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俊偉
關于行政事業單位部門預算管理的探究
文/田俊偉
當前,我國對于行政事業單位部門預算管理正逐步推行改革,改革成效如何直接影響著我國財政改革的成敗。行政事業單位部門預算管理在我國公共財政體制的構建過程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并且在改革的背景之下,財務預算的監督、編制等方面也發生著新變化。所以為了能夠跟上改革的步伐,行政事業單位有必要加以調整當前的會計核算方法,這也是確保各種業務順利開展,以及改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徑之一。鑒于此,本文首要概述行政事業單位部門預算管理,接著分析當前行政事業單位部門預算管理現狀,最后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使其財務管理水平盡快適應當前的改革。
行政事業單位;部門預算管理;問題;對策
行政事業單位作為我國行政管理機關及其輔助機構,其財務預算管理系統更是歸屬于我國國家公共財政,并由國家財政進行統一管理撥付。近幾年來,基于我國國情,針對行政體制的調控、制度的更新都在逐步提升,因而一些行政事業單位部門的預算管理也急于更新變換。然而,由于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使得部分行政事業單位部門預算管理水平的提高有所限制,這就不得不思考,如何解決當前的影響因素,提出更好改善財政管理水平的措施,以保證財政資金的合理利用,這是當前財政改革所需注重的一個課題。
所謂的預算管理主要是指根據國家所下撥的資金,行政事業單位根據各部門的業務運行狀況、單位財務預算管理方法,進一步進行收集、預算編制、內部監督財務信息等一系列相關的財務管理活動,使得國家的資金能夠有效地被利用,并確保國家資金能夠在公共事業建設中充分發揮其作用。
施行嚴格的財務預算管理對于行政事業單位有其重要性意義。一方面,科學的財務預算管理不僅能夠實現國家資金的優化合理配置,并提高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運作的效率;另一方面,對于不同事業單位,各部門還需根據自身的業務情況來開展相應的預算管理,這就使得各部門必須結合自身的工作特點進行財務量化,科學控制財務支出,避免資金的浪費及其收支不平衡現象。
(一)缺乏正確的預算管理認知
當前,我國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在財務部門預算管理職責范圍上缺乏正確的認知,認為自身的職責只需為行政事業單位提供所需的資金供應即可,這種認知不僅導致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編制工作受不到相關工作人員的重視,若想委派專業的管理人員進行財政預算編制更是難上加難。長久如此,只會逐步降低預算編制在行政事業單位中的地位,致使在為行政事業單位提供資金的服務過程中出現資金供應不足的現象。此外,行政事業單位在進行預算管理時,沒有合理、科學的規劃資金款項的具體用途,而是過度重視筆款和程序,最終致使資源被浪費。同時,大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的經費皆是被動的根據國家財政部門的撥款計劃來進行預算編制,再下達到各個部門給與執行。如此,只會使得部門的預算管理流于形式,并不能夠真正發揮其真正的預算編制的作用,且行政事業單位沒有建立起完善的預算管理制度,這都使得行政事業單位實現長遠發展仍有其困難性。
(二)缺乏完善的預算管理制度
我國多數的行政事業單位仍舊缺乏完善的預算管理制度,制度上的缺失,使得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操作及管理水平不能得到有效提高。雖然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相應建立起部門預算管理體系,但大都趨于形式,或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而搭建的空殼子,一些行政事業單位對于預算管理體系建設的重要性并沒有充分意識到,這些情況都嚴重阻礙了我國財政改革工作的開展。對于行政事業單位來說,若想實現“專款專用”,首先便要提高經費預算意識,并建立起相應的預算體系。而我國當前仍然存在著多數的行政事業單位以歷史資料及其數據作為預算工作展開的根據,而引入先進預算管理方式的單位卻是少之又少,自然無法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水平。同時,我國當前行政事業單位在預算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還存在著資料不完善、預算結果有誤等問題,這也意味著必須建立完善的預算管理制度方可。
(三)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
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是當前行政事業單位部門預算管理存在的一大難題。各部門只注重追求經濟利益而忽視預算管理工作,導致預算管理存在較大的人為性,且預算管理監督工作執行力度尤為不足,特別是在支出預算的管理方式上仍舊采用傳統守舊的模式,皆使得預算管理效果大大降低。一方面,由于預算管理認知上的不足,行政事業單位大都在碰上實際的預算問題后才臨時制定相應的決策,致使監管工作長期處于被動式的狀態。另一方面,較之一般企業,行政事業單位在財政上更多的會涉及到國家的機密信息,這無疑也加大了單位財政預算的難度,若是監督工作沒有做好,甚至會導致出現暗箱操作的行為。最后,由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缺乏相匹配的預算考核監督機制,使得單位不能更深入的了解其資金的用途,并且資金流向上也沒有進行完整的記錄,使得預算管理監督效果有所下降。
(四)缺乏系統性的預算流程
在實施預算管理的過程中,若是缺乏完整的監管約束部門,就會導致在設置會計科目時趨于形式,過于簡單化。部分行政事業單位部門預算仍缺乏系統性的管理,沒有加以約束。就當前的會計預算科目來看已無法滿足不斷發展的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內容,會計科目設置存在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比如在單位資金籌款多渠道的情況下,會計科目本應不斷細化,并增設多級科目,可對于財政補助或是經費撥入等二級科目的增設仍有待設置。這就使得部門預算流程仍舊缺乏系統性的管理。
