫0兩種,當寫1 時,主機發送一個短脈沖將總線拉低1~15us后釋放, 等待60us,寫1完成;當寫0時,主機發送的短脈沖 時長至少60us。 主機讀從機的過程,在讀每一位數據前,主機 先發送一個1~15us的起始低脈沖拉低總線后釋放, 釋放總線后主機1~15us內讀取的就是從機的數據。若從機輸出的數據是1,總線什么都不做保持高電平; 若從機輸出的數據是0,數據線拉低60us。
3.2DS2431尋址及存儲尋址
DS2431的數據存儲器和寄存器位于一個線性地址空間。數據存儲器和寄存器對讀操作沒有限制。DS2431的EEPROM陣列共有18行,每行8字節,前 16行被等分為4個存儲器頁(每頁32字節),這4頁為主數據存儲器,可以通過設置寄存器行中相 應的保護字將每一頁單獨設置成無保護、寫保護或 EPROM模式。最后2行包括保護寄存器和保留字節。 寄存器行包括4個保護控制字、1個復制保護字、1 個工廠設置字和2個制造商ID。
3.3DS2431存儲器功能命令
DS2431存儲器功能命令主要包括寫暫存器、讀 暫存器、復制暫存器、讀存儲器。
3.3.1寫暫存器
該命令適用于數據存儲器和寄存器頁中的可寫 地址,為了保證暫存器中的數據能夠被正確復制到 存儲器陣列中,用戶必須保證“寫暫存器”命令 中的8個數據字節開始于一個有效行邊界處。發出 “寫暫存器”命令后,主機必須首先發送2個字節 的目標地址,接著發送要寫入暫存器的數據。當執 行“寫暫存器”命令時,DS2431內部的CRC發生器 計算整個數據流的CRC校驗碼,數據流起始于命令 代碼,終止于主機發送的最后一個數據字節,該 CRC校驗碼由CRC-16多項式生成,計算時首先清除 CRC發生器,然后順序移入“寫暫存器”命令代碼 (0Fh)、目標地址和所有數據字節。
3.3.2讀暫存器
該命令可以用來校驗目標地址和暫存器數據的 完整性。主機發送命令代碼后開始讀取數據,開頭 的兩個字節是目標地址,下一個字節是結束偏移量 或數據狀態字節,接著是暫存器數據,這些數據可能與主機發送的原始數據有所不同。當目標地址位于 寄存器頁或位于寫保護或EPROM模式時,這一點尤 其重要。主機應先讀完暫存器中所有數據,然后就 可以收到反碼的CRC,該CRC碼根據DS2431發送的 數據產生。
3.3.3復制暫存器
該命令用來將暫存器中的數據復制到可寫的存 儲器區域,主機發出“復制暫存器”命令后,必須 提供一個3字節的授權模板,該模板應該通過前一個“讀暫存器”命令獲得。該3字節模板數據必須與三 個地址寄存器中的數據完全匹配,如果模板匹配、目標地址有效、PF標志位未被置位并且目標存儲器 沒有復制保護,則AA標志位置位,開始執行復制操作,暫存器中的8字節數據全部被復制到目標存儲器中。如果PF標志位被置位或目標存儲器處于復制保 護模式,則不會執行復制操作而且AA標志位不會置位。
3.3.4讀存儲器
該命令通常用于從DS2431中讀取數據,發出命 令后,主機需要提供2個字節的目標地址后,主機開 始讀取起始于目標地址的數據,可連續讀至地址 008Fh處。如果主機在繼續進行讀操作,則讀取結果將是邏輯1。
3.4DS2431與IAP15L2K61S2的硬件配置
DS2431的IO接口滿足標準1-Wire協議標準,分別支持15.4 kbps的標準通信速率和125kbps的高速通信速率。DS2431的端口為漏極開路,在任何速率下 運行都需要一個2.2KΩ的上拉電阻。
3.5處理流程
主機通過1-Wire端口訪問DS2431的協議包括初 始化、ROM命令和功能命令。主機每次訪問DS2431,必須遵守這個命令序列,如果出現序列混亂,DS2431 則不會響應主機。
3.5.1初始化
基于1-Wire協議接口的所有傳輸過程都是以初始化開始的,初始化過程由主機發出的復位脈沖和從機響應的應答脈沖組成。
3.5.2ROM命令
一旦主機檢測到一個應答脈沖,就可以發送 DS2431的ROM命令,所有的ROM命令長度均為 8位,下面列出這些命令:
讀ROM:允許主機讀取DS2431的8位家族碼、唯一的48位序列號和8位CRC校驗碼。此命令適用于 總線上僅有一個從機的情況,若總線上連接了多個 從機,當所有從機試圖同時發送數據時,將會發生 數據沖突,導致主機收到的數據錯誤。
