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臨床特點,總結診治方法。方法 結合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回顧性分析其臨床資料,總結臨床表現、診斷指標、發病原因、并發癥情況和治療結局。結果 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為不同程度的脫水、嘔吐、惡心、腹痛等,本組患者的死亡率為2.5%,均為重癥患者,其余117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治愈率為97.5%,治療后患者的白細胞計數、尿淀粉酶、血淀粉酶均顯著低于治療前,差異顯著,P<0.05。結論 急性胰腺炎臨床表現以腹痛為主,一旦惡化很容易引發各種并發癥。臨床上可通過測定血清淀粉酶與CT進行診斷,及時給予綜合治療,嚴重者行手術治療,提高治愈率。
關鍵詞:急性胰腺炎;臨床特征;診斷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pancreatitis,and summariz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ethods.Methods Combined with 120 cases of acute pancreatitis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3 to December 2014,analyzed the clinical data retrospectively,and summarized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diagnostic criteria,pathogenesis,complications and treatment outcomed.Results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the patients were different degrees of dehydration,vomiting,nausea,abdominal pain and so on.The mortality rate was 2.5%in this group,and the other 117 patients were cured,the cure rate was 97.5%,the white blood cell count,urine amylase and serum amylas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acute pancreatitis are mainly abdominal pain,once the deterioration is easy to lead to various complications.The clinical diagnosis can be made by measuring serum amylase and CT,giving th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in time,and severe patients with surgical treatment,improve the cure rate.
Key words:Acute pancreatitis;Clinical features;Diagnosis
急性胰腺炎是臨床上的常見疾病,其病因復雜,大多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導致。且該病具有復雜的臨床表現,容易引發各種并發癥,治療難度較大,特別是重癥患者,病情兇險、進展快,死亡率高達30%[1]。所以急性胰腺炎的臨床特點與診治方法始終是醫學研究的熱點問題。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符合有關的診斷標準。其中男性81例,女性39例;年齡20~79歲,平均(47.8±8.2)歲;疾病嚴重程度:輕癥85例,占70.8%,重癥35例,占29.2%。所有患者的血尿淀粉酶均有所提高,本次研究排除器官功能障礙者,精神疾病患者以及臨床資料不完整者。回顧性分析患者的臨床資料,總結其臨床特性、診治方法及臨床結局。
1.2臨床表現 大多數患者均表現出不同程度的脫水、嘔吐、惡心、腹痛等癥狀,部分存在麻痹性腸梗阻、局限性腫脹、出血壞死性胰腺炎等。本組患者中表現出不同程度腹痛者114例,以上腹部為主要疼痛集中部位,其余6例患者沒有明顯的疼痛癥狀,其年齡均超過60歲,本組患者中伴惡心嘔吐者63例,占52.5%,伴發熱者58例,占48.3%。
1.3診治方法 診斷方法。測定患者的血清淀粉酶,對于有必要者給予影像學檢查(腹部CT或B超檢查)。診斷標準:臨床上至少符合以下2項特征就可以診斷為急性胰腺炎:①與該病的腹痛特點相符合,即突發、急性、劇烈、持續的上腹部疼痛,一般向背部放射;②脂肪酶活性或(和)血清淀粉酶活性比正常上線大3倍以上;③腹部超聲或MRI/增強CT顯示呈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學改變。
治療方法:89例患者采取內科方法治療,包括4例重癥患者與85例輕癥患者。即首先給予常規治療,接著給予第三代頭孢菌素、甲硝唑等抗生素,采用抗生素治療的平均時間為(10.2±1.9)d。采用胰酶抑制劑-胞二磷膽堿治療者45例,采用醋酸奧曲肽注射液治療者40例。其余11例重癥患者采用手術方式治療,主要包括探查膽管、引流和膽囊切除、清除胰腺壞死灶。為使腹腔內高壓降低,需要在術中建立胰床灌洗系統,一旦患者腹腔內出現高壓狀況,需要立即采用生理鹽水和甲硝唑實施灌洗。
1.4觀察指標 總結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測定結果,影像學診斷的陽性率;分析患者的發病原因;回顧患者伴有的并發癥情況;回顧本組患者的治療結局,包括死亡率、死亡原因和治愈率,并且比較治療前后患者白細胞計數、尿淀粉酶、血淀粉酶的變化情況[2]。
1.5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中分析與處理數據時采用的統計學軟件為SPSS13.0,計量資料采用(x±s)的方式表示,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的方式表示,采用t檢驗治療前后數據的比較。P<0.05,說明組間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3]。
2結果
2.1診斷指標 經過測定,僅2例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正常,占1.7%,18例患者的血清淀粉酶輕度增高,占15.0%,100例患者的血清淀粉酶與正常上限相比高出3倍以上,占83.3%。接受影像學檢查者100例,占83.8%,其中CT診斷的陽性率為96.0%,B超診斷的陽性率為86.0%。
2.2病因分析 經過分析,本組患者的發病原因分布為:1例為藥物所致,占0.8%,2例為腹部手術后發病,占0.8%,1例為逆行胰膽管造影術后發病,占0.8%,1例為胰腺腫瘤,占0.8%,11例為暴飲暴食,占9.2%,15例為高脂血癥,占12.5%,18例為酗酒,占15.0%,75例為膽道疾病(膽管結石22例,膽囊結石25例,膽囊炎12例,膽管結石合并膽囊結石16例)引起的,占62.5%,21例原因不明,占17.5%,其中部分患者同時具有至少兩種危險因素。
2.3并發癥情況 85例急性輕癥胰腺炎患者沒有發生明顯并發癥,在15例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中,3例發生胰腺假性囊腫,占20.0%;10例發生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占66.7%,主要為腎功能損害、腸麻痹、心動過速、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急性肺損傷、肺不張、胸腔積液。
2.4治療結局 經過治療,本組共3例患者死亡,死亡率為2.5%,均為重癥患者,死因分別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1例,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2例。其余117例患者均治愈出院,達到了97.5%的治愈率。經過治療,患者的白細胞計數、尿淀粉酶、血淀粉酶均顯著低于治療前,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3討論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為不同程度的脫水、嘔吐、惡心、腹痛等,腹痛者114例,惡心嘔吐者63例,發熱者58例;血清淀粉酶正常者占1.7%,輕度增高者占15.0%,與正常上限相比高出3倍以上者占83.3%;CT和B超診斷的陽性率分別為96.0%和86.0%;主要病因為膽道疾病、酗酒和高脂血癥,部分患者具有2種及以上危險因素;輕癥患者無明顯并發癥,重癥患者中發生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10例,發生胰腺假性囊腫3例;本組患者的死亡率為2.5%,均為重癥患者,其余117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治愈率為97.5%,治療后患者的白細胞計數、尿淀粉酶、血淀粉酶均顯著低于治療前,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急性胰腺炎臨床表現以腹痛為主,病情復雜,一旦惡化很容易引發各種并發癥,甚至致死,臨床上可通過測定血清淀粉酶與CT進行診斷,及時給予綜合治療,嚴重者行手術治療,提高治愈率。
參考文獻:
[1]張佳慧,張志程,范慧子,等.兒童急性胰腺炎病因、臨床特征及診治的回顧性研究[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3(3):472-476,485.
[2]昌毓穗,羅小龍,劉明和,等.重癥急性胰腺炎并發心臟損傷的臨床特征及診治[J].重慶醫學,2013(23):2801-2803.
[3]譚黃業,樊獻軍,耿協強,等.高脂血癥性重癥急性胰腺炎臨床特征及診治[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0(11):1123-1124.
編輯/丁一