(一)完善法律法規
為了更好提高行政事業單位部門預算管理必須切實加強法律法規建設,不斷更新管理模式,對《預算法》不斷完善和內容更新,還應對其相關的法律政策科學整合并規劃會計核算機制內容,使我國政府預算標準不斷深化,并逐步形成科學合理的預算管理機制。
(二)協調部門預算及其會計核算
在部門預算管理過程中,根據實際的財務情況,有針對性的制定出嚴謹細致的報表,并確保其報表能夠準確無誤、真實的展現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及其預算狀況。此外,還應該將實際的費用支出做一份詳細的表格,通過這種方式,才能夠更為清晰地將行政事業單位中的運營狀況及其各項目的財務支出、分配等都具體的呈現出來,以便于日后相關人員的檢查。同時還要通過報表的形式盡可能的準確呈現出財務預算部門相關工作人員的狀況,真正的協調好部門預算與會計核算,并把握好財務預算,才能為單位部門的管理工作提供科學合理的根據。
(三)加強預算監管
首先,要根據相應的預算管理制度加強監管力度,并嚴格執行。其次,應設立專門、專業知識強的預算監管機制,才能確保預算管理制度穩序進行,有效防止管理過程中出現問題并在出現問題時能夠及時進行處理解決,還應對各部門實施突擊檢查,實時把控部門資金的流動去向,強化各部門的資金使用率并實施綜合評估,給予財務人員相應的獎懲。再次,要確保監管的透明、公開、公正,協調各部門之間的團結協作,不斷完善預算編制、管理、監管等系統性、科學性,對于監管手段和方式也要不斷更新,以適應不斷改革變化的財務政策。最后,行政事業單位還要加強對監管人員的培訓,讓監管人員明確意識到自己的職責所在,還可聘請具有豐富經驗和專業知識的外部監管人員進行講座指導,加強監管人員之間的溝通交流。這樣才能真正的提高監管人員的監督水平。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知,部門預算管理在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占據著重要地位,預算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響著我國公共服務的水平及其國民經濟的發展。我國機構體制與其財政部門的預算改革大體是同步進行的,這就意味著預算改革有其重要性。所以,在行政事業單位部門預算管理改革過程中有必要不斷強化其相關法律規定,逐步建立并優化部門預算管理機制,以形成科學有效的預算科目及其監管制度。也應該注意的是雖然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在預算管理改革上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不可因眼前的勝利而盲目樂觀,還要重視存在著些許問題并加以解決,最終才能提高部門預算管理水平。
[1]周曉燕.基于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加強問題的探討[J].特區經濟,2012,10:299-301.
[2]鄭桂欣.淺析如何加強行政事業單位部門預算管理[J].中國市場,2013,33:134-135.
[3]李瑋娜.行政事業單位部門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14,33:127-128.
[4]孫麗俠.關于完善行政事業單位部門預算的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6,01:191+193.
[5]肖敏.淺析如何加強行政事業單位部門預算管理[J].財經界(學術版),2016,14:81+83.
(作者單位:杭州市投資項目審批代辦(中介技術)服務中心)
上接(第53頁)好地推動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三)加強企業各部門合作力度
現有的企業集團在發展中存在的一個較為明顯的問題就是企業集團中的各部門的合作和信息協調工作存在著不足,所以企業集體容易出現因為各部門不能協調系統地完成相關的戰略計劃實施而導致企業集團的發展力度不足。在建立企業集團財務戰略時,除了戰略管理部門需要參與到相關的工作當中,企業集團中的各個部門同樣需要通力協作,及時反映各個部門中存在的問題和對所在工作環節的未來發展構想,將這些信息通過財務戰略部門進行整合,這樣的才能確保整個企業集體的財務戰略是全面系統的。同時在財務戰略的實施過程中,當對于各部門提出工作建議和要求,各部門需要結合財務戰略和工作的具體情況來盡力實施。在劃分各部門的權責的情況下各部門需要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并及時地和各部門完成信息交流,并配合其他部門來共同推進財務戰略的完成。
(四)優化財務戰略發展方向
企業集團為了進一步發展而逐漸重視財務戰略,但是在企業集團中的財務管理方式以及關注的重點仍然停留在過去的階段,沒有起到應該有的戰略推動效果。為了保證財務戰略的優先實施,首先需要對財務管理的以前關注的例如企業盈利、運營收支等重點進行改變,財務戰略下的新型財務管理不僅要對傳統的財務工作進行有效管理,更需要通過在管理的基礎上研究行業的發展趨勢并調整企業的工作重點,實現企業集團整體的戰略發展。企業的發展方向不僅需要關注現在,更需要通過現在的財務形式來調整企業的發展模式,確保能夠配合經濟發展的新形勢而得到有效發展。
企業集團在經濟新常態下發展趨于復雜化,同時伴隨著較為長久和激烈的競爭。企業集團在新的經濟形式下如果想要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首先需要提升企業集團自身對財務管理,通過對企業集團的財務戰略的相關研究與實施,增強企業集團的核心競爭力并不斷推進企業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楊露.淺議如何加強企業集團財務管理控制[J].財會學習,2016(14).
[2]盛蕾.基于風險傳導機理的企業集團財務風險管控研究[J].商業會計,2016(13).
(作者單位:徐州礦務集團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