匹配ROM:允許主機尋址多個總線上的一個特定ROM注冊碼的DS2431從機設備,這個命令適 用于單從機系統,也適用于多從機系統。
搜索ROM:系統啟動時,主機發送3個時隙的 “搜索ROM”命令,在第1個時隙,每個參與搜索的 從機都輸出各自ROM注冊碼的原碼,第2個時隙, 每個參與搜索的從機都輸出各自ROM注冊碼的補碼, 第3個時隙,主機寫入所選注冊碼的原碼,所有不匹配的從機都不再參與搜索。主機用該命令得到1-Wire總線上從機的ROM碼。
跳越ROM:在單從機總線系統中,主機可使用該命令訪問存儲器而不需要提供64位ROM注冊 碼,從而節省了時間。如果總線上不止一個從機, 在主機發出“跳越ROM”命令后發送讀命令時,會 因多個從機同時發送數據而導致數據沖突。
總線恢復:為了最大程度提高多從機應用場 合的數據吞吐率,DS2431提供了“總線恢復”命令, 該命令檢查RC位的狀態,若為1,則直接把控制權 交給存儲器功能。
增強型跳越ROM:在單從機系統,主機不需要提供64位ROM地址碼就可以訪問存儲器,從而 節省了時間。與“跳越ROM”命令不同,該命令將 DS2431設置為高速模式(OD為1),后續命令均為 高速模式,直到有一個最短持續480us的復位脈沖將 總線上的所有從機復位成標準速率(OD為0)。
增強型匹配ROM:通過該命令,以高速模式 發送64位ROM地址碼,主機可以訪問多從機系統上 一個特定的DS2431,同時將其設置為高速模式。只有與該地址碼匹配的DS2431才會對后續的命令響應。
3.5.3功能命令
DS2431的功能命令主要是讀和寫操作,主機與 DS2431的數據通信在時隙內進行,每個時隙傳輸 1bit,數據在寫時隙由主機傳輸到從機,數據在讀時 隙由從機傳輸到主機。所有通信均以主機拉低數據線開始,當1-Wire總線上的電壓降低至門限電壓以 下時,DS2431啟動內部定時器,在寫時隙確定何時 采樣數據線,在讀時隙確定數據有效時間。
3.6DS2431與IAP15L2K61S2的數據傳輸協議
以上詳細說明了DS2431與單片機之間數據通信 的1-Wire協議,現在以一個寫操作為例簡要說明整個操作過程。
近年來,伴隨著電信業務向綜合化、數字化、智能化、寬帶化和個人化方向的發展,高帶寬、高 傳輸質量的FTTx網絡在國內外得到了快速發展。作為占FTTx網絡建設投資達50%~70%的光纖分配網,ODN網絡的建設和維護越來越重要。由于ODN網絡產品基于無源的光網絡設備,其先天存在的管理手段較原始,故障定位手段缺乏等問題,給其維護和運營帶來了很大不便,嚴重困擾 著運營商。統計數據顯示,通常運營商超過30%的光纖由于標識混亂、無法辨識造成資源沉淀無法使用,只能重新投資鋪設,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除了資源沉淀外,運營商還面臨著光纖網絡業務開通和管理的難題,比如,運維部門接到訂單,派出施工人員到遠端進行施工,但到現場才發現光纖已經分配完畢;對于局端是否需要擴容,運營商也只能 采取定期巡查的模式,耗費大量人力物力。
智能化的ODN解決方案,可以極大地提高光纖 部署的自動化程度,減少手工操作,從而加快部署效率,降低由于手工操作導致的光纖連接及光纖資源記錄錯誤率,使光纖資源可用率得到提升。引入智能化的ODN,幫助運營商簡化管理流程、降低運營成本成為必然。智能ODN系統主要包括智能網管、智能ODF、 智能FDT、智能FAT和智能終端等。
參考文獻
[1]Maxim公司產品手冊,2012版
[2]STC公司產品手冊,IAP15L2K61S2 Datasheet,2013版
[3]MCS-51系列單片機實用接口技術,李華主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1993 [4]通信原理,樊昌信等編,國防工業出版社,1992 [5]智能ODN管理系統標準,20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