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
中職生心理健康問題社會工作介入
王宇
當前教育體制背景下,作為特定群體的中職生,他們的心理特征與其他青年群體有所不同,其心理問題更加復雜。針對中職生心理健康存在的問題,本文提出從個體心理診治、個體和環境互動方面實行社會工作介入,以解決當前中職生心理健康問題。
中職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易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家庭、社會與學校等因素,當前中職生心理干預體系還存在一些不足,如積極性不高、工作團隊專業化水平較低、服務效果不明顯等,需要社會工作用專業化手法為中職生提供介入服務。因此,本文主要就中職生心理健康問題社會工作介入進行了分析與探討。
厭學心理。中職生在校階段的主要社會化任務是學習,學習實踐是他們實現身心發展的主要途徑,相關研究表示,厭學心理是影響中職生學習的主要因素,也是中職生最為常見的心理問題。大部分中職生的成績都不是很理想,學習懶散、積極性不高是中職生厭學心理的主要體現,在學習上缺乏信心與動力,在實際學習過程中,中職生缺乏具體的學習目標,對學習不感興趣。中職生由不會學、不愿學逐漸轉至厭學、逃學。
人際障礙。中職生最關切的問題是人際交往關系問題,但不少中職生都難以與他人創建良好的人際關系,一定程度上說,人際交往關系問題已經逐漸演變成導致中職生心理障礙最為重要的因素。不少中職生沒有良好的交流能力與協作精神,難以獨立生活,往往以主觀思想理解他人、評價他人,久而久之,人際關系逐漸冷漠。
自卑情緒。自卑情緒是低自我認可心理的一種,是因為對自己沒有正確的認識,形成了不良的自我評價,覺得自己不及他人而形成的自我體驗,具體表現為過低評判自身的水平與品格,擔心得不到別人尊重與認可的心理狀態。步入中職學校后,中職生時有“失敗者”心態,由于學習成績落后他們無法升讀高中,從而產生自卑心理,認為自己日后很難才有作為,久而久之,他們不愿主動學習。
情感困惑。情感是人們對客觀事物能夠適應自己需求而產生的心理反應,在遇到滿意的事情時會表現出愉悅、高興等積極情緒,而遇到不滿意的事情時則會表現出難過、悲傷等消極情緒。情緒情感除了對人們的身體健康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還對人們的心理健康及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中職生因為對生活環境沒有良好的心理準備,缺乏較強的抗壓力,情感極易受挫。
社會適應壓力大。中職生的壓力來源多個方面,就業競爭便是其中之一,給中職生帶來了較大壓力。社會大部分人都認為獲取高學歷才是正道,就讀中職學校沒有光明的前途,加之社會上存在的一些有關中職生是差生偏見,所以中職生普遍存在較大的心理壓力,他們擔心自己無法找到適合的工作,害怕自己被他人嘲笑,進而產生緊張、憂悶等心理問題。
中職生心理健康問題社會工作介入。現如今,中職生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復雜,需要不斷完善中職生心理健康干預與預防體系,拓展社會工作介入力度,從而實現預防與處理中職生心理健康問題,推動中職生健康發展。
首先,社會工作為中職生提供專業化服務。社會工作的工作人員均接受過嚴格培訓,理論水平較高,以助人自助為基本原則,使用專業服務方式為中職生提供服務,主要涉及預防服務、治療服務、發展性服務。其旨在強調專業價值觀念的重要性,無論是專業理論視角還是專業方式都可以保障服務的效果。
其次,社會工作有利于推動中職生的健康發展。社會工作介入較注重主體性的自主恢復能力,主張在排除中職生壓力的同時幫助中職生形成良好認知,提升中職生獲得用于自我健康發展的社會資源水平與能力,激發其發展的潛在能力。社會工作旨在強調助人自助的原則、人在情境中的理念,將自助能力視作核心,促進中職生個體潛在能力的挖掘及資源應用能力的提高。
最后,個案管理工作可以提供“全人”服務。個案管理是聯系、協調多種服務系統的運作模式,其注重不同工作人員之間的互動與交流,以團隊協作模式為中職生提供服務,以保障使用作為健全的模式來滿足中職生被關照的需求,并將拓展服務效果視作主要目的。個案管理的使用,促進了多種資源的有效整合,不同工作組織、團隊工作模式的有效結合,從而更好地提供“全人”服務。
建議。一方面,創建中職生心理健康問題干預體系協同合作關系。面對中職生日益繁雜的心理問題及影響因素,他們心理問題的預防與解決需要從多角度、多途徑進行介入與干預,因此,社會工作需整合協調教育資源,協同相關部門的預防干預系統,共同處理中職生心理建立問題。
另一方面,重視中職生社會支持網絡創建。中職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自我同一性成長的關鍵階段,為了可以形成正確的自我概念與自我認可,需要得到社會支持,他們的社會支持涉及家人、學校、朋友長輩等系統,這些人對中職生而言至關重要,其中朋輩群體、家庭支持系統與的創建更為重要,在家庭治愈中,只要給予關懷與鼓勵,所有家庭成員都具備互相幫助的潛在能力,父母的理解與支持具有相應的治療作用;相對來說,中職生更愿意向同齡伙伴傾吐自己的心聲,所以社會工作者需重視中職生和朋輩群體之間的互動,創建良好的伙伴關系與支持網絡,從而更好地為中職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提供服務。
總而言之,急劇的社會變遷,使青少年的成長環境越來越復雜,心理問題越來越突出,作為特定群體的中職生的心理實況更令人擔憂。因此,分析與解決中職生心理問題勢在必行,盡管很多學校都開展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但隨著心理健康教育自身的快速發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日益暴露,學校管理者的輕視、教學模式的單一化等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有效開展。由此可見,依據中職生心理健康存在的問題合理實行社會工作介入至關重要,從而培養中職生的健全人格,推動中職生的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內蒙古自治區警官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