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文章以某中學宿舍樓為例,按照《民用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GB50292-1999及《建筑抗震鑒定標準》GB50023-2009要求的鑒定內容,通過必要的工作程序對其做出安全性與抗震性評價,闡述了此類房屋進行安全性及抗震性能鑒定分析及評定的方法。
關鍵詞:宿舍樓;安全;抗震;鑒定
受當地教育部門委托,我單位對該市某高中宿舍樓進行了安全性鑒定及抗震鑒定。本次鑒定外業主要工作有:收集相關資料如原設計圖紙,并對建筑物狀況踏勘檢查。內業主要工作有:對保留圖紙資料判讀、現場資料整理、安全性鑒定評定單元劃分、構件復核驗算、依照《民用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GB50292-1999評級;依照《建筑抗震鑒定標準》GB50023-2009確定建筑物后續使用年限,逐級進行抗震鑒定。
1 工程概況
該高中宿舍樓建成于1998年,原設計用途為教學樓,建成后作為宿舍樓使用至今。四層砌體結構,建筑面積4570平方米,毛石條形基礎,承重墻體為實心紅磚墻。該樓平面形式規則,縱墻承重體系為主,層高3.6m。查閱原設計圖紙,MU30毛石條形基礎M7.5水泥砂漿砌筑,墻體采用MU7.5機制紅磚M5水泥石灰砂漿砌筑,外墻370mm厚,內墻240mm厚,樓、屋面為鋼筋混凝土現澆樓板,板厚100mm,混凝土強度等級C20。該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10g,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二組。
2 安全性鑒定
2.1 鑒定層次劃分
本次鑒定參考原有設計資料并結合現場踏勘情況,將該樓劃分為地基基礎、上部承重結構兩個子單元。地基基礎子單元包括地基項目及毛石條形基礎構件;上部承重結構子單元包括砌體結構構件、樓(屋)面梁混凝土構件、樓梯梁板混凝土構件、門窗洞口過梁構件。
2.2 地基、基礎鑒定結果
2.2.1 地基項目鑒定結果
因無巖土工程勘察及設計資料,地基項目的鑒定按上部結構反應的結果進行評定。經現場踏勘檢查,未發現因地基發生較大的沉降和差異沉降引起的建筑物明顯下陷、開裂和傾斜等。據此,地基項目評定等級為Au級。
2.2.2 基礎項目鑒定的結果
按承載能力、構造以及不適于繼續承載的位移和裂縫四個檢查項目評定。經現場踏勘檢查未發現上部砌體結構構件因基礎變形產生裂縫的現象,基礎構件工作基本正常,基礎評定等級定為Au級。
2.3 上部承重結構鑒定
按承載能力、構造以及不適于繼續承載的位移和裂縫四個檢查項目評定。
2.3.1 砌體結構構件鑒定
(1)承載能力評定
本次鑒定根據踏勘檢查情況及材料檢測報告,對一層外縱墻1200mm寬窗間墻砌體構件按式R/γ0S進行承載能力驗算[1]。其中R-構件抗力;γ0-結構重要性系數,取1.0;S-構件作用效應;經計算R/γ0S=1.77>1.0。據此,一層砌體結構構件承載力安全性評定等級為Bu級。同理,對二~四同樣選取同一層平面中位置相對應處的砌體構件進行驗算,構件承載力安全性評定等級均為Bu級。
綜合評定該鑒定子單元砌體結構構件承載力安全性評定等級為Bu級。
(2)構造評定
砌體結構構件構造安全性評定等級為Bu級。
(3)位移評定
現場檢查墻頂位移過程中,未發現砌體結構構件超出標準中位移限值的情況,砌體結構構件位移安全性評定等級為Au級。
(4)裂縫評定
現場踏勘,A軸~B軸板出現垂直于板跨通縫一道;樓梯間外墻出現多道斜縫,且山墻漏水嚴重,砌體結構構件裂縫安全性評定等級為Bu級。
依據《民用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得出此評定子單元砌體結構構件評定等級為Bu級。
2.3.2 鋼筋混凝土構件鑒定
根據結構檢測報告可知:該樓混凝土強度推定值分布在16.9MPa~18.1MPa之間。
