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文章主要針對我國關中等代表城市,從其地形構造和氣候特點以及社會發展、交通運輸等各個方面進行詳細的分析,對造成霧霾的原因進行系統的分析,對防治霧霾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措施,在關中城市的城市布局規劃和產業結構優化以及科技技術創新等方面對霧霾進行治理,對控制機動車的污染進行治理,倡導以綠減霾和綠色出行,針對相關違規和違法行為,加大具體的處罰力度,提高治理的有效性。
關鍵詞:關中;霧霾;治理措施
近年來我國空氣質量不斷惡化,在我國大部分的城市,空氣污染已經是最需要關注的問題,隨著工業化的程度越來越高,城市中出現的空氣污染事件越來越突出,已引起全社會的關注。霧霾作為一種空氣污染,近年來在關中地區有愈演愈烈之趨勢,呈現出持續時間長,濃度指數高的特點,對人體健康,生產生活帶來很大的危害,文章結合我國關中地區霧霾的具體情況,對其形成原因進行分析,以此形成參考意義,對關中霧霾的治理起到借鑒意義。
1 我國關中地區霧霾形成的原因
1.1 地形氣候的原因
我國關中地區大多是處于盆地,南邊是南嶺,北邊是黃土高坡,西邊是秦嶺和黃土高坡的結合處,東邊是潼關和黃河形成的通風口,還受到太行山脈的影響。關中處于盆地,霧霾仿佛處于一個“盆”中,很難將其排出去,想要除霾,需要借助風和降雨的力量,但是從關中的氣象數據進行分析,關中地區的風速在近年來明顯降低,風速減小就不利于霧霾的擴撒,由此加重霧霾的污染。
霧霾多發生在冬季,關中在冬季的時候,秦嶺山脈會對冷空氣進行阻擋,在近地面會形成逆溫層,這樣一來,霧霾就無法進行擴散,當冷空氣來臨的時候,關中地區才會形成風,冬季關中地區的空氣流動不強,少風又少雪,因此關中地區霧霾最嚴重的時期就在冬季,周邊地區的霧霾也會向關中靠攏,使關中地區的霧霾污染更加嚴重。
關中地區就像一個大鍋,四周不能出風,再加上逆溫層的影響,導致霧霾被封在關中盆地當中。冬季開始進行燃煤取暖,對于空氣質量造成了影響,一些地區還采取焚燒垃圾和秸稈的行為,導致大量的顆粒物和有害氣體進入大氣中,除此以外,關中地區氣候比較干燥,植被覆蓋率較低,建筑和道路揚塵,也是霧霾加重的一個原因。
1.2 交通原因
通過相關的數據表明,在霧霾顆粒當中,機動車尾氣占據很大的比重,我國關中地區近年來機動車數量不斷增加,僅西安市機動車擁有量達二百五十多萬輛,一年消耗的燃油達一百七十多萬噸。尾氣污染主要就是因為機動車燃料中的添加劑和雜質,通過不完全的燃燒,排除一些污染物質,對環境造成污染。這些污染物質對于環境和人們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隨著關中地區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很多的路段都在進行施工挖掘,使原來一些生長的樹都被挖走,造成塵土飛揚,來來往往的車輛所帶起的塵土,增加了空氣質量中PM2.5含量。除此以外,當汽車在擁堵的狀態下,排出的廢氣含量是普通的5倍多。
1.3 城市發展的因素
我國關中地區城市發展的速度近年來不斷加快,在城市當中開始密集地建設大樓, 樓宇之間的距離也越來越小,這些高大密集的建筑物對空氣的運動和城市的風道進行了阻礙,城市中風道逐漸減少,樓宇之間的阻擋和摩擦對于風的影響逐漸加重,空氣中懸浮的微粒很難得到擴散和稀釋,在城市中進行積累,很容易出現靜風的現象,使污染物很難在城市中擴散。在霧霾顆粒中工業污染的比重很大,這主要是因為關中地區大量的使用煤炭資源,一些工業發展離不開煤炭資源,這在另一個程度上又加劇了霧霾的形成。
2 針對關中霧霾提出防治措施
(1) 嚴格環境執法,加大減排力度。
(2) 做好城市布局規劃。關中城市的規劃不夠合理,造成大氣的擴散不合理,污染區高度集中,要防止霧霾天氣對關中地區社會發展的影響,在具體的規劃的過程中,要針對城市氣候環境,做出全面的風險評估,對于氣候的適宜性和風險性等因素做出具體的分析和評估。對于城市核心區的規模要進行分析和評估,思考怎樣的布局,可以促進污染物的擴散,對那些大規模企業的具體建設位置都要進行充分的考慮,使規劃更加科學合理。
