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對顱腦術后患者采用丙泊酚預防躁動的臨床效果及護理要點。方法 選取本院于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78例重型顱腦損傷術后患者,均采用丙泊酚治療,觀察其鎮靜效果并總結護理要點。結果 患者在經丙泊酚治療后4~8 h內鎮靜效果最好,患者使用丙泊酚前,生命體征情況與使用后無明顯差異,P>0.05。結論 顱腦損傷患者躁動期應用丙泊酚后鎮靜效果好,對呼吸功能影響較小,同時護理過程中做好生命體征監測,判斷患者鎮靜程度及對患者做好安全保護,對于預防顱腦術后患者出現躁動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丙泊酚;顱腦損傷;躁動;影響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use of propofol in patients with craniocerebral surgery to prevent clinical effect and nursing points of agitation.Methods Select 78 case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4.9 to 2015.9 admitted during the period of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d injury,adopt propofol treatment,observe its calming effects and summarize nursing key points.Results After treatment with propofol in patients with 4 to 8 h sedative effect is best,the patient using propofol,vital signs and no obvious difference after using,P>0.05.Conclusion Craniocerebral injury patients with agitation period after application of propofol sedation effect is good,small impact on the respiratory function,at the same time nursing process for monitoring vital signs,to determine degree of calm and keep safety of patients,patients with for 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craniocerebral appear restless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Key words:Propofol;Craniocerebral injury;Restlessness;Impact
顱腦損傷是外科常見損傷,可單獨發生,也可與其他損傷共同出現,主要依據顱腦生理解剖特點分為頭皮損傷、顱骨損傷與腦實質損傷,三者可同時出現[1]。頭皮損傷包括頭皮出現血腫,頭皮撕裂傷等;顱骨骨折可分為顱蓋骨出現線型骨折,凹陷型骨折及顱底出現骨折,腦實質損傷包括腦震蕩、腦干損傷等[2]。依據損傷出現時間及性質,可分為原發性及繼發性,依據腦實質與外界聯通情況又可分為開放性與閉合性。常見病因包括因交通意外導致、從高處跌落、工傷等[3]。主要表現為意識喪失、意識模糊,陷入昏迷狀態等,時間不一;患者會出現一定程度的頭痛及嘔吐,出現一側瞳孔呈放大或縮小等。本文研究對顱腦術后患者采用丙泊酚預防躁動的臨床效果及護理要點,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于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78例重型顱腦損傷術后患者,其中男59例,女19例,年齡22~68歲,平均年齡為(48.4±4.7)歲,其中因交通意外導致顱腦損傷75例,從高處跌落3例,納入標準:患者經手術后因疼痛、尿管不適、氣管插管等原因導致患者出現躁動、血壓上升,心率加快,經過約束帶約束效果不明顯;排除標準:排除顱內二次出血需行手術患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均無明顯差異,P>0.05。
1.2治療及護理方法 依據兩組患者躁動分級,遵醫囑通過靜脈注射由阿斯利康生產的丙泊酚(批準文號:H20100648;規格:50ml:1g),按照患者體重采用0.3~4.0mg/Kg·h。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用藥期間密切觀察患者呼吸功能情況,如出現舌頭后墜及血氧飽和度下降等情況,應立即通知醫生處理,注意觀察患者瞳孔變化及對光反射等。使用鎮靜藥物后患者易發生肌力改變,所以臨床護理此類患者應注意觀察患者肢體運動情況,用藥后應每30min評估患者鎮靜程度,防止鎮靜程度過深對患者造成不良后果,用藥治療期間,囑咐患者家屬拉好床欄,取得患者家屬同意后使用約束帶,盡量避免患者因煩躁不安出現意外受傷情況。
1.3觀察指標 判斷患者用藥后鎮靜效果,1級:患者出現情緒焦慮不安狀態,呈明顯煩躁;2級:患者清醒,配合治療;3級:患者對指令性語言有反應;4級:患者入睡時對聲音敏感;5級:患者對指尖接觸眉間反應較遲鈍;6級:患者呈現深度睡眠狀態,對外界刺激無反應。鎮靜最理想狀態為2~4級。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觀察鎮靜效果 患者在經丙泊酚治療后4~8h內鎮靜效果最好,見表1。
2.2觀察生命體征情況 患者使用丙泊酚前,生命體征情況與使用后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2。
3討論
術后出現躁動是全麻手術后患者最常見并發癥之一,其誘發因素包括機體疼痛、尿管引起不適、胃管及氣管插管等;患者出現術后躁動不安會影響患者呼吸功能及血液循環,嚴重者可引發二次出血,同時可能導致出現導管意外脫落,導致患者意外受傷及發生墜床等安全事故[4]。丙泊酚是主要應用于靜脈麻醉類藥物,其具有可以迅速進入人體血液循環,快速達到血液中有效濃度,發生作用快且半衰期較短,鎮靜效果易于把握,停止使用后患者易清醒,經常使用不會造成體內蓄積等優點,目前在臨床被廣泛應用[5]。本研究得出,患者使用丙泊酚鎮靜后,2~8h內效果最好。
本文經研究得出,患者在經丙泊酚治療后4~8h內鎮靜效果最好,患者使用丙泊酚前,生命體征情況與使用后無明顯差異,P>0.05。臨床治療顱腦損傷術后患者出現躁動情況,采用丙泊酚治療,鎮靜效果較好。
綜上所述,顱腦損傷患者躁動期應用丙泊酚后鎮靜效果好,對呼吸功能影響較小,同時護理過程中做好生命體征監測,判斷患者鎮靜程度及對患者做好安全保護,對于預防顱腦術后患者出現躁動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許濤,楊濤,曹好好,等.咪達唑侖或丙泊酚聯用右美托咪啶對顱腦創傷患者鎮靜作用的比較[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5,35(4):326-329.
[2]黃國兵,潘學武,曹盛生,等.顱腦損傷合并多發傷的預后影響因素分析及急診救治探討[J].中華神經醫學雜志,2013,12(8):819-822.
[3]韋海樓.顱腦損傷早期躁動高危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全科護理,2014,12(1):47-48.
[4]楊彩浮,徐蘭娟.丙泊酚聯合芬太尼在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術后鎮靜鎮痛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3,16(10):78-79.
[5]楊愛云.56例重型顱腦損傷病人的觀察與護理[J].全科護理,2013,11(7):622-623.
編輯/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