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會計行業的發展,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壯大。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漸深入,會計在發展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當下如何有效的開展會計工作以便更好地推動企業的健康發展,成為了企業所面臨的重要問題。文章主要結合現階段企業的發展狀況及會計政策在企業中所起到的作用進行簡要分析與總結,并提出合理化的解決措施,為相關人員提供一些參考意見,以便更好地推動企業建設的長久發展。
關鍵詞:會計政策選擇;空間;因素;原則
從某種角度來講,企業順利開展的基礎是會計的有效運行,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必須將會計工作作為重中之重,發現問題時要及時處理,利用科學有效的管理方法為會計的有效運行提供支持。在這方面,國家也相應地制定了有效的法律依據,按照企業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可以制定符合其發展的會計準則,這樣不僅僅可以推動企業的健康發展,更能有效地發揮會計行業在企業中的作用。對于企業而言,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影響,對任何一個階段企業的發展決策都將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是當前企業必須做好的一項重要決策。
1 我國會計政策選擇的空間
1.1 經濟環境的影響
會計工作的有序開展與經濟發展的客觀環境密不可分,從這個角度來講,會計的有序進行都從屬于經濟范圍,所以無論是何種企業在進行會計開展的過程中,都要以當前的經濟環境為發展背景,所做出的各項決策都要依托于實際發展需要,從實際出發,遵守客觀環境的發展現狀。就我國現階段而言,經濟發展受其政府的影響較深,政府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過多干涉,使其作為經濟發展的一部分會計行業也要受其干擾,其制定的會計政策也必須是依托于政府的行政管理而完成。不能任意進行修改、設定,進而導致會計政策在制定過程中的局限性較大,又要考慮企業的長久發展,真正實施起來比較困難。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勢必會受其市場環境的影響,經濟制度的制定會隨著市場環境的改變而做出適當調整,各項經濟制度的改革也會對會計政策的改變提供一定地客觀依據。在經濟迅速發展中,客觀環境也變得越加復雜,對會計工作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會計而言,既是一種挑戰又是一種機遇,依據發展中各個階段所處的環境不同制定相應地改變,從而深層次上推動我國會計政策的發展與完善。
1.2 法律環境的制約
法律作為一個國家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對于會計政策的制定同樣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影響。通常情況下,政府對經濟活動的強制性干涉都是由法律的不健全所導致的,政府這種強制性的管制行為使得會計政策難以有效地落實到企業的發展中,這個角度來講就阻礙了企業的發展。但是相關法律制度的有效制定卻給會計政策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當政府部門逐漸退出會計政策的強制執行時,會計政策的有效制定將更好地依托于法律法規良好的發展,并能更好地為企業所服務。
1.3 會計發展的現實狀況與會計監管的影響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會計發展相對較晚,受種種因素影響并沒有形成完善的監督管理機制,也沒有健全的法律依據加以約束,從業人員素質也存在著參差不齊等現象。在實際會計發展過程中,有些違規現象頻頻發生,如此反復循環對會計政策的發展也將起到阻礙作用。在會計職能工作中,對會計監管有效實施不僅可以規范會計政策中的不合理現象,更能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素質,做到會計工作有法可以,有章可循。可現實會計監管作業并沒有發揮應有地效用,受各種因素制約會計質量難以得到有效保障,長期以往也不利于企業的建設發展。
2 企業會計政策選擇應考慮的因素
2.1 企業的現狀與經營目標
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有著不同的經營目標,為了實現不同時期的經營目標,企業往往會通過變更會計政策的方法,達到自己的目的。比如處于發展擴張階段的企業,為了吸引投資者追加投資,或是取得債權人的信賴,通常都會選擇有利于增加企業資產和收益,而降低企業負債和損失的會計政策。如折舊政策(直線和加速方法)、存貨會計政策(先進先出、后進先出、加權平均法)、減值準備政策(壞賬準備、投資減值等)的選擇都會對企業的營運狀況和盈余產生顯著的影響,為企業會計信息處理提供機會。
2.2 政府與公眾的關注
政府在企業稅收管理上所起到的作用是極其重要的。但不同的會計方法對稅所產生的影響也是不相同的,所以企業在進行會計政策選擇時,定要考慮稅產問題。此外為了建立良好的企業形象,企業在追求穩步增長的同時,要對投資者、信貸人及員工給予一定的關注,可以通過會計政策的選擇來產生一定的效果,通常情況下會選擇平滑受益的原則以追求整體利益的平衡。
2.3 市場經濟的發展與會計政策的彈性
市場經濟的建設發展從某種角度來講是一個動態過程,會計政策在發展過程中也應與市場經濟的發展保持一致,實時調整會計政策以便更好地適應時代社會發展的需要,對于投資者或是管理者而言,從測定企業風險的角度來講都要對其會計政策做出合理的判斷,使其富有一定的彈性,這樣會計政策所提供的信息才具有一定價值意義。
3 企業會計政策選擇應遵循的原則
3.1 合法性與適應性相結合
我國實行以會計準則為會計規范主體的制度,準則賦予企業一定的會計政策選擇權,而這種選擇必須在企業會計準則規定的框架內進行,不能超越,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可比性,否則將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在合法性的前提下,企業可以自由地進行會計政策的取舍,充分選取體現企業自身經營特點和固有規律的會計政策,為企業的經營管理服務。
3.2 一貫性與靈活性相結合
會計政策的制定是根據市場經濟的發展形勢以及企業自身的發展狀況來執行的,所以在制定一項會計政策之前,已經對各項數據都已經進行了科學合理的研討,最后形成規范的會計政策,所以說一旦會計政策確定后,在一定的時間段內部應該隨意的變更,保持一貫性。但是如果市場經濟環境或者是企業的發展狀況有所變化后,現有的會計政策已經無法滿足發展形勢時,應該根據實際狀況靈活的改變會計政策,以使會計活動能夠更好的反映經濟狀況以及企業的經營成果,所以應該將一貫性和靈活性結合運用。
3.3 先進性原則
企業的快速發展使得會計信息更加復雜化,核算方法也越來越多,企業在進行會計政策選擇時要結合自身發展實際需要,選擇恰當的會計核算方法為企業發展提供動力支持。與此同時,相關會計人員要針對目前發展較先進的會計原則進行學習與認知,將最新的技術引入其中,才能更好地推動企業的發展。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會計政策(AccountingPolicies),主要是指企業進行會計核算和編制會計報表時所采用的具體原則、方法和程序。只有在對同一經濟業務所允許采用的會計處理方法存在多種選擇時,會計政策才具有實際意義,但在企業發展中真正引起重視卻很少,所以在今后的一段時間內,企業要對會計政策的有效落實給予足夠的重視,大力宣傳,使其在企業發展中真正發揮效用,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有序進行。
參考文獻
[1]戴奉祥.企業會計政策選擇的經濟后果與政治成本[J].財務會計,2001.
[2]唐松華.企業會計政策選擇的經濟學分析[J].會計研究,2000.
[3]秦秋菊,梁芳.對我國企業會計政策選擇的理性思考[J].中國科技信息,2008.
[4]靳云.對新會計準則變化的思考[J].會計之友,2007(5).
[5]劉斌,孫雪梅.會計政策選擇的契約動因研究[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