(3) 推動科技創新,優化產能結構。治理霧霾最主要的突破口就是技術創新,在關中地區的煤炭、化工、施工等開發領域要具備比較雄厚的科研實力,將其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促進大氣霧霾的治理。政府要發揮自身的作用,鼓勵企業和科研機構不斷進行科技研發的投入,在設計、工藝等各個方面都要將節能環保落實下來,使產品的質量不斷得到提高,使排放的水平得到有效地降低,鼓勵企業推出最新的技術成果,鼓勵發展節能環保的新興產業。
(4) 植樹造綠,以綠減霾。要加大我國關中地區的綠地面積,加快城市的環線道路和區域綠化面積,使關中地區的林地和公共綠地面積不斷得到擴大,使區域滯塵增氧功能不斷得到強化。關中地區的周邊綠化要不斷得到加強,使城市綠化觀念得到改變,增加城市綠地面積,讓森林融入城市,可以有效的治理霧霾。在設計具體綠化方案的過程中,要將生態優先的設計理念凸顯出來,對于野生植被要積極的推廣,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率,將種植的密度進行合理的設計,可以適當的開展屋頂綠化和墻體綠化等,有效的提高城市的綠化面積。
(5) 優化公共資源,倡導綠色出行。將公共交通路線進行優化,車站的距離要進行調整,鼓勵低碳綠色出行,使眾共出行的時間得到節約。政府要出臺相關的政策,大力發展新能源的汽車,消費者如果購買電動力汽車,要給予補助,引導公眾進行消費,與此同時,要建設快速充電站,鼓勵企業進行相關的研究,使家庭通用的充電接口和裝置得到推廣,提高其便利性和續航力,促進新能源汽車的大量使用,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的建設要不斷加大力度,實現在主城區進行基本覆蓋。
(6) 其他優化服務的具體應對措施。要霧霾基礎性研究工作更好的得到落實,提高有關霧霾天氣的預報能力,有關霧霾天氣的預報工作得到重視,可以提高霧霾服務能力,這也是氣象部門的責任,因此就要加大力度,對霧霾的成因進行分析,準確掌握關中地區霧霾的區域性特點和每天的變化特點。
要和當地的政府部門進行有效的協商,提出有效的對策,以關中地區霧霾天氣的特點為基礎,氣象部門要準確進行預報,幫助相關的部門尋找措施進行防治,將空氣污染有效的降低。可以針對霧霾條件,制定出具體的行業標準,引起群眾對霧霾的關注。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當今最重要的環境問題就是霧霾污染,要引起所有人的關注,文章主要以關中地區的霧霾成因為基礎,進行系統的分析,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措施,希望可以起到有效的借鑒意義,對于我國各個地區的霧霾治理起到幫助。
參考文獻
[1]王成文.在重點突破集中治理中不斷增強“治污降霾”工作的整體合力——關于陜西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調研思考[J].環境經濟,2013,
9:35-41.
[2]潘竟虎,張文,李俊峰,等.中國大范圍霧霾期間主要城市空氣污染物分布特征[J].生態學,2014,12:3423-3431.
[3]房瑤瑤,王兵,牛香.陜西省關中地區主要造林樹種大氣顆粒物滯納特征[J].生態學,2015,6:1516-1522.
[4]楊文峰,李星敏,陳闖,等.西安市兩次霧霾期間氣象要素和氣溶膠特性分析[J].中國環境科學,2015,8:2298-2306.
[5]許加彪,韓昭瑋.現實敘事的合法化:霧霾報道的框架策略研究——以《華商報》和《西安晚報》為例[J].當代傳播,2014,5: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