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地籍工作是一項極其復雜的系統性工程,其中主要包括地籍測量、地籍繪圖、地籍建庫等方面,文章基于作者多年經驗,在對地籍工作積累了大量經驗后,以地籍測量內外業一體化為研究時象,著手研究探討了測量、繪圖與數據處理的相關性,詳細描述了地籍測量、地籍繪圖、地籍建庫的定義及內容,為三者一體化的建立提供了重要參考作用。
關鍵詞:地籍繪圖;地籍建庫;一體化
1 地籍調查
按照國家的規定,地籍調查是指依靠調查和測量等有關工作,從而查清宗地的邊界、面積、數目、質量、作用和地理信息等方面,得出大量的相關數據、圖表等調查研究資料,進而為開展土地注冊、核發證書提供具有必要依據的技術性工作。其中宗地是地籍調查的主要對象。
2 地籍測量
地籍測量中最主要的有兩大類,權屬調查和權屬測量。其中權屬調查是地籍調查的重要環節,是權屬測量的基礎和前提,他主要是對土地權屬單位的土地權屬來源、各個地界、范圍、大小等基本情況進行實地調查與核實,并且還需要對土地所有人的名稱、土地戶主姓名、代理人、權屬性質、土地所有圖幅號等做具體調查。其次,權屬測量在土地管理過程中處于基礎的地位,利用先進的測量技術來控制后碎步,并且能夠準確地預測出各個地方方位的大小、界限范圍、位置坐標以及宗地面積等。
2.1 地籍測量的概念
地籍測量是以權屬為前提,運用先進的測量科學技術來測點解直線的位置方位、形狀、數量,為土地登記,確定界址線的位置、形狀、數量、質量、計算面積,繪制地籍圖,繪制地籍圖核發證書提供依據,為地籍管理服務。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測量過程中通常運用測量儀器來收集界址點的位置坐標,采用(x,y)分別來標出具體位置。
2.2 地籍控制測量的原則
地籍控制測量是地籍測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也對地籍控制測量安裝可以使用三角網、紗邊網、導線網和GPS靜態測量來進行預測。施測的地籍基本控制網點可分為一、二、三、四等和Ⅰ、Ⅱ級;精度高的網點可作精度低的控制網的起算點;地籍圖根控制測量主要采用導線和GPS-RTK或CORS測量施測。
2.3 地籍測量的內容
地籍測量過程的首要因素是對土地進行測量,比如利用GPS靜態測量的方法進行視察時,首先在需要測量的位置利用靜態GPS,形成一個全面的控制網,其間主要包括四等GPS點分別為一級導線點、二級導線點、一級圖根點和二級圖根點,同時也要對地籍每宗土地的權屬界線、形狀、位置地類等細分到每個要素進行測量。地籍測量需要對土地的分界標志物測量,并且需要對建筑物進行區別性測量,對道路、河流、水塘、湖泊及地物進行測量。
3 地籍繪圖
3.1 處理數據
處理數據的主要目的是用來檢測信息和避免錯誤的出現,通常在野外采集完數據后就會對碎步點的數據統計到計算機中,然后通過軟件來測量數據中是否有錯誤的,從而對出現的錯誤采取及時措施進行修改,確保數據處理的正確無誤,但針對個別地物點不能直接測量坐標,可以根據已測點和坐標丈量的距離間接求出。
3.2 生成及編輯圖形文件
將《圖武》和《規范》的要求作為標準,待圖形文件生成后,對相應的內容進行編輯、修改、注記等工作。
3.3 地籍圖的內容
地籍圖的基本內容分為三要素:地籍要素、地物要素、數學要素。所形成的地籍圖中繪畫的內容主要有城鎮分幅地籍圖、宗地圖、土地所有權屬圖等。
3.4 我國地籍圖的比例尺
世界各國的比例尺有所不同,最大為1:250最小為1:5萬,我國比例尺系列一般規定為城鎮分幅地籍圖1:500。
3.5 繪制宗地圖
