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PBL教學法是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學習的小組討論式教學。將PBL教學法運用于護理專業機能學實驗中,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大大改善實驗課中學生積極性不高的現狀。
關鍵詞:PBL教學法;機能學實驗;血壓測量
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1],這種小組教學模式也正逐漸走進機能學實驗課堂[2]。機能學實驗作為培養學生綜合分析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和聯系臨床能力的橋梁課程[3],對學生臨床操作能力的培養起著重要的作用。筆者以本學院2013級護理學專業機能學實驗為研究著手點,將PBL教學方法穿插于人體血壓測量實驗中,立足于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和臨床思維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主動學習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 PBL教學法運用于機能學實驗人體血壓測量教學中的意義
血壓是四大生命體征之一,通過測量血壓可以判定人體的生命特征。血壓測量及其影響因素又是護理學專業學生最早接觸的醫學專業課程之一。在機能學實驗過程中,不僅要求學生掌握正確血壓測量及其影響因素,同時還要掌握血壓形成的原理及機制,討論分析血壓在生理和病理狀態下的變化及意義,為后期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對于這種與護理學生日后的醫護工作更為緊密的實驗課,小組討論式的PBL教學法,不僅能提高學生接受知識的主動能動性,而且可以通過情景模擬,小組成員輪流進行醫生與病人的角色扮演,培養學生的醫患溝通能力。
2 組織和實施PBL分組討論
以4~5位同學為一組進行實驗教學討論與實施。由于學生第一次接觸并使用血壓計,對其充滿好奇。在實驗開始前,全班同學圍繞血壓測量這一話題,提出各自的疑問及設想。指導老師根據課堂情況,將學生提出的問題分組討論,見表1,組織學生相互解答,并適時給予引導,一點點解決學生的疑惑。在血壓測量過程中,學生不覺中會根據今后的工作環境設置互動情景,比如從受測者進入血壓測量室的那一刻起,醫護人員接待受測者的態度,血壓測量中溝通方式以及當對方質疑測量結果時,如何將深奧的醫學知識通俗易懂化等。學生身臨其境的扮演著各自的角色,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同時學生的溝通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3 PBL教學法在機能學實驗血壓測量教學中的思考與建議
傳統機能學實驗課的開設,一般都是讓學生在課前了解本次實驗課的內容,課上指導老師對本次實驗課的目的、原理、內容及結果分析討論等部分進行介紹,接下來就是學生動手操作環節。在這個過程,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還處于似懂非懂的階段。而PBL教學方式是以問題作為導向,學生自學的一個過程,這種教學方式并不僅僅是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而且對教師的任務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4]。教學中,學生帶著問題,通過實踐探索自己的設想,能夠讓每一位同學參與到實驗中,這也是一堂實驗課成功的關鍵。而對于任課教師,要上好一堂PBL實驗課程,關鍵要指導老師組織好,充分調動每一位同學的積極主動性,而不是幾位“活躍”同學場所。筆者發現學生在血壓測量袖帶加壓過程中,沒有充分考慮或注意到受測者上臂的不適。因此,PBL教學中要加強護理學專業學生的人文關懷教育。PBL教學可以加強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進入工作崗位后能盡快熟悉上手,為臨床護理所用。在今后的機能學實驗教學中,需要進一步系統整合實驗課程,如護理學基礎實驗課程中的血壓測量,優化課程教學內容、形式和方法,在實踐過程中既要提高學生的臨床技能又要注重人文關懷培養。
機能學實驗中人體血壓測量的PBL式教學模式,得到了學生的普遍認可。大部分同學反饋這種教學方式相比較于指導老師的講授式教學,更有利于知識的接受。這種受益最直接體現在學生社區服務活動中,他們專業的操作技能和與人交流溝通的技巧,均得到社區受試者的肯定,這也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討論式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相對輕松的氛圍,學生不僅能夠完成血壓測量操作,同時也與他們需要學習的醫患溝通和人文關懷相結合,在案例中將所學知識完美運用。這些信息也給筆者一些啟示,我們的實驗形式需要改革,只有在不斷探索中前進,才能讓機能學實驗吸引學生的眼球,激發學生對實驗的熱情。
參考文獻:
[1]李文娟,王晉.在生理學教學中穿插PBL教學法的探索[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4,(8):9-10.
[2]曾菊榮,胥曉麗,徐天嬌,等.多元化教學模式應用于機能實驗教學的探索[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2,11(10):1010-1012.
[3]葛順,王俊杰.PBL教學法在醫學機能實驗學教學中的應用及評價[J].濟寧醫學院學報, 2014,37(3):218-219.
[4]黃丹,楊友華,楊榮.醫學機能學實驗教學體系的改革初探[J].中國衛生產業,2013,(20):186-187. 編輯/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