(1)承載能力評定
Mx=Max{Mx(L),Mx(D)}=Max{3.22,3.15}=3.22kN·M
My=Max{My(L),My(D)}=Max{1.24,1.21}=1.24kN·M
As(縱向)=1×fc×b×x/fy=1.00×7.17×1000×6/300=139mm;滿足要求
As(橫向)=1×fc×b×x/fy=1.00×7.17×1000×2/300=52mm;滿足要求
綜上,混凝土結構構件承載力安全性評定等級為Au級[2]。
(2)裂縫評定。現場踏勘中,未發現不適于繼續承載的裂縫。混凝土結構構件裂縫安全性評定等級為Bu級。
(3)位移評定。現場檢查墻頂位移過程中,未發現混凝土結構構件超出標準位移限值的情況,混凝土結構構件位移安全性評定等級為Au級。
(4)構造評定。連接方式正確,構造符合國家現行設計規范要求,工作無異常,混凝土結構構件構造等級為Bu級。
綜上,此評定子單元混凝土構件評定等級為Bu級。
2.3 結構整體性
該建筑物平面形式不規則,結構布置為縱墻承重方案為主,樓、屋面荷載通過樓(屋)面梁作用于縱墻上,傳力路線設計正確。砌體結構構件高厚比滿足要求,踏勘檢查過程中未發現明顯殘損及施工缺陷。該建筑圈梁設置符合規范要求。綜上,結構整體性等級為Bu級。
2.4 結構側向位移
現場踏勘中建筑物位移均小于《民用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要求的控制指標,砌體結構側向位移評定等級為Au級。
2.5 安全性鑒定評級
依據《民用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該建筑安全性鑒定評級為Bsu級。
3 抗震鑒定
該高中生宿舍建于1998年,依據《建筑抗震鑒定標準》確定該建筑后續使用年限為40年,屬B類建筑。
3.1 Ⅰ級抗震鑒定
3.1.1 場地、地基和基礎。由安全性鑒定可知,該建筑物未出現上部結構的不均勻沉降裂縫和傾斜,且該地區抗震設防為7度,依據標準不再進行場地、地基基礎對建筑物影響的抗震鑒定。
3.1.2 抗震措施鑒定。依據《建筑抗震鑒定標準》的規定,該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抗震措施按抗震設防烈度按8度核查,結果見表1。
3.2 Ⅱ級抗震鑒定(抗震承載能力驗算)
根據第Ⅰ級鑒定的不滿足情況,采用綜合抗震能力指數的方法[3]進行第Ⅱ級鑒定。樓層縱橫向墻體綜合抗震能力指數計算結果見表2。
根據以上結果綜合評定,該建筑物部分抗震措施不符合《建筑抗震鑒定標準》有關要求,應進行抗震加固設計修復其抗震能力。
4 結論及建議
該建筑物安全性等級評定為Bsu級,安全性略低于《民用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的有關要求,尚不顯著影響整體承載力。但對于樓梯間墻體裂縫及A軸~B軸板裂縫應進行修復。該建筑物有關抗震構造措施不符合《建筑抗震鑒定標準》的有關要求,應通過抗震加固設計對表2中列出的抗震措施不滿足鑒定標準的部位采取必要的修復措施。
5 結束語
從此次工程質量鑒定可總結出以下經驗:對房屋施工過程的調查分析是房屋安全性鑒定中必不可少的;對房屋存在的問題應逐個分析其對房屋的安全性能及使用功能的影響,并根據實測數據對不符合要求的承重構件進行承載力復核,并提出合理的處理建議,可從根本上排除房屋存在的安全隱患。
參考文獻
[1]唐岱新,王鳳來.土木工程結構檢測鑒定與加固改造新進展[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
[2]JGJ/T23-201.回彈法檢測混凝土抗壓強度技術規程[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
[3]張盼,吳二軍.某單跨框架結構抗震加固方案[J].工程抗震與加固改造,2016,38(1):12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