宗地圖的繪制過程同基本地籍圖相同都是利用測繪繪圖軟件將基本地籍圖作為依據編輯而成的,并且成圖比例尺要采用常規比例尺,有時也可采用任意比例尺,宗地圖一般都在繪圖紙上進行描繪,其中所描繪宗地圖的內容主要包括宗地號、宗地所屬面積、地類好、邊長大小、界址編號、宗地各種地物等。
4 地籍建庫
4.1 地籍數據源分析
地籍信息是以點、線、面的方式對地球表面物體之間相對位置的聯系和物體特征的描述。定位信息、非定位信息和時間是地籍信息的三個主要特征,地籍信息是以點、線、面的方式對地球表面物體之間相對位置的聯系和物體特征的描述。無論是定位信息還是非定位信息都會隨時間獨立變化,通常將定位信息也看為圖形數據信息,相同非定位信息看作為非圖形數據信息,所以在地籍建立的過程通常將圖形信息和非圖形信息分為兩種不同類型分別來建庫,其中,圖形信息所表現的形式是通過空間幾何的位置,將地籍圖上的點線面綜合經過定點定線以及地面來實現和表面的位置聯系,而非圖形信息則是用數據來體現。
4.2 地籍數據庫結構
對于上述分析中圖形信息和非圖形信息都是隨時間變化而相互獨立,所以在建立數據庫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將它們分開,各自建庫。
4.2.1 圖形數據庫。圖形數據庫數據在統計時都有自己的依據標準和組織原則,比如按街坊界址點應該按照街坊統一編號;宗地號的排列應依據《城鎮地籍調查規程》,它的編號過程中順序是從上向下,自左向右依次排列的,并且在宗地圖上主要以街坊為單位;所有宗地圖的界址點的位置排列是從左上角順時針排列等。
4.2.2 屬性數據庫。根據國土資源部所制定的,《城鎮地籍數據庫》和《城鎮地籍調查規程》作為標準來設計屬性數據庫時,若有系統維護的需要和管理工作的特點,我們可以在此基礎上以不改變實質內容為前提進行重新組織和擴充。有關屬性數據的主要內容有很多,比如單位類型、主要機關、戶主姓名或法人代表、電話號碼、宗地地籍號、宗地的圖幅號、土地位置、權屬特性、總體邊界等。
4.3 成立屬性數據庫
可以建立兩種屬性數據庫:文本格式的土地權屬信息,即數據庫中數據結構是表格結構,它可以通過系統成批完成;通過掃描等方式建立關于土地登記、審批的圖形、圖像文件。
4.4 管理系統中屬性數據和圖形數據二者的關聯
由于此類文本數據種類復雜,有大量數據存在,所以很難成為地級信息系統的代表屬性,所以在處理過程中就會采用RDBMS的方法來進行管理,同時空間數據管理過程也會采取一定的方法,比如利用軟件CADRDBMS和CIS來操作,但如果在系統設計與實施的具體情況下,信息會更加的明確,這時就會使用AC-CESS關系數據庫,在這數據庫里你也可以直接將圖形數據輸入最后以dig格式進行保存,并且通過ODBC技術能夠輕松地實現把圖文數據庫進行動態連接。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地籍測量、繪圖、建庫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地籍測量是地籍工作的基礎,地籍建庫在整個地籍工作中是居于核心的地位,所以我們必須對建庫的內容和地籍圖的內容進行分析校對,為了能夠滿足可視化的要求我們通常在地籍測量時按照內容進行收集。所以為了推進地籍工作的進展,必須對三者進行一體化研究。
參考文獻
[1]李菁.深度探討地籍測量內外業一體化技術[J].科技資訊,2010.
[2]吳燕平.建庫與制圖數據一體化生產與管理技術[J].測繪科學,2011.
[3]武漢中地信息工程有限公司.地理信息系統實用教程[M].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4]李青岳,陳永奇.工程測量學[M].北京